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疫情“禁锢”了消费,后期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0-12-16


  战疫会客厅 消费篇

本期主持人

徐长杰

《纺织服装周刊》副主编

孙传芳

德州恒丰集团理事长

顾翔

北江智联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建华

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

程伟雄

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疫情“禁锢”了消费,后期报复性消费会来吗?

  TAweekly: 当下行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经济总体平稳,显示出市场供需有所改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等。目前企业的产销是否也进入了恢复期?

  孙传芳:开工以来,恒丰订单和生产两旺,但受国际疫情影响,未来两个月形势不容乐观,下半年形势将随国际疫情得到控制而好转。为实现平稳发展,恒丰集团加强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做好产融互动,通过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团队建设,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实现集团二次创业目标。

  顾翔:纺织服装业的很多客户都在海外,因此海外疫情的蔓延最大的影响就是需求停滞,确实会有一些客户取消或者暂停订单。作为企业我们能做的有两点,第一,和客户保持密切的沟通,尽量争取对双方有利的解决方案;第二,本身我们的市场和客户基础比较多元化,内外销都做,所以也在积极调配订单,减轻影响。

  吴建华:我们现在已经接到了如进口博览会等几个大型活动的礼品订单,还有一些博物馆等合作单位的文创产品订单。现在生产减缓,但我们更专心在设计上,包括设计团队的管理,重点在设计方面进行深化,等到疫情结束之后就可以快速投入生产。生产可以加班加点,但设计却不能临时抱佛脚,相信经过这半年的精心准备,会让我们的产品在疫情结束后更有竞争力。

  TAweekly:其实说到消费变化,很显著的就是疫情进一步推动了纺织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您怎样看?未来在产品定位和布局方面有哪些举措?

  孙传芳:从消费升级角度看,随着国内人均GDP的上升,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和生态环保,纺织大健康产业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疫情的发生使这种趋势增速,这无论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健康还是对产业发展都是有利的。

  恒丰一直以来就非常注重纺织大健康领域的产品研发,比如我们研发生产的铜纤维纱线系列可以有效抗菌抑菌,负离子纱线系列有很好的保健性,竹纤维纱线可以抑菌,植物染纱线舒适环保。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恒丰的产品定位方向是正确的,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与产业链上下游加强合作,推出更多的大健康产品。

  TAweekly:本次疫情也在某种程度上催化5G和产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您对此有何期待?这对纺织服装行业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孙传芳:短期看,“新基建”能在当下快速扩大有效投资,进而促进消费,有利于积极扩大有效需求。长远看,“新基建”是我国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

  目前恒丰集团已经与精准感知方面的公司有合作的探讨,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非常期待“新基建”在纺织产业领域有更多的应用,对纺织产业链进行升级改造,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

  TAweekly:经济就是生产消费之间的循环,如今,复工的行业和企业越来越多,不同程度的补偿性消费也已显现。有预测认为下半年会出现报复性消费,也有分析认为需求会持续低迷,但可以肯定的是会进入一个恢复期。对此,大家有怎样的看法?

  孙传芳:我认为会有一个消费高潮出现。目前国内疫情已经有效控制,国家大力倡导复工复产,各地也在通过发放消费券、政府部门领导带头下馆子等方式引导消费。中国经济三驾马车有投资、消费和出口,当前出口受国际疫情影响严重,消费和投资必将有大的作为,从这方面来看,消费会有高潮出现。

  顾翔:如果国外的疫情在接下来3个月缓和的话,那么可以预见下半年一定会有所反弹的,衣服还是必需的消费品。企业要提早做好规划,如果逐渐看到客户的询盘和调样在增加,那么要及时进行生产的规划。

  吴建华:其实有一些必要的活动都压缩到下半年或疫情结束后,比如说人际交往,比如说婚礼,都放到下半年了,他们的消费需求依旧存在,疫情结束后活动的爆发也会带动消费的爆发。

  TAweekly:年初,在国内疫情肆虐期间,不少纺织企业上马了口罩业务,但如今国内疫情平缓后,我们也听到了许多转产口罩企业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于目前消费端的情况,生产端要如何平衡供给?

