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十四五”集群|德积街道:积极变革,放大“一根纱”的价值 |
本刊记者-袁春妹
逐梦“十四五” 集群启征程
第五次纺织集群试点复查深度行系列报道
策划:《纺织服装周刊》
协办:中国纺联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
开栏语:
“十四五”时期,我国纺织行业在基本实现纺织强国目标的基础上,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进行业“科技、时尚、绿色”的高质量发展,在新的起点确定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新定位,其中,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也将是最重要的载体和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2022年,中国纺联将开展全国纺织产业集群第五次复查工作。为更好地配合中国纺联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做好第五次试点复查工作,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刊《纺织服装周刊》特别策划了《逐梦“十四五” 集群启征程——第五次纺织集群试点复查深度行系列报道》,将深入此次复查的系列产业集群,从“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区域品牌”“模式创新”“产品升级”“渠道变革”等多个维度,反映集群新面貌、新动向,探讨如何更好地赋能集群高质量发展,助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逐梦“十四五”新征程。
德积以《庄子》“水积之厚浮大舟有力,德积之深方能逾矩而无所不为”命名。30多年前,德积以一根小小的纱线起家,用智慧、胆识和汗水精耕纱线行业,织就了一个现今包芯纱年产量三分全国、知名度驰名中外的产业集群。
一核三化
成就高质发展
江苏省张家港市德积街道作为中国包芯纱名城、中国针织包芯纱生产基地,纱线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最初的纺织年产能只有1万锭。到2001-2010年间,随着市场需求激增,德积纱线产业在孕育壮大中进入了集群发展阶段,至2010年末,地区纺纱年产能达150万锭。在此后10年间,集群产业发展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产能实现翻番,达到300万纱锭。而今,德积街道纺纱年产能已超350万锭。
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时,德积街道党工委书记孙惠芳表示:“30多年来,德积纱线产业一直坚持培大育强、成群结链,不断做大‘一根纱’的集聚效应,走出了一条‘一核三化’发展的特色路径。”
“一核”即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不断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加速转型升级、集群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集群高端纺织产业链贡献力量。“三化”则是推动生产设备智能化、产品种类多元化和产业发展融合化。
孙惠芳表示,随着纺织行业利润率削减、要素成本节节攀升,以及一线劳动人员短缺成为常态化的形势下,如何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实现逆势发展,一直是集群产业重点思考的问题。
“我们鼓励企业进行设备升级,近年来推动了清梳联、粗细联、自动络筒、筒纱智能包装物流系统等一批核心工序升级迭代,并在集群扩大应用,有效提高了产业纺纱流程自动化、连续化和数据化。目前,我们的万锭用工已由上百人减少到30人左右,生产效率提升超15%,企业运营成本降低超15%,产品不良率大幅降低20%以上,单位产值能耗压降了10%以上。” 孙惠芳说。
针对集群推进产品多元发展,孙惠芳表示,随着近年来氨纶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扩展,集群的包芯纱产品结构也实现了同步升级,由最初单一的棉包氨纶纱,发展成囊括氨纶包芯纱、仿兔毛纱、氨纶包覆纱、TR/TC、棉麻、混纺纱、有色纱、涤纶包覆丝等在内的八大类千余个品种,德积街道用产品研发创新,引领着自身产业的持续变革。
立足良好的产业优势和周边配套基础,德积借助地区行业商会平台,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实现了各种资源及政策的共享、共融、共赢,推动产业从纺纱到织造的链式拓展。凭借产业类别广、品质高、出货量大、再生性强等特点,德积纺织产业不断优化升级。目前,集群各类包芯纱产能约70万吨,已成为了街道第一支柱产业。
三维联动
力促产业升级
“德积大量采用环保再生原料,目前,已经形成近40万吨再生包芯纱的产能规模,由此,可减少碳排放127.49万吨。同时,我们通过迭代生产设备、优化制程工艺,推广纺前着色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年均减少后道染整用水1千万吨,减少碳排放42.3吨。”孙惠芳说,绿色、低碳、可持续是集群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标签定位,今天,德积包芯纱产业的活力释放,也得益于这一始终坚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谈及德积街道纺织产业的良好发展状态,孙惠芳总结出了三个重要的因素:
一是抱团求进,涌动集群发展的“一池春水”。据了解,目前,集群的包芯纱产成品份额已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这样的成果得益于集群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协作共进式发展模式。“在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它们不仅在自身的新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敢闯敢试,还积极扶持、引导集群中小企业抱团谋求发展。依托这样的良性协作模式,带动了整个集群的高效提升,初步构建了集群产能规模、发展动能、市场认可互促并进的发展生态。”孙惠芳说。
二是产销多元,引动抢滩市场的“蝴蝶效应”。德积包芯纱企业生产模式灵活多样,能够快速敏捷地适应市场变化,产销研一体化模式,以及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使得集群能够更好地契合市场需求。
