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9-01-15


  本刊记者:郝杰 郭春花 董笑妍 徐长杰 李江敏 陶红

  辞旧岁,迎新章。站在新起点,我们回顾过去,启智未来。 

  2018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年,我国纺织工业落实高质量发展总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了平稳运行。

  围绕“科技、时尚、绿色”这一行业新定位新标签进行的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文化创新、智能制造等,从根本上提升了我国纺织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军民融合、产融结合等为纺织工业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后劲。

  2019年,我们迈进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站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明确的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是首要任务,坚持开放发展是建设纺织强国的必由之路,“科技、时尚、绿色”将继续指引行业进行科技创新、文化赋能、绿色发展,跨界融合将为产业升级提供助力,“工匠传帮带”将催生产业工人传承纺织工匠精神的内生动力,而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纺织业也必将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 

  01

  经济走势 

  2019首要任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回顾2018年,国内宏观基本面总体稳定,纺织工业落实高质量发展总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了平稳运行。行业在稳定经济、扩大内需、抵抗风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表现出应有担当。国家对解决民营和中小企业遇到的困难、对深化产融合作、对“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等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也为企业家增添了信心。

  2018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对做好经济工作释放了新信号。会议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要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变压力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这无疑成为了今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和主旋律。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中央提出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认为,从当前的经济数据看,今年经济仍将处于调整期,在经济新常态下,将继续保持L型走势。作为市场化最充分的行业,纺织业最先进入调整期,并保持中低速发展,这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今年首个重点任务,在高勇看来,这也说明国家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出现脱实向虚趋势的担忧,重新重视实体经济,体现了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的决心。

  在政策方面,要求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更大规模减税、更明显降费,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高勇认为,这些表述都将为今年经济发展带来实质性利好。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是中央对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高勇解释说,实际上,微观主体在实体经济中代表着企业。会议三次提出“微观主体活力”传递出中国未来发展新动向,为破除民营经济发展障碍“开良方”,增强了中小微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企业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市场供给主体,唯有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效率,才能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这也表明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暂时困难,将下大力采取精准有效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出实招进一步从减轻税费负担、解决融资难题、完善环保治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实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02

  开放发展 

  坚持开放是强国建设必由之路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当下,中国对外开放进程正在获得新的加速度,而纺织产业也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加速全球资源配置,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中国将“一带一路”倡议同改革开放紧密结合,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深化全面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纺织产业担当起了先行军的角色,积极探路“走出去”。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当前,纺织产业在“走出去”方面较为充分,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中国纺织企业纷纷到南亚、西亚、中亚以及非洲地区投资,包括越南、埃塞俄比亚、埃及、肯尼亚、尼日利亚等国,积极在产能方面“走出去”。

  2018年12月15日,越南华孚工业园开园。据了解,四年来,越南华孚总投资3亿美元,建设纱锭28万锭,色纤染色2万吨,研发中心2000平方米,配套生产生活设施11万平方米,已经成为华孚在东南亚的快速反应基地,解决就业3200余人。

  像华孚一样拓展战略新空间,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纺织企业不在少数。据介绍,目前纺织企业对外投资持续增加,制造布局与资源配置双线并行,截至2017年底,中国纺织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过100亿美元,境外投资生产企业超过100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美元,从业人数达到近20万人,而亚洲是中国纺织行业对外投资存量中的第一大集中区域,非洲是中国纺织行业现阶段对外投资的新热点地区。特别是近年来,纺织企业还紧紧抓住“一带一路”经济全球化与国内消费升级发展机遇,精准发力,通过打造跨国供应链,通过品牌、技术、市场渠道的向外拓展,实现在全球产业链的价值提升,这成为近年来产业转移的重要趋势。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的严峻挑战,我国纺织业在发展环境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稳中求进,保持了健康的发展态势。中美贸易摩擦从短期看,增加了纺织品服装对美出口的不确定因素,长远看将会促使我们加快全球布局、提质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纺织产业与亚非国家的合作增添了发展新动力,创造了发展新机遇,拓展了发展新空间,促使合作步入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新阶段。

  过去一年,中国纺织业一系列“走出去”动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开展,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家代表团先后出访了埃塞俄比亚、埃及、意大利、美国、以色列、约旦、南非、越南、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世界发展的维度看,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03

