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服装品牌比阿斯顿·马丁靠谱
文章来源: 2014-03-24


 本刊记者-曾圣舒

 
    不久前,著名汽车生产商——阿斯顿·马丁公司召回近1.8万辆豪华跑车,称召回原因是负责油门踏板臂生产的供应商使用分包公司所提供的假冒塑材,将矛头直指“中国制造”所带来的质量问题。
    且不说“中国制造”的质量究竟如何,在市场行为中,作为品牌商的阿斯顿·马丁理所当然要对产品质量负全责,对分包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也负有监管的责任。此次,阿斯顿·马丁公开将责任完全推卸给原料供应商,实在是不高明的做法。
    相比之下,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服装品牌,他们对待产品质量的态度要诚恳得多,表现出来的是对质量的重视和对消费者的负责。
    不妨看一看最近一次中消协发布的比较试验结果,一些服装品牌的个别产品存在面料标识成分与实测不符、色牢度、洗后尺寸变化率起球,甚至含有甲醛等质量问题。当中消协将比较试验结果发函通告相关问题企业时,这些品牌皆态度谦逊地表示“如确属公司产品质量问题,将通知全国各门店,接受消费者无条件退货”。
    由于服装制作所需要的面辅料更新非常频繁,面辅料的加工也异常繁琐,快速变化的时尚潮流和较快的交货时间使面辅料生产企业肩负着较大的质量控制压力。尽管这些企业都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保证产品质量,但每年还是有服装品牌面料质量不合格的事件发生。
    历年来,服装面辅料比汽车用面辅料所暴露出的质量问题都要多。一方面,是因为服装的产量远远大于汽车;另一方面,面辅料生产企业在纺织服装供应链上所处的地位决定了质量问题时有发生。服装品牌比汽车品牌更加关注面辅料采购成本,他们经常一批面辅料找很多家供应工厂来做,让这些供应商互相压价,价低者得单。面辅料供应商的频繁更换,也易造成面辅料的质量不稳定。此外,一些面辅料生产企业应客户的要求,尽量压缩面辅料产品的生产周期,甚至减少必要的生产工序,结果导致质量不稳定,监控环节出现疏漏。
    众所周知,服装行业时间成本高,很多款式的衣服晚上架3、4天,就会失去很多买家。正因如此,服装品牌才更应该在抓好服装等成品质量的同时,规范原材料采购,建立起稳定的供应商体系,从源头保证质量。
    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升供应链的质量控制,是每个品牌安身立命的基本功。尽管增加检测环节必定会延长产品的上架时间,但这样会使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好评度明显提高。对于服装品牌来说,使用更加前瞻性的设计,可以为品牌留出更多的生产和物流配送时间,同时严格遵守检测流程,做到“设计”与“质量”两不误,减少“召回门”对于服装品牌的伤害。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