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纺织春之声 | 全国人大代表邵长金谈政府工作报告:税费负担减轻后,企业可有更多资金用于研发
文章来源: 2022-03-10


   本刊记者-郝杰

  “纺织春之声”
  2022全国两会专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中国作为纺织大国,纺织产业不仅关乎14亿人的穿衣问题,更关乎国计民生。
  全国两会是备受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两会代表人民利益,反映人民之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纺织行业的两会代表委员也将如期而至,带来行业呼声。代表委员们将带来怎样的建议和意见?这些建议意见如何落地实施?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本刊特开辟“纺织春之声——2022全国两会特别报道”栏目,邀请代表委员们畅谈行业发展和基层呼声。
  “政府工作报告传递中国发展的稳健信息振奋人心,回应民生关切听得懂、记得住,尤其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论述,让我的心情激动澎湃。”全国人大代表、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长金聆听完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感慨万千。
  邵长金表示,连续减税降费政策对于实体经济,尤其是对新乡化纤这样的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利好,企业税费负担减轻后,能够使资金更多的用于创新研发。新乡化纤将更加坚定的坚持创新发展,以“完善、提升、绿色、发展”为主题,深挖内部潜力,以管理提升、质量提升、效率提升、效益提升为目标,狠抓完善措施的落实与执行,多措并举降低成本,真正将内部潜力变为增效亮点。
  回顾2021年,邵长金说,无论是对纺织行业来说,还是对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来说,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1
  聚焦“改革、创新、提升、责任”
  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概括新乡白鹭2021年的发展,那就是:改革、创新、提升、责任。
  新乡白鹭在百年变局、疫情交织和百年不遇的洪水侵袭等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顶住压力,奋力前行,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工作始终。在党建引领下,紧抓生产、严把质量、加大研发、开拓市场,经营业绩斐然,全年盈利水平大增;公司还取得了印度反补贴调查的胜利,以验厂排名榜首的成绩成为Inditex集团原料供应商;面对7·21洪水,在全体员工践行“团结、奉献、创新、担当”的白鹭精神中仅用四十多天恢复了生产,证明了白鹭速度;公司参与起草国家标准4项,团体标准1项,彰显白鹭行业权威和综合实力;年产 10万吨氨纶项目一期工程开车试生产,持续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从年初发布碳中和愿景到成立“控碳降耗能效提升”小组,推进公司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公司蹄疾步稳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新乡白鹭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9.2亿元(含税),同比增长94.5%;实现利润20亿元,同比增长1572%;上缴税金6.65亿元,同比增长396%;出口创汇3.08亿美元,同比增长98.6%,各项经营业绩均创历史新高。连续纺技改快马加鞭,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氨纶产能突破15万吨,完成非公开股票发行,成功募集项目资金9.91亿元,公司相继荣获 “中国化纤行业‘十三五’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中国化纤行业‘十三五’绿色发展示范企业”、 “ 全国纺织行业设备管理优秀企业”“河南100强企业”、“河南制造业100强”以及“新乡市环保绩效引领性企业”等荣誉称号。
  对于2022年的发展,邵长金表示,面对疫情影响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乌克兰局势、世界经济仍处在低迷期、综合制造成本上涨、单边贸易保护主义仍在持续。2022年新乡白鹭坚持党建引领,提升组织力,以“完善、提升、绿色、发展”为主题,找准定位、把握时机、迎难向前。
  作为纺织企业家的全国人大代表,邵长金时刻关注着行业的发展,他聚焦行业,近几年相继就加快(扶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纺织行业在乡村振兴中作用、落实“六保”“六稳”政策,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持企业减负力度,特别是进一步降低电价等问题建言献策。这些意见建议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说明国家政府真正把民生福祉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2
  三条意见建议
  今年全国两会意义非凡,邵长金经过充分调研准备,从行业出发,带来了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产业安全、新疆棉国内消费三个方面的意见建议。
  建议一:
  关于促进废旧纺织品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引导与支持的建议