  科技创新 

  原创技术推动行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2018年12月22日,一条重磅新闻在业内传开:首条全国产化单线年产3万吨Lyocell纤维生产线成功开车,运行平稳,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该产业化项目采用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yocell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是国内首条技术和全套装备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单线3万吨生产线,是中纺院从1998年开始历经18年攻关,从小试、中试到万吨级产业化硕果的延续。该产业化成套技术还荣获了“纺织之光”2018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的成功是我国在纤维领域国产化的一大突破,这一科技创新也是纺织业为改革开放40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对此表示,以Lyocell纤维产业化、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材料等为代表的一批项目,立足自主创新,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以原创技术为支点,提升了我国纺织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在过去的一年,纺织工业已走上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智能制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物质基础。智能制造不仅是纺织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纺织工业成为创新驱动科技产业的重要路径。近年获得“纺织之光”科技一等奖的不少项目,都体现了智能制造的特点。由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发的高质高效环锭纺纱先进技术、由中山益达服装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发的牛仔洗水智能化关键技术等为代表的纺织智能制造项目,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纺织制造的深度融合,有效推进了纺织制造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为纺织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先进制造基础。

  在新的一年里,科技创新的重点将主要集中在纤维新材料技术、绿色制造技术、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技术、先进纺织装备技术、纺织智能制造技术等领域。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04

  原料格局 

  平稳发展大势不会改变 

  2018年中,在原油价格波动、汇率变化、期货炒作及供求关系改变等多种因素影响下,聚酯市场经历了一轮暴涨暴跌行情。到年底,聚酯链产品已跌破此前上涨的起点。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分析,暴跌只是过度暴涨之后的市场反应,聚酯市场并不具备继续大幅下跌的条件。近两年,由于效益良好,化纤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一定的不理性,导致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对市场造成一定压力。但由于设备商对供应能力的控制,使这些产能稳步释放,对市场的冲击基本处在可消化范围内。2019年虽仍有一定数量的产能计划投产,但由于行业景气度下滑,部分装置可能会推迟投产。端小平提醒企业,虽然行情已基本筑底,未来市场有望好转或反弹,但也要保持理性再理性,不参与期货投机炒作。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化纤龙头企业发展炼化一体化的进程在近几年加快推进,尤其在2018年有显著成效。恒逸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文莱政府合作建设了恒逸文莱大摩拉岛(PMB)石油化工项目;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在大连市长兴岛正式投料开车……企业通过炼化一体化项目向产业链上游进军,打造从原油到纺织的全产业链布局,来确保原料的稳定供应,完善产业链配套,提高抗风险能力。这些大规模的由民营企业主导的炼化产能的投产,不仅为企业自身带来优势,同时也为整个化纤纺织行业构建了新的竞争优势,在原有的完整的纺织产业链配套优势、多样化的气候条件优势、智能制造带来用工大幅下降优势的基础上,又为行业提供更多、更好、更便宜的化纤原料,这些竞争优势会让化纤行业继续稳步发展。

  2018年以来,国内棉价随市场供需变化有所波动,但内外棉价差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2018/2019年新棉花年度开启在即,到本轮放储结束,国储库存估计减少至200万吨左右,考虑维持常态化库存需求,新年度国储棉对于增加市场总量供给的作用将下降。而经过近两年的调整,纺织行业用棉量有所回升,预计2019年国内将出现300万吨左右的棉花供给缺口。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纪朝指出,在供需缺口加大的情况下,棉花管理政策的合理安排对于纺织行业保持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未来纺织行业仍需高度关注棉花进口配额总量安排及发放方式调整。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此外,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一度让用棉企业忧心忡忡。2018年12月24日,财政部发布《2019年进出口暂定税率等调整方案》,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适当降低棉花滑准税。调整滑准税,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进口成本,但后期棉价走势依然是个未知数,企业要密切关注市场供需状况。

  2019年还无法预知是否会遭遇一些“黑天鹅”或“灰犀牛”事件,但无论怎样都要坚信,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全球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原料行业平稳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根本改变。企业要善于把握新机遇,将行业上下游联动起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三品”战略,把压力变为加快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05

  智能制造 

  内驱行业发展,未来势不可当 

  纵观2018年,纺织服装行业的一个发展共识便是:智能化在提升供应体系的劳动生产率、柔性制造水平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等方面,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高大上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使纺织服装行业成为了高科技产业中的一员,并为行业进一步吸引高新人才、解决招工难等瓶颈问题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方案。

