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设计教育期待差异化展示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5-05-14


本刊记者—黄天玉

  

  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举办三年以来,受到国内外高校的欢迎,2013年的首届大学生时装周就吸引了22所院校参与,去年的第二届大学生时装周参与院校数量升至24所,本届时装周又新加入8所院校。

  今年的大学生时装周将继续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业活动,除了院校专场发布,还有论坛讲座、英才招聘、专业评选及颁奖典礼等专业板块的活动。北京时尚论坛将举办两场主题研讨会,聚焦文化自信和商业模式创新等热点话题;751时尚公开课专注于设计师创新与创业的分享;设计专场招聘会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在李当岐看来,“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平台上,各高校之间不应只显示差距,更重要的是显示出差异,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同时,高校还将进一步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这也是我国服装设计教育需要努力的方向。”

  本届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将首推“国际日”,有来自英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的院校参与交流。李当岐认为,三十多年来,国内的设计教育进步很大,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和误区,如设计过剩问题,只追求所谓的“美”和“艺术”,却忘记了“用”这个根本问题。“希望通过与国际院校的交流,提高我们的认识和国内师资水平。”

  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旨在宣传推广服装教育成果、展示大学生设计创意才华、促进大学生创业和就业,以进一步提升我国服装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更好的满足我国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设计创新人才的需求。谈及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作用,李当岐表示:大学生时装周第一个作用是促进各有关高校之间的交流,这包括教学成果交流和教学经验交流,最终目的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通过前两届的举办,时装周已经发挥出这个作用:其一表现为参与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其二是担任毕业班辅导任务的教授们的高度重视;其三是应届毕业生的参与热情。毕业设计作品展示不仅需要接受来自社会的检验,还在参与院校之间形成了一种竞争机制和压力,许多院校在来北京之前就在校内进行了筛选和淘汰。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毕业生以及最好的作品,倒逼机制已经在这个交流平台上建立与显现。

  大学生时装周的第二个作用是人才对接,促进就业。“我们一方面把参与院校的毕业生信息放在协会官网和大学生时装周官网上供相关企业选择;一方面在现场开设专场招聘会获得了很好的反响。”目前,纺织服装企业正在面临转型升级,急需设计创新人才,而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非常大。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作为中国国际时装周和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主办机构,试图融合两大时装周的优势资源,以完善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这一年轻的平台。“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平台建设有非常好的根基,在团队和运作流程方面,组委会充分吸取了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各种经验。”李当岐表示,“我希望更多的企业利用好这个平台,通过中国服装协会等兄弟部门有计划地组织相关企业关注这个选择人才的机会;我也希望毕业生们勇敢地向企业推荐自己,特别是向产业发达和活跃地区的企业推荐自己,面向中小企业、面向二三线城市,到最能发挥创新能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去为祖国的服装产业建功立业。”

  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是一项公益事业,企业家对这个平台建设的关注,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为有才华、有思想的莘莘学子提供了一个珍贵的展示平台。李当岐表示,“九牧王杯”新人奖大赛是以竞赛的形式来检验高校的人才培养成果,也为参赛选手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和进入社会的机会。大赛的宗旨是发现人才,扶持人才,大赛的过程是培养人才。“希望参赛选手珍惜这个机会,认真准备,充分发挥,努力创新,赛出好成绩。”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