  提出背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消费国,每年纤维消费总量约3000万吨,人均纤维消费量为22.4公斤,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每年在生产和消费环节产生600万吨左右废旧纺织品(不包括存量),并以每年超过10%速度快速增长。但因体制机制、回收体系、分拣方式、技术和标准等原因,再生原料以PET瓶片和工业废料为主,来自城乡居民旧衣织物数量较少,废旧纺织品再利用总体效率偏低。随着全球时尚产业2030年前实现再生材料替代目标,未来再生原材料需求量会快速增长,迫切需要提高我国废旧纺织品资源化利用比率,促进废旧纺织品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建设废旧纺织品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须引入市场化机制,建设以中心城市为载体的废旧纺织品回收分拣基地,搭建废旧纺织品资源循环利用服务平台,推动先进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试点示范,纺织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全面统筹管理,加大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的宣传舆论引导力。
  建议二:
  关于加快纺织产业原料保障,维护产业安全稳定的建议
  提出背景:化学纤维原料高度依赖石油资源存在产业安全隐患。化学纤维中,以石油为基础原料的合成纤维约占91%,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因此国际原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将直接给化学纤维行业平稳运行带来一定风险。虽然近两年国内大型民营化纤企业实现了“从原油炼化到化纤纺织”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但是全球原油市场和国际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我国纺织产业原料端的不可控风险。此外,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对石油资源的高度依赖不利于纺织产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棉花产业在新疆集中度过高存在产业安全隐患。由于新疆的气候适合棉花种植,同时随着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在新疆的实施极大地保障了新疆棉农收益,同期内地的棉花扶持政策相对薄弱,导致我国棉花产业在新疆的集中度逐步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度我国棉花产量为591万吨,其中新疆产量为516万吨,占全国的87.3%。自2019年开始,美国利用涉疆法案限制我国使用新疆棉、在新疆生产的相关纺织企业产品出口,以削弱我国纺织业在国际供应链中的作用和竞争优势。即使没有“涉疆问题”的影响,极端天气、交通运输压力、政策的倾斜等也可能影响到纺织原料保障。我国棉花种植产业在新疆高度集中,容易形成农产品和基础工业品对单一地区的过渡依赖,不利于我国整体纺织产业安全,也不利于我国棉花产业的长远稳定发展。为了加强纺织产业原料保障,维护产业安全稳定,邵长金提出建议:加快推动现代煤化工与化纤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发展生物基化学纤维制造产业,适度恢复内地棉花产业,保障棉花安全供应。
  建议三:
  关于制定新疆棉花及其制品国内消费政策的建议
  提出背景:2019年以来,美国以“强迫劳动”为由恶意诋毁新疆地区人权状况,并于2020年6月签署通过《2020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过去一年,美国先后采取发布“新疆供应链商业咨询公告”、实施海关“暂扣令”,以及将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和“SDN名单”等制裁手段,阻碍新疆棉及其制品进入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今年1月,美国宣布对新疆地区生产的所有棉花及制品实行扣留措施,此举进一步对国际供应链采购新疆棉花及其制品出口造成干扰,损害我国纺织产业链、供应链的健康稳定发展。
  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516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7%,每年我国以棉花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棉制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约750~800亿美元,占行业总出口比重的1/4以上。新疆棉能否稳定生产不仅影响当地农业的发展利益,同时也关系着我国棉纺织的产业链安全及相关产品国际竞争优势。目前美国涉疆制裁已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从国际供应链层面看,一些国际服装品牌已公开声明表示将把新疆棉及其制品排除出自己的供应链体系。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世优认证上海有限公司(总部位于荷兰鹿特丹)等国际棉花认证机构已终止认证新疆棉。英国、加拿大等国政府也公开表示将对新疆采取商业限制措施以排除其相关产品进入全球供应链。从2020年的对外贸易表现看,中国棉制品对美出口订单正持续减少。据美商务部数据,2020全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棉制纺织品服装67.2亿美元,同比减少39%,其中,进口棉制服装45.9亿美元,同比减少46%,下降速度前所未见。考虑到产业链上下游乘数效应,纺织产业利益明显受损已成事实,潜在损害不容忽视。
  因此建议积极推出“新疆长绒棉”、“兵团优质棉花”等地理标志产品,建立具有可持续性的品牌认知IP。开展专项消费促销活动,扩大以新疆棉为原料制成的纺织品服装在国内零售市场的积极消费。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