  智能制造将成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值得肯定的是,2018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在智能制造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2018年,华纺股份通过智能工厂的打造,进一步优化了企业管理,成功创建了大智慧系统HFCPS,该系统有效整合了消费者和商务信息以及制造业的信息互联,把信息流和物流充分融合。如今通过智能工厂的建立实施,华纺的经营成本降低了10%~30%,下一步,华纺还将建立企业未来面对消费者的定制平台和企业全流程业务协同管理平台。

  作为智能化、数字化纺织的倡导者和践行者,2018年,鲁泰纺织也在着力通过自动化、数字化装备的应用,实现人力解放、提高劳动效率,最终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力克作为一家智能方案提供企业,近年来在协助中国企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方面成果显著,针对企业降低产前技术准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等要求,提出了众多智能化解决方案。

  服装企业在智能化之路上也在不断探索,CHIC2018春季展上,红豆推出了不少“黑科技”,如无人零售店、智能试衣间、魔法穿衣镜等,还展出了云货架、数据大屏等新技术,给用户带来了更新鲜的购买体验。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针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化发展态势,2018年6月,中纺联召开了首届“中国纺织工业智能制造大会”。会议再次强调,开展智能制造是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必须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纺织行业内智能制造的观点交流与技术探索不停步。

  而早在2016年,中国服装协会在工信部的支持和推动下,就联合相关产业协会、科研院校和龙头企业成立了“中国服装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几年来联盟始终致力于中国服装行业智能制造的推广与提升。

  实际上,智能技术正在改造着传统纺织行业,众多企业正在尝试部分制造环节的智能化,有些企业虽然没有大规模地更换设备,但通过关键环节的设备升级,也显著提高了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可以预见,2019年行业将持续聚焦智能制造,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指出,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制造应着重于智能化装备、智能化运营和智能化产品三方面内容的打造。

  06

  绿色模式 

  从责任向价值转变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共识,且形态正在从责任向价值转变。从2018年初环境保护税法正式施行,确立“治污减排受益、超标排污受损”的市场规则,到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排污许可制度开始全国推广;从央行制定《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试行)》,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到发改委公布《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可以看出,国家正在进一步完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价格机制,确定资源稀缺程度、生态价值和环境损害成本,绿色与环保要素开始全面纳入行业生产体系与价值体系。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责任资产化进入快车道。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纺织行业围绕绿色制造展开了一系列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2018年,化纤行业继续开展“绿色纤维标志”认证工作,截至目前已有21家生物基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和原液着色化学纤维生产企业中的佼佼者获得了“绿色纤维标志”认证。这些企业均高度重视绿色纤维的相关工作,将其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团队建设、生产和技术上配备了较强的力量,致力于实现纤维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可持续,为行业的绿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行业协会的正确引导外,企业也基于自身发展的要求,积极投身绿色发展并强强联手共建交流平台。唐山三友、赛得利联合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等共同发起成立了“再生纤维素纤维行业绿色发展联盟”,并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未来,相信在这个行业间相互监督、互相促进的绿色发展公共交流平台上,将最大程度减小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及全生命周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018年,工信部公布了《第三批绿色制造名单》,纺织服装行业有22家企业入选绿色工厂、35种产品获评绿色设计产品、3家企业获评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包括徐州斯尔克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黑牡丹纺织有限公司、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新凤鸣集团湖州中石科技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截至目前,纺织服装行业共有41家企业入选绿色工厂、42种产品获评绿色设计产品、3家企业获评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系列活动相继走进互太、万事利、鲁泰、嘉麟杰、东渡等众多大型企业,形成了一套适合纺织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体系和推行模式。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活动走进湖北黄梅县,对绿色发展深入县域级产业集群进行了新的探索,并推广了一大批节水技术,对促进行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成为衡量行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尺度。做好环保工作事关价值创造,更牵涉企业生死。政策倒逼、市场出清、产品溢价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提前布局绿色发展的行业企业正获得越来越大的竞争优势。

