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百年梦·党旗红 | 东方国际何巍:发挥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1-07-08


  建党百年百人谈·党员战斗在一线

发挥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
访东方国际集团何巍
  今年50岁的何巍虽已身经半百,但稳重中透出一股业务精英的青春活络,成为东方创业转型发展标兵方队中的中坚力量。悉数关于他的几段“初启印象”故事,可略鉴端倪。
   启蒙  带教首印象
  “能进东方创业的大门,裘斌前辈算我的首位‘伯乐’,是她把我招进公司来的!”回忆起对工作启蒙导师的初印象,何巍难掩感恩。他说,初来乍到时,老师非常严厉,只给他张桌子,就把他“丢”在了一边,起初他很不理解,后来渐渐开始明白师傅非常注重独立思考并给予自己成长的空间,同时也很注重言传身教。
  “从最开始跟着她的团队在欧洲部做外贸业务,部门创收达近1.5亿美金,再到后来师傅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模和全国先进女职工等,前辈一直坚持用成绩说话,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回想起当时师徒带教的第一程起跑,何巍言语间又充满敬意,这也是促使他在后续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向标杆看齐,严格要求并实现自我突破的动力之一。
  严师出高徒,何巍承继了师傅的好“成绩”,不仅获得上海市国资委先进个人并申报了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而且他带领的团队,先后获得了上海市文明班组、上海市团队创先特色班组、上海市“工人先锋号”以及全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先进集体。
  提及从无到有,从0人到8人的他一手带起来的柬埔寨项目团队,何巍感慨:“有的从单身小青年就跟着我,直到结婚生子,成长为前端面辅料交货和打样的快手,自营业务的能手;有的刚刚获得集团劳动竞赛先进个人,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中层骨干;两位青年骨干还入了党。就连柬埔寨工厂新招的当地国籍大学生,也眼见着会说而且会简单写一些中文了,不知不觉,大家都一起成长了!”   
  启程  转型新印象   
  追溯2014年柬埔寨项目成立初期那段打拼岁月,何巍回忆自己当时响应公司转型海外生产基地布局号召,跟随着领导到国外建厂考察,对那的最初印象就是一片四下无人,一脚踩下去满脚黏土的“稀泥大荒地”,合作方对何巍的最初印象是觉得他可能不太懂工厂管理,纯粹从贸易角度来衡量和考虑问题,中柬工贸两国项目负责人的初遇虽不甚欢,但在后续多年的合作中,何巍的好学、钻研、执着折服了对方,他和他的团队也慢慢地挺过了前期开发客户投入精力多,成本大,短期内体现不出收益等困惑。
  到2019年时,根据集团对柬埔寨项目的战略优化,中方柬埔寨贸易团队携手柬方驻地工厂进行了二次转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工贸结合优势,实施一体化考核。何巍介绍说,在这个时候接单,双方沟通要比以前更加频繁,甚至比和自己家人的还多,电话有时一打好几个小时,不断地进行思路上的碰撞,经常要到晚上12点多,从中让我们知道更多他们的管理和要求,既要接到单,又要尽可能满足工厂的产能,这对何巍所在的贸易团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何巍举例说:“比如在工贸各自独立考核的时候,有钱赚我们才接单,达不到客人要求的、风险订单就不接单,而工贸一体化考核我们要整体考量,只要能帮到工厂,增加积极性,就把我和部门都绑上了战车,牺牲一些局部利益,接一些高风险订单,从整体上转型拉动工厂效益提升;同时还要加大力度,开发一些新客户。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欧洲的新客户,对工厂生产的衬衫样品袖笼工艺有疑义,怎么解释都不接受,于是他就陪着客户到上海的高档商场,现场跑遍所有著名品牌包括欧洲品牌在中国的衬衫袖笼工艺,一件一件地去分析,最终使客户接受并确认了工厂的工艺,确保按时走货的同时还增加了一些订单量......”
  回看这些年,何巍表示,他在“中柬工贸”不停地交手甚至“吵架”中,寻找把事情做到最好的最佳契合点,共同来推动工厂发单功能和产能优化集成。到2020年年底占部门业务比重60%左右的柬埔寨“工贸一体化”转型整体效益提升,在疫情期间,防疫物资新业务领域市场转型取得新成效,部门整体创收较上年度增长125%,实现了逆市突围双转型的“双上扬”绩效!       
   启航  媒体初印象 
  2020年国内外疫情蔓延对国际贸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集装箱压港,航运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和如何制定应对措施等问题,何巍先后接受了东方国际集团新闻中心、上海ICS记者和CCTV-4央视国际、以及CCTV—1央视新闻综合频道等媒体的采访,由于他长期在外贸领域工作,精懂国内外贸易的差异和不同国家的背景,且对国际化的开放资讯也比较了解,为媒体提供的有价值的专业信息,见解独到,代表行业有力发声。   
  何巍说,他觉得自己很像一只草原上奔跑的白羊,性情温和但很倔强,他还坦言自己甚至有时候也有一些冲动,所以是个爱冒险的人,有一种排除万难也要达到目的执着。他告诫广大青年人:要做一个强者,并靠自己开创属于自己的成功,燃起激情奋斗的火种,不让人生黯然无光......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