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总理都点赞!红豆集团的这件大事儿引关注!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8-01-15


  近日 

  红豆集团又做了一件大事儿 

  连总理都给点了个赞! 

  1月11日上午11:00,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柬埔寨王国首相洪森共同见证下,柬埔寨劳工与职业培训大臣毅森兴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在金边总理府签署了《关于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加强职业培训的三方合作协议》

  该协议明确柬埔寨劳工与职业培训部将与西港特区公司、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运营好中国政府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内援建的培训中心,通过政校企三方携手,为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及柬埔寨当地培养产业工人和管理人才,促进当地教育发展水平。

  此外,2018年澜湄合作成果展也于1月10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成功举行。作为中柬两国间的务实合作项目,西港特区公司受邀参展。当天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柬埔寨首相洪森的陪同下,到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展位参观,听取了西港特区公司董事长陈坚刚关于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取得的发展成果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推动作用。

  陈坚刚介绍说道,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由中国红豆集团主导,联合中柬企业共同开发建设的国家级经济特区,总体开发面积11.13平方公里,目前已初步完成了首期5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引入企业118家,解决当地近2万人的就业。

  他表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西港特区公司始终扎根于民间,将发展成果惠及当地,通过解决就业,极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同时,西港特区公司还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热心公益慈善活动,通过每年给柬埔寨红十字会捐款、捐资助学等方式,使当地人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听完介绍后,中柬双方领导人对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发展成果都给予了高度肯定,李克强总理祝愿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据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并访问柬埔寨前夕,在柬埔寨柬、英、华文主流媒体《柬埔寨之光》、《高棉时报》和《柬华日报》发表题为《为澜湄合作与中柬友好架桥铺路》的署名文章,并用一整段的篇幅对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做出高度评价。这对主导开发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红豆集团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这也是继2016年10月,习近平主席出访柬埔寨期间,在署名文章中高度评价“蓬勃发展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后,中国国家领导人在署名文章中对西港特区又一次给予高度评价

  李克强的署名文章写道:今天,以西哈努克港命名的经济特区正在蓬勃发展,它吸引100多家中外企业入驻,为当地提供了近2万个就业岗位,同许多其他中柬合作的务实项目一样,以实实在在造福民众的方式续写着中柬友谊的时代新篇章。”而柬埔寨首相洪森也多次表示,要把西港特区建成柬埔寨的深圳,并为特区奠基,参加西港特区百企入园庆典。 

  对此,西港特区公司中方控股股东、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自豪地表示,这既是对西港特区的极大鼓舞和肯定,更是殷切期望和鞭策,我们一定会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工作,更好地造福当地民众,更好地架起中柬友谊之桥。 

  “我们认为‘一带一路’就是连心之路、共赢之路,我们红豆集团在柬埔寨主导开发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就在努力做这样的实践典型。”周海江曾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十年前,西港特区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无水无电无路,如今,已形成首期5平方公里的园区雏形,成为柬埔寨当地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的国际化工业园区。

▲西港特区入区企业生产现场 

▲西港特区建设十年前后当地民众生活发生巨变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现状鸟瞰

 明天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近几年,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东南亚地区及非洲成本、政策优势导向明显,成为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国内许多企业为追求利润空间,也选择将工厂建在柬埔寨越南、印尼、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尤其是非洲的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等与国内相比优势明显,已成为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国内许多大企业,如天虹纺织、鲁泰纺织、即发集团、岱银纺织、阳光集团、东渡针织,都在国外建厂或计划建厂。在带动当地人民就业致富的同时,中国纺织企业、中国纺织产业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产业规划发展的先进经验和经济发展的信心。

  我们也祝愿中国纺织业牢牢把握历史机遇 

  再创国际竞争新优势 

  与世界纺织业互利共赢、共建共享  

  来源: 无锡博报红豆集团

  综合整理:纺织服装周刊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