  07

  跨界融合 

  助力行业赢得转型升级先机 

  今天,随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产业边界日益模糊,跨界融合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大趋势。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纺织行业正积极把握大势、抓紧机遇,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大力发展跨界产业,努力赢得产业升级的先机。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全局,也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以及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后劲。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纺织行业作为民营企业较为集中的领域,不仅群体庞大,而且参与军民融合的产品类别丰富。长期以来,纺织品是仅次于钢铁材料的一大军需装备品,是保证战斗力的基础,是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领域。

  经过多年发展,纺织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支涵盖行业组织、高校、研究机构、骨干企业和需方单位的高水平纺织军工配套体系。纺织工业承担了军用纺织品的研发和先进管理工作,具有完整的军工配套体系。

  由于军品在纺织业中科技含量、质量要求很高,特别是对武器装备防护用品要求更高,2018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成立了中国纺织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以更专业的组织推动军民融合工作。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指出,下一步,纺织工业还将制定《中国纺织行业军民融合发展指导意见》,以更系统地推动军民融合工作。

  纺织行业将全面贯彻实施军民融合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快技术、服务“走出去、引进来”步伐,构建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强的军民融合产业体系。主动对接中央和国家重大战略,围绕新兴领域和战略领域,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军用纺织品核心关键技术,加快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

  此外,深化产融合作是推进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落实纺织行业新定位的重要动力。近年来,中纺联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推进产融工作,加强了行业产融工作的研究、交流和对接。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2018年,为适应纺织行业发展新要求,工信部和中纺联开展了深入合作,指导中纺联制定了《纺织行业产融结合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了重点培育企业名单,协调证监会、银监会等相关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取得了初步成效。

  为实现纺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家资本运作的意识,改善金融机构对行业的认识;加强产融工作组织机构的领导作用,集中做好行业基础性服务工作;创新投融模式扩展融资管道,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举。

  08

  精准扶贫 

  探索造血式扶贫新模式 

  纺织服装行业作为我国工业化的先导产业,在产业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纺织服装行业积极响应中央“抓六个精准”扶贫的基本原则,坚持按分类、地区、贫困原因和贫困类型施策,开启了纺织服装行业造血式扶贫的先进模式,也创造出“精准扶贫中的纺织工业模式”。

  深度调研,精准识别。通过深度调研,精准了解当地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需求,有效解决当地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可切实推进当地纺织服装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2018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调研组分赴云南、新疆等地调研、实地考察。在云南,调研组一行参观了小龙茵绣娘基地,该基地以“传承+培训+创新”的理念、“公司+基地+秀娘”的运行模式,创建出全新的滇绣发展链条,构建纺织非遗扶贫新经济生态圈;在新疆,新疆红豆服装有限公司打造长期稳定的“就业工厂”,响应“万企帮万村”行动,进行一对一困难帮扶,为当地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因地制宜,精准帮扶。根据产业特点和当地行业扶贫的需要,针对不同地区、贫困原因采取不同的扶持策略,可着力吸纳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拓宽扶贫路径。

  河南实施的“巧媳妇”工程,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上班,破解了服装行业发展的瓶颈,解决了农民的脱贫致富难题;陕西积极推动“三秦巧娘”工程,设立产业扶贫工程示范基地、示范企业,有力推动了陕西服装产业扶贫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妇联携手依文集团开创了创业扶贫新模式,推动内蒙古民族服饰向产业化发展。

  均衡发展,精准管理。精准扶贫离不开东西部地区的紧密协作,通过推动东部纺织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建厂,充分吸纳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就业实现脱贫,可有效培育产业工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宁夏吴忠市相继引进了如意集团、恒丰纺织等一批纺织强企,探索创新“政府+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形成了“产业建在家门口”的扶贫经验,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成功转型;华孚的“双百扶贫”计划,有力促进了新疆阿克苏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此外,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等机构发起的“纺织之光·爱益行”、“2018暖冬行动”等活动,也不断实现精准对接,为云南、贵州、陕西等省份的贫困地区、灾区群众送去温暖和关怀。

  站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走在建设纺织强国的路上,精准扶贫这场攻坚战仍在继续。在此前召开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四届第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2019年,中纺联将继续通过开展产业转移、产业扶贫基金等工作,推动国家精准扶贫任务的执行;深化产业集群与产业转移公共服务,做好企业对接,合理促进产业资源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流动;开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偏远地区的管理人才和创新人才培训,继续加快推进贫困人口和家庭向产业工人转化。