  顾翔:我认为,在供给端要好好梳理自身的产品结构,做好生产规划,避免在疫情影响下积压库存;其次我想更重要的还是在需求侧,要动员所有力量,积极与客户联系沟通,决策要更快更高效,密切跟踪,根据疫情的变化去拿订单。

  比如,在外销受阻的情况下,企业一定要往别的市场走,只不过如果企业原本没有做内销的客户基础或者产品方向,短时间内转也是难度很大的。例如对于很多纺织面料产品来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需求会有所不同,需要开发调整。

  程伟雄:近期,疫情下的各类宝典纷纷出笼,很多服饰品牌上至老板下至导购,一夜之间冒出来很多微商,很多购物链接小程序满天飞,每个微商使出浑身解数彰显自家东西如何好、价格如何实惠。

  眼下,复工了,但人流客流还无法正常,虽然坊间传言报复性消费多么美好,但真的有那么美好吗?只有商家清晰自身入不敷出的现实,冬装在春节前后一个月的旺季戛然而止,指望在春节挣钱的商家只能望货而叹息;开春之后的春季产品全面积压已成现实,看到有部分做加盟业务的品牌商要求加盟商100%退货,但做直营业务的品牌只好默默在做微商,等春装回笼资金支付工厂看来又成问题了,工厂复工生产出来就是库存也是无可奈何。

  一年之计在于春,庚子年开春的方式非常特别,对于当下本土纺织服装产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下口罩是刚需,转型口罩生产各行各业一窝蜂上马,但在口罩原辅料、生产设备上并不如人意,许多坑踩进去实际上一地鸡毛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任何重大危机都蕴含着重大的机会,黎明前的黑暗,至暗时期,机会是均等的,但耐力不均等,有耐力的等到黎明的开始,没有耐力的等不到黎明的刹那。在当下经济环境下,淘汰赛其实已经开始,疫情发生之前,已经有一批企业要死不活的,这是生存法则决定的;疫情加速淘汰赛,加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速上游、中游、下游的快速融合,加快全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和用户需求端的对接,真正去迎合用户需求导向,而不是当下产业价值链的计划导向和需求导向的矛盾。

  TAweekly:全面提振消费,成为接下来一段时期的重点。很多地区也都开始以发放消费券等方式来促进。其实对于消费来说,消费者更需要的是信心,来源于对未来收入可预期的信心,而眼下,更多的人认为理性消费和未雨绸缪更为重要。所以我们可以预见,伴随着国内抗疫形势的进一步好转,线下消费也会逐渐回暖,但由于消费者对疫情较为警惕,恢复速度也会较为缓慢,可见,消费能力与信心的同步恢复才是关键。

 


 

  抗疫故事 (十一)

王华:将论文写在战“疫”前线

  庚子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袭击了华夏大地,首当其冲的湖北成为此次战“疫”的前线。因为疫情,许多春节回湖北探亲的人滞留在此,东华大学教授王华就因此滞留在了古城襄阳。王华是“一带一路”国际知名学者,曾长期在棉纺织印染、毛纺织产业和国际贸易一线工作,有丰富的产业经验。虽然滞留疫区使得许多人的内心充满着焦虑、恐惧和压力,但作为一名老党员,王华自觉投身于抗“疫”战场,携手企业共渡难关。

  在疫情爆发后,王华受襄阳市经信局纺织办领导的邀请,加入了襄阳纺织服装企业家群。入群后,王华在与纺织服装企业家们的沟通中了解到疫情当下企业家们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便主动扛起责任,凭借着早年在地方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工作和在襄阳国有大中型企业担任领导的经历和经验,以及多年积累的国内外产业资源,成功帮助5家纺织服装企业转产口罩和防护服。

