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1月30日,A股有72家纺织服装业公司发布了2014年度业绩预告,其中,预减和略减的公司共计16家,占比22.22%,包括中冠(A000018.SZ)、中银绒业(000982.SZ)、爱迪尔(002740.SZ)、美邦服饰(002269.SZ)、凯撒股份(002425.SZ)、嘉麟杰(002486.SZ)、金飞达(002239.SZ)、报喜鸟(002154.SZ)、孚日股份(002083.SZ)、金轮股份(002722.SZ)、搜于特(002503.SZ)、兴业科技(002674.SZ)、卡奴迪路(002656.SZ)、华鼎股份(601113.SH)、朗姿股份(002612.SZ)、七匹狼(002029.SZ)。
在以上业绩下滑公司中,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变动幅度最大的为泰亚股份,这一数字为1300.87%,其次为步森股份和航天通信,最大变动幅度分别为-1070.00%和-878.20%。
同时,首亏和续亏的公司共13家,占比18.06%。除了华升股份之外,美尔雅(600107.SH)、内蒙发展(000611.SZ)、华鼎股份(601113.SH)、航天通信(600677.SH)、美欣达(002034.SZ)、中纺投资(600061.SH)、维科精华(600152.SH)、步森股份(002569.SZ)、希努尔(002485.SZ)、深纺织(A000045.SZ)、泰亚股份(002517.SZ)等11家公司迎来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其中,从亏损数额来看,*ST霞客亏损最为严重。2014年,*ST霞客预计亏损7.95亿元至6.95亿元,而上年同期,*ST霞客亏损3.49亿元。
“本报告期内公司产能下降,销售市场不景气,产品销售价格下滑,生产成本及其间费用同比上升等影响所致。”*ST霞客在公告中表示。
由于连续亏损,*ST霞客已资不抵债,2014年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494万元。对应着净资产的减少,资产负债率为107%。2014年11月19日,无锡中院裁定受理债权人对江苏*ST霞客的重整申请,公司进入了破产重整期。
值得注意的是,有7家公司实现了扭亏,但在行业并不乐观的当下,大部分都是通过变卖家产获利扭亏。
如,*ST三毛预计2014年度净利润5900万元左右,而在2013年,*ST三毛亏损达到4718万元。对于业绩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转让本公司持有的上海三毛国际网购生活广场贸易有限公司100%股权,使其资产大幅增值。
此外,蓝鼎控股、*ST精功、凯瑞德三家公司的扭亏中,出售资产获利也是实现业绩扭亏的决定性因素。
而欣龙控股的扭亏,主要原因为由于政府补贴增加、其间费用降低及资产减值损失减少等因素影响所致。
赵永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纺织服装公司转型主要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通过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或借壳上市,实现主业变更彻底转型,如华润锦华、新洋丰、步森股份、华芳纺织和福建南纺等公司;二是通过跨界收购资产,实现主营业务与新业务“多条腿走路”,如百圆裤业、众和股份、江苏阳光等公司。
内蒙发展、美邦服饰及新丰洋等公司均在业绩预告中披露了其转型进展。
1月30日,内蒙发展在业绩预告中表示,2014年亏损的原因主要为:一是由于随着整体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公司原有纺织业前景非常严峻,生产经营无法摆脱亏损状态;二是由于大宗商品的交易价格持续徘徊在低位,公司无法在此业务上实现盈利,导致本年度公司无法开展原创收较大的大宗贸易业务。
基于前述原因,内蒙发展管理层通过对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研究和谋划,2014年下半年公司决定全面进行资产整合,调整了主营业务发展方向,通过投资建立以大数据服务项目为主,逐步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的互联网相关配套行业,实现公司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产业的战略转型。
美邦服饰则谋求传统经营模式向互联网化经营模式转型。“转型升级效果仍需更多时间才能完整显现,故公司预期2014年度业绩仍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美邦服饰在公告中称。
而新丰洋则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变更了主营业务:由原纺织印染和纺织品贸易业务变更为磷复肥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重大资产重组前的湖北新洋丰肥业有限公司201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973.98万元,预计本期比上年同期增长12%-35%。
2014年度,新丰洋业绩同比增长。对于增长原因,新丰洋认为,主要系公司以促进增量为核心,重点推进营运、生产两个主战场工作,加大作物专用肥料、新型功能肥料研发力度,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加强内部管理,全面提高运营水平,各项业务平稳增长,成本费用有效控制等因素所致。2014年实现扭亏的*ST三毛的董秘沈磊表示,多年来*ST三毛一直谋求好的项目和合适转型的机会,此次保壳成功后,将继续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来源:时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