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中纺院展团展示行业源头最前沿科技,yarnexpo秋冬纱线展收获多多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0-09-28


  9月25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闭幕。本届纱线展更加强调绿色、科技理念,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行业最前沿的科技力量代表,以展团形式参展,充分体现了科技活力和企业责任。 

  此次中纺院展团由三部分组成:来自中纺院研究开发中心、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中纺院(浙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凯泰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纺优丝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中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绍兴科泰斯纺织品检验有限公司、海西纺织新材料工业技术晋江研究院等9家单位组成的中纺院展位;由中纺院作为牵头单位组织的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展位;以及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展位。3大展位相邻,构成了面积达330余平米的展览矩阵。

  中纺院: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中纺院联合展位上,高性能纤维及应用产品、绿色纤维及应用产品、特种纤维及应用产品三大区域30余种展品,充分体现了中纺院的建院60余年的科技积淀与实力,为行业提供从母粒、纤维到终端产品,再到标准、检测、认证等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此次中纺院研发生产的多种类型高性能纤维柔性复合材料现场展出,可广泛应用于医疗、海上救生、个体防护、软质容器、旅游休闲和管道修复等领域。特纤产品包括导电纤维、低熔点纤维产品、抗菌纤维、凉感纤维、丙纶纤维、锦涤皮芯纤维、涤纶仿毛纤维、亲水性聚酯纤维等,这些纤维种类均可提供各种规格和组分的混纺纱线以及机织、针织高档面料。绿色纤维及产品及重点展示了可重复使用的手术衣、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系列产品,以及Lyocell纤维相关产品。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纺院相关防护产品及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高勇、原会长王天凯、党委副书记陈伟康、副会长李陵申、原副会长杨东辉、办公室主任段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梁鹏程、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郑俊林等领导前往中纺院展团,了解参展情况。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姜俊华重点介绍了中纺院在医用防护领域的科研突破。

  中纺院目前可提供医用防护及手术感控领域的成套解决方案,包括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手术服、手术中单、洁净服以及洗消供应服务等。

  绿纤:顺应后疫情时代 

  此次展会,中纺绿纤的一系列终端产品包括消毒湿巾、柔巾、家纺用品受到了专业观众的关注。负责人表示,目前绿纤Lyocell纤维已经广泛应用于消毒湿巾、绵柔巾等无纺布领域,以及家纺、服装产品,现场吸引了很多采购商前来咨询和洽谈。

  中纺绿纤展位更加重视色彩与陈列方式,无论是面对专业采购商还是终端消费者都要树立起绿纤专业、健康、应用广泛的品牌形象。

  化纤产业创新战略联盟: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显担当 

  据介绍,现在原液着色产品的色彩越来越丰富,功能性也越来越强,受到市场好评。原液着色纤维具有色牢度高、色泽均匀、综合使用成本低等优势,可从源头上解决传统印染能耗高、水耗高,COD排放大等问题,是中国纺织产业科技、时尚、绿色属性的深度诠释。

  化纤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联合18家原液着色生产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共同展出“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开发及应用”项目成果。主要产品包括:高品质原液着色色浆、色母粒,具备阻燃、防透明、抗老化等功能性原液着色母粒;高品质原液着色长丝,包括原液着色涤纶丝、原液着色锦纶丝、原液着色涤纶纱线、原液着色涤纶绣花线、阻燃原液着色涤纶丝、再生原液着色涤纶丝等差别化纤维;原液着色纤维后道面料及服装,包括衬衫、家居服、运动服、泳衣等。

  对于此次参展,姜俊华表示,越是特殊时期企业上下游越要重视科技研发与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上下游抱团取暖、携手共渡难关。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