“我们目前的产能够随着市场的需求情况变化做到收放自如,且品种齐全,能够很好地满足下游针织牛仔、机织牛仔、运动服袜、毛衫毛衣等快销服饰的个性化需求。”据孙惠芳介绍,目前德积的产品不仅畅销广东、深圳、浙江、江苏等地,还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市场,更是与优衣库、ZARA、Levis等知名品牌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三是研发积累,驱动创新提质的“品类战略”。德积一直坚持把创新作为集群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推动地区包芯纱产业的结构调整,积极拓展功能性纤维应用,时刻紧盯市场动向,把脉客户需求。“多年来,我们在产品推陈、品类出新、应用拓展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精力,通过创新赋能产品,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持续拓展产品应用场景,推动芯线由原来单一的氨纶丝逐渐衍生到涤纶长丝、锦纶长丝、PBT等。同时,深化产学研对接,与上海东华大学、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南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
龙头引领
渲染产业底色
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是德积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德积拥有包括周氏纺织、天腾纱业、隆和氨纶纱、金红鹰纺织、恒美纺织、双红纺织等一批有一定规模效应的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对于产业集群的整体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方面,实现了集群内产业的强链补链。“像天腾纱业、恒美纺织都是很好的例子,这些企业通过主动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实现了部分主要生产原料的产能覆盖,不仅大幅提高了原料周转效率,还在同步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外围影响的同时,缓解了集群内企业的原料需求,有益于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孙惠芳说。
另一方面,龙头企业进一步带动了产业集群的智能化提升。孙惠芳以周氏纺织、双红纺织为例,介绍了集群智造升级的现状。“这两家企业一直很注重智造升级,年均技改资金投入超1000万元。在他们的带动下,集群内其余企业也在持续加大技改投入。”据了解,目前德积包芯纱产业集群纺纱环节,从单机智能化,到工艺流程的自动化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广大企业整体智能化改造意识愈发强烈。
此外,龙头企业在引领产业集群的差异化发展方面同样作用突出。德积的多纤维混纺纱、段彩纱以及仿兔毛纱曾一度成为市场的“明星产品”。“当时可谓风头无两、供不应求。集群企业在差异化发展上做了很多努力。比如金红鹰纺织、太平洋氨纶纱线等集群龙头企业,凭借着对市场和消费需求的准确把握,围绕‘专、精、特、新’独辟蹊径,开发出了很多迎合消费潮流的新品、精品和时尚单品。在这些龙头企业的‘领跑’下,德积企业走出了一条高附加值的创新发展之路。” 孙惠芳说。
高歌向前
奋进品牌时代
作为一个用30年精心打造的产业集群,德积围绕“一根纱”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这根纱不仅是德积的特色,也是集群过去、今天乃至未来的特色,我们将以可持续发展和再生纤维利用的模式,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与时俱进打造出德积的更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孙惠芳说。
据介绍,目前德积正通过一揽子计划打造集群产业的新优势。
其一,打造高端纺织产业园示范行业。目前,德积正在全力推进规划占地456亩,总投资20亿元,年产值超70亿元的江苏德积高端纺织产业园建设。“我们会力促进驻产业园的企业推进设备提档升级,依托园区努力培育3-5家生产高、精、尖智能化生产企业。促进集群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品竞争力,切实提高德积包芯纱产品在国内以及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和影响力。”孙惠芳说,“这个园区将集科技、绿色、智能于一体,会打造成为国内包芯纱产业的示范基地,持续擦亮‘中国包芯纱名城—张家港·德积’这张靓丽名片。
其二,领衔细分市场,夯实话语权。为打造并保持集群在包芯纱产品领域的竞争优势,德积鼓励集群企业引入高端技术和先进生产线,支持集群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关键工序革新、核心设备改造、产品结构优化,逐步实现产品品类更多覆盖、制程工艺更优配置、资源能耗更少占用,围绕集群特色产业全面提高德积的差异化定制服务能力,稳固德积包芯纱在细分领域的市场话语权。
其三,高规格推进公共研发载体建设。围绕产品研发、产业创新,持续加大公共研发服务投入,用创新为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再生包芯纱产业生产基地,必须要借助创新,除了企业自身的定向研发,公共研发载体的建设也尤为关键,需要一个平台围绕集群产业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攻关、抱团突围。此外,我们还将高效推进产学研成果的转化,进一步增强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孙惠芳说。
其四,高水平创建绿色低碳产业集群。低碳、环保、绿色是当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产业和企业都必须走的路。德积在这一理念下,积极主动提升集群的低碳生产运营能力,并在产品端加大相关创新提升。“未来我们会持续加大环保再生材料的应用,争取更多政策扶持倾斜,不断提高产品溢价能力,在既有领域和范围内巩固主导地位和话语权,全力打造集群纺织业新亮点,加快培育建设国家级、省级绿色产业集群,用绿色赋能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孙惠芳介绍,“十四五”期间,德积包芯纱产业集群将紧紧围绕“三年打基础、五年搭平台、十年谋发展”的工作目标,抢抓一切有利时机,进一步精产品、树品牌、拓市场、提效益,锚定实现年产包芯纱80万吨的目标,加快放大集群产业优势,积极构建品牌联动效应,将“德积·包芯纱”打造成为行业的重要IP。
“以可持续、可塑性为导向,向内挖掘集群潜力,对标市场动向释放产能,拓展集群向产业上下游‘寻根究底’和延展覆盖。对外加强学习交流,主动借鉴国内外先进制造理念和品牌文化,加大人才招引和自主培育,以人才、文化双轮驱动集群发展,展现出德积纺织产业的强大动能。”孙惠芳对于德积和集群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通讯员:秦泽华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