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时尚之“汉”,“潮”出自信!2021武汉时装周圆满闭幕
文章来源: 2021-12-08


  本刊记者-吕杨
  12月6日晚,2021武汉时装周在江汉经济开发区红T时尚创意街区圆满闭幕。
  本届武汉时装周围绕“汉·潮”主题,在拥抱传统文化,用行动演绎中国自信、武汉自信、时尚自信三大特性方面着重发力,就文化传承、艺术跨界、原创设计等话题不断探索,见证了在时尚领域武汉时装周的影响力与创造活力。
  闭幕大秀传达了当下时代的中国气韵和中国精神。双“金顶奖”设计师、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东方服饰文化委员会会长,中国知名设计师张肇达带来了以“汉唐赋”为主题的首发新式汉服。
  张肇达突破性对曲裾袍、直裾袍、马面裙、齐胸襦裙等汉服元素进行解构再造,在肌理、细节、色彩上恰到好处融入西式礼服提炼后的精粹,重现汉唐时期的辉煌,将对本届时装周“汉·潮”主题的阐释和演绎推向了高潮。
  闭幕式还为8位设计师颁发了“新锐设计奖”,设计师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显示出了武汉新生代本土设计力量的强大活力。劳伦斯许和张肇达两位大师获得“时尚推动奖”,组委会还为本届时装周十位模特颁发了“十佳模特奖”。
  魅力武汉,因潮而生。精致的汉服、典雅的旗袍、酷炫的国潮新服饰,让本届武汉时装周呈现了不一样的“汉·潮”新体验。
  本届武汉时装周央视频、人民日报客户端、抖音、今日头条、微信微博、斗鱼、百度、今日头条极目新闻客户端“极目新闻”视频号等平台同步直播,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还在《中国新闻》中报道了本次活动。
  “2021武汉时装周”话题直播屡屡登上热搜榜。截止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武汉时装周相关推文点击率突破千万人次,新浪微博话题总阅读量8000万人次,宣传片视频播放量达1000多万,单条微博阅读量平均达到400万。
  不少网友留言惊呼:原来民族的服装时尚文化也可以这样惊艳奢华大气!为中国文化自豪,为“汉·潮”涌动喝彩,本届时装周的文化自信之风彰显出很重要的一点——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也很乐于去传播传统文化,这种认同感又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相结合。
  本届时装周传播数据流量再一次证明:Z世代年轻人,他们的传统文化自信意识正波涛汹涌,可能比上一代人来得更强烈。
  “汉·潮”是武汉的潮,是汉文化的潮,是中华上下五千年面向世界的潮。现如今年轻人越来越喜欢汉服文化,甚至外国友人也以穿汉服为时髦。从设计之都展开的武汉传统元素正在复苏,在时尚魅力的推动下,向着国际化时尚大都市奔跑。
  疫情让中小服装品牌反思经营模式和发展策略,这几乎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为了扶持武汉本土设计师、中小服装企业品牌,本届武汉时装周在本季重点帮助设计师品牌与供应链的对接,以及数字化转型等。
  今年武汉时装周首次实现全线“线上线下一体化”,23场时尚秀上,T台变成了直播间,大力推介秀场品牌。与此同时,时尚高峰论坛上成立了“时尚买手联盟”,帮助中小企业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渠道。
  今年,武汉时装周进入第十个年头。
  十年前,武汉时装周首次举办。从最初邀请国外大牌来武汉走秀,到如今影响力直线上升,成为时尚人士不可错过的一站,武汉时装周在推动打造城市名片,时尚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从未止步,十年间,武汉时装周作为城市文化品牌多次破壁出圈,所带来的影响力已渗透至城市的各行各业,成为展示武汉国际形象的靓丽名片。
  十年间,武汉时装周推进了从T台到产业的转换,进一步完善了时装周商贸对接功能,确立了“创意设计与商业落地并重”的核心定位。
  先后搭建动静态展销体系,线上线下融合销售,Showroom推广,江汉区出台“首店经济”政策予以扶持,助推20多个设计师品牌落地,帮助创新设计品牌探索艺术与商业结合的可能性,十年来武汉时装周成为孕育大批年轻时尚设计师成长的丰厚土壤。
  十年来,武汉时装周始终致力于通过聚集时尚品牌、推广前卫理念、广泛结合社交媒体,发挥提振消费的更大价值。武汉时装周组委会负责人表示,武汉时装周一直在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力争通过时装周这个平台来服务好城市发展、产业创新的方方面面。
  十年如一,武汉时装周从未放弃对时尚与美的追求。
  在时尚的道路上,武汉时装周不断注入时尚潮流文化,活跃文化内涵,带着自信坚毅与对未来的希冀,坚定的展示着武汉速度与武汉信心。武汉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交织文化与时尚的纽带,连通国内与国际,传统文化与世界碰撞的花火,将使武汉时装周绽放异彩。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武汉将以“汉·潮”的风尚走向新征程。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