  不仅如此,他还通过电话、短信、图文、音频等方式,为纺织服装类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了解政府复工复产的财政金融政策,同时帮助企业与东华大学开展产学研和技工贸合作,联合研发抗菌新材料、卫生用纺织品和儿童口罩、科技时尚型口罩。

  除此之外,王华于2020年3月连续在《纺织服装周刊》、棉纺织技术新传媒等媒体上发表了论文《新冠疫情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新冠疫情将催生中国的全球大健康纺织品产业链和供应链》,解读“后疫情”对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因素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给地方政府和纺织服装企业建言建策,助其克服困难,为稳外贸、稳出口、稳就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一个纺织人,王华帮助企业开发防疫产品,解决了部分生产企业缺乏原材料和缺乏生产线的问题,义务组织联系急需的口罩原料PP熔喷布2吨和口罩生产线3条,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在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的同时他还心系学校防疫,组织“一带一路”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的合作伙伴江苏苏美达伊顿纪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永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捐赠东华大学2200只口罩、80套防护服和大力士消毒洗手液4000瓶。

  不同的战场,同样的坚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王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迅速行动,坚决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战“疫”面前全力以赴,交出了一张圆满的答卷。

 


 

雅派朗迪:全面部署,组建防护服生产线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打破了新春佳节的传统步伐。一时之间,各种防护物资的稀缺成为社会常态,口罩、防护服成了紧缺而又珍贵的重要防控物资。在这场无声的“战疫”中,雅派朗迪(北京)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践行企业责任,彰显担当,用爱心支持疫情防控,紧急复工、技术攻关、产线改造,助力抗疫紧急转产防护服。

  2月3日,雅派朗迪(北京)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沈军和大多数员工一样,准时出现在了公司的大门外。刚刚经历了短暂假期的他们,决定在北京市政府的引导下复工,组织员工生产抗击疫情所用的防护服。

  韩沈军一到公司,就连忙召集管理层召开了紧急会议,并就此次的任务要求做了明确的指示,迅速、果断承担了这个要求标准专业、难度极高的特别任务。

  为抗疫前线的医务人员生产防护服,朗迪人临危受命,冒着风险奋斗在生产一线。朗迪人向来都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此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一线抗疫的白衣天使抢制防护服,生产线从规划场地到投产仅用了 36 个小时。2020年2月12日,雅派朗迪顺利完成了日产1000套专业符合标准的医用防护服的任务,成为了密云区第一家生产二类防护服的企业,得到了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表扬。

  防护服的生产顺利,使韩沈军舒了一口气,但随着防护服的需求不断加大,生产的任务也越来越重,非常时期必须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尤其是医用防护服,更是抗击疫情的重中之重。因此,尽管原料价格一涨再涨,韩沈军还是毅然决定,不惜一切成本完成抗疫工作。

  随着公司大面积复工,2月9日公司发出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并出了25道新冠肺炎预防的复工培训必答题。在通知湖北籍员工暂时不要复工外,严格要求未接触外籍人员的本地员工来从事生产工作;将所有员工正确佩戴口罩落到实处,强调员工进入车间先洗手,工间勤洗手,车间处于通风状态;安排专人每天对员工班前、班中、班后进行严格的体温测量;每日两次对厂区、办公室、卫生间等场所进行消毒;车间门口新增消毒地毯,公司LED大屏幕滚动播放防疫科普知识等。

  “我们必须向着战斗岗位冲锋,坚守对客户的承诺、捍卫企业的荣誉、佑护每一个人生活的希望,坚决与新冠疫情做斗争……”这是每一个朗迪人内心的呐喊!

