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看,艾德莱斯绸的New look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4-10-29


 本刊记者——刘妍
 
 

 

铿锵的音乐是古城的号角再次吹起,T台上砖石的图案仿若斑驳的城墙。

 

10月27日,在北京饭店金色大厅,随着丝路之星·程应奋时装发布会的开场,人们就此从阳光明媚的长安街一脚踏入深邃的古代记忆,完成了一场穿越。

 

 

“丝路之星”这几个字其实已经给了观者提示,但明艳的色彩与华丽的图案,仍旧冲击了视网膜,一瞬间竟然让人难以适应。

 

红、蓝、紫、绿的大面积纯色面料上点缀着金银的图案,高高盘起的发髻搭配着宽大的衣摆和披风,民族奢华风让人屏息。从日常装到礼服,程应奋作品的衣摆一步步拉长、变宽,装饰图案一步步蔓延至全身。

 

 

不变的细节是“凤凰尾羽”的装饰纹样贯穿全场,从腰部的装饰腰带,到长裙的下摆,再到整件披风……美若彩虹、灿如云霞。这些承载着传统民族记忆的图案,被程应奋以特殊的工艺铺陈在华丽、现代的礼服之上,丝毫没有突兀之感。

 

 

这种工艺就是古老的艾德莱斯绸。如果要评论这场秀,就不能不说艾德莱斯绸,因为这是程应奋发布的基础。

 

 

艾德莱斯绸源于新疆和田、喀什地区,是当地的特色传统手工艺织品,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是真正的古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

 

抚摸着它,你眼前就会重现古时“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场景,真实体会到粗犷民风与精美丝绸的极致对比。今天,它承载着新疆少数名族的记忆,带着匠人们的体温,在这里得以上重生。

 

 

正如这场秀的主题“融合”,恰如其分。程应奋借助服饰这个载体,让古老文明与现代时尚相依偎,通过酣畅淋漓的视觉表达,让西域民族文化在时尚流行中传承,融入了现代生活。

 

(李涛/摄)


艾德莱斯绸大揭密

艾德莱斯绸又译为艾德莱丝绸,是新疆极富民族特色的一种绸缎,带有独特花纹。艾德莱斯是维吾尔文,意思是扎染的丝织品。维吾尔族妇女常用它来制作衣服。艾德莱斯绸按照颜色可以分为黄、红、绿、黑四种类型。和田、洛浦的艾德莱斯绸以黑白为主,比较简洁,但讲究虚实得体。莎车、喀什的艾德莱斯绸则是以色彩艳丽称著。每个维吾尔族女性都有一件用艾德莱斯绸制作的衣服,在过节时穿着。


 

艾德莱斯绸的花纹比较特别与它的制作工艺有关,传统的艾德莱斯绸采用手工扎染制作。艾德莱斯是扎经染色的意思,扎住经纱之后再进行分层染色、整经与织绸,染色所需色一上经线因受染液的渗透而自然晕开,形成很美丽的渗晕,丝毫没人工雕凿的痕迹,好像水中的波纹。用于染色的染料大多提取自天然材料如石榴花、核桃皮等。因受制作工艺所限,艾德莱斯绸的幅宽只有40-60厘米。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