  09

  工匠传帮带 

  让工匠精神引领中国纺织 

  近年来,各地纺织企业以提升职工创新创造力为导向,加快推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广大纺织职工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培育了一批具有高超技艺和创新超越等优秀品质的纺织工匠,为纺织实体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技能人才支撑。

  为进一步在全国纺织行业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营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行业氛围,激发广大纺织职工学技术、练技能、钻技艺的热情,加快打造一支与纺织行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战略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2018年10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共同命名了第二批20名“中国纺织大工匠”。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纺织工人的伟大品格,充分展示了当代工人阶级的主人翁风采和优秀品质,也体现了纺织行业精神的与时俱进和薪火相传。目前,纺织大工匠已成为行业的一个品牌,争当大工匠已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2018年11月,由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组织的“中国纺织大工匠”事迹报告会暨工匠绝招绝活现场技术交流传帮活动走进南宁锦虹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三位“中国纺织大工匠”与南宁锦虹的干部职工进行了现场技术学习、探讨和交流。该活动是中国纺织业乃至中国工业界首次大工匠事迹宣讲活动。

  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姜国华总结说,评选中国纺织大工匠是手段,目的是要把大工匠的先进操作法、高超技艺向行业进行推广,纺织行业在工业系统中率先组织大工匠宣讲交流传帮活动,就是对大工匠精神的最好传承。将行业内的多位中国纺织大工匠请到企业,开展“一对一”技术传帮活动,就是要发挥好工匠的“传、帮、带”作用,让纺织工匠的绝招绝活更好、更广地传授给更多的企业员工,在更多的纺织企业培养、培育更多的工匠人才,不断增强纺织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在新的一年里,中纺政研会在继续开展行业工匠选树工作基础上,还将进一步做好工匠绝招绝活传帮授工作和纺织工匠创新能力提升与新知识培训工作,让纺织工匠精神不断弘扬和传承。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杨冬旭也提出要求,要组织工匠开展“传、帮、带”活动,把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积累的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经验经历、方式方法向职工传授,激发广大职工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争当好工匠的内生动力,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时代劳动者,为纺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要大力宣传“纺织大工匠”以及优秀职工的先进事迹,讲述他们的故事、表达他们的工匠情怀,更多地向职工传递工匠精神,真正把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工匠精神成为行业发展的基本价值遵循,让工匠精神引领中国纺织。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10

  文化创新 

  依托中国文化创建行业新优势 

  2018年,面对消费升级,纺织服装业各类品牌百花齐放,但不论是优势品牌还是小众品牌,文化内涵都已经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发展主题,消费者也越来越重视时尚、文化、品位、个性等精神层面的满足。放眼国际,中国经济的发展只有伴随着文化的成长,才能真正打造完整的输出体系,成为世界经济圈内举足轻重的一员。

  针对行业的文化创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指出,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伴随着“无问西东”的全球时尚产业加速融合,中国纺织工业应积极实现时尚文化复兴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升产业的内涵式发展与高附加值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也提出,消费升级不仅体现在消费者对更高品质的物质需要,也体现在对更高审美的文化需要,企业需要加大对于多元文化、当代生活方式的研究和把握,让文化创意与人文思维成为企业价值创造力的重要支撑。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除了各类品牌以文化为发展动力,国内众多知名纺织服装集群如杭州艺尚小镇、大浪时尚小镇以及已拥有数十年行业积淀的绍兴柯桥等也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文化创新,依托东方文化建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新优势。

  2018年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设计师们更是带来了基于传统文化、民族服饰、非遗项目等丰富内容的创意展示,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时装设计师在全球时尚产业发展的大语境下,立足时代发展背景,对于文化传承的全新表达,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此交相辉映。 

纺织头条|十大关键词,帮您预判2019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如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扬,也成为当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伴随着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在北京恭王府落幕,观众们见证了中国传统工艺以及非遗走进生活的美好未来。

  此后不久,第二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随之召开,众多企业家、设计师、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乃至金融界人士齐集一堂,从各自角度出发,深入探索非遗之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深远意义,以及未来应用的诸多可能性。非遗走进生活已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次持续而深远的文化行动。

  展望2019年,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正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多元表现的文化自信,面对市场、面向世界。中国文化稳定、持续、不断创新发展的态势,也证明了中国时尚产业在新时代保持着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企业的文化之路长久而灿烂。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