 


 

  抗疫故事 (十二)

三峡技术:筑起纺织人抗疫的坚固防线

  此次抗疫期间,重庆三峡技术纺织有限公司员工们在复工复产的战线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其中,有挺身而出的“逆行者”,有坚守岗位的“哨兵”,有奔波忙碌的“复工群”。为了抗疫胜利,他们心心相通、同舟共济,构建起了一道同呼吸共命运的铜墙铁壁去抵御疫情,捍卫每一个大家、每一个小家,用爱心和善举诠释了同命运、共患难的大爱情怀。

  今年50岁的郎宇凤是三峡纺织公司副总经理,作为公司的主心骨,自2月27日企业复工以来,她每天都坚守在厂区,第一时间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带领全厂职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积极投入到复工复产工作中。每天从天亮到天黑,她像个机器人似的穿梭在公司的办公楼、车间,听取客户质量反馈、查看生产进度、督促职工戴好口罩等。

  纺织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无数纺织人在防疫中复工,在复工中防疫。孟龙,作为重庆三峡技术纺织有限公司纺纱一厂的支部书记,当复工的号角吹响、隔离期一结束,他便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复工复产和防疫工作中。他每日多次巡查车间、库房,杜绝扎堆聊天、严防严控。关键时刻不打擦边球,不搞形式主义,将各项防疫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广大职工在安全的环境下安心工作。

  谭莉,三峡纺织一名有担当有爱心充满正能量的普通共产党员。在疫情严重时,所有小区实行全封闭管理只留一个出口,居民一家人只能每三天凭出行条出门买一次菜,外来人员一律严禁进入小区。为了辖区居民安全,她总是在执勤点严格检查出行条并细致登记。

  三峡纺织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程思是95后员工。当这场凶猛的疫情袭来时,按照要求,企业1000多名职工个人情况和家庭信息必须第一时间采集和上报,程思主动牵头承担起企业职工个人信息的摸排、录入工作。为更加细致地开展统计工作,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连日来,程思来到厂区职工宿舍一户一户地敲门,一人一人地登记。

  三峡纺织属于国家一级防火单位,安全责任重大,员工刘丽娟主动担负起企业安全员和环保员的重任,用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努力把工作做到极致。由于疫情时期车间里的设施设备闲置很久,她需要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加固,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还要梳理前期工作的成效、工作中存在的短板,抓紧抓实抓细各项管理工作,自行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排查整治,有效消除企业安全及环境风险隐患,确保公司复产达产安全有序有效。

 


 

三枪集团:“承包”上海援鄂医疗队的贴身衣物

  抗疫天使们在一线缺什么,“三枪”品牌定当竭尽全力鼎力相助。2月9日,龙头股份三枪集团获悉上海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急缺一次性内裤后,当即决定捐赠4000条纯棉内裤与500套保暖内衣,为驰援武汉的抗疫天使们送上贴心的温暖保护。“三枪集团向社会郑重承诺,上海援鄂医疗队关于贴身衣物的物资需求,三枪集团全包了!”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东方国际集团作为上海市国有企业,迅速行动,在全球紧急调拨疫情防控物资,支撑上海乃至全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展示了集团作为国际贸易主力军企业在上海市的功能、地位与作用。龙头股份三枪集团作为东方国际下属单位,落实了集团内部调拨物资的第一单35万只口罩,在短短一周内拉出一条防护服生产线并于2月5日交出第一单。

  在积极践行国企担当责任的同时,以“爱国、第一、时尚、健康”为品牌文化的三枪集团一直心系援鄂医疗队的需求。偶然得知援鄂医疗队急缺一次性内裤3000条,在确认信息属实后,三枪集团领导班子紧急讨论,尽管三枪集团不生产一次性内裤,但决定捐赠穿着更为舒适的纯棉内裤,供医护人员作为一次性内裤使用。在进一步的沟通中,三枪集团得知武汉当地晚间气温可降至零度,疫情导致医院、住宿地中央空调无法开启,医护人员普遍表示较冷的情况下,又当机立断再捐赠500套保暖内衣。三枪集团副总经理崔岳玲表示,只要前线有需求,三枪集团时刻准备为前方提供所有贴身衣物,让我们的抗疫天使们以更舒适的状态去战斗,三枪将作出爱国企业应尽的贡献。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