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几何?2020年全球纺织服装类TBT通报情况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1-02-25


  姚兰/文
  信息来源:中国纺联产业经济研究院

  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并呈现多样化、隐蔽化、复杂化、区域化、政治化等特点,而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更加成为常态化手段,对国际贸易持续发展带来较大挑战。 

  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出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包括质量、环境)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知识产权限制、配额限制、社会责任等方式,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是WTO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协定,于1995年1月1日WTO正式成立起开始执行。该协定执行的本意是维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安全,保护环境等,但被许多国家冠以各种名目的环保法规和措施,从而成为了取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隐蔽性的常用贸易壁垒手段。

  及时关注WTO/TBT通报,提前做好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有助于帮助企业和行业高质量发展,规避国际贸易风险,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2020年纺织服装类TBT通报数量有所下降 

  据笔者测算,2016-2020年,全球TBT通报数量年均增速为4.28%,同一时期,纺织服装类TBT通报数量年均增速是19.27%。从总体趋势上看,纺织服装类TBT通报数量增长势头远高于其他领域。

图1: 近年全球TBT通报数量及纺织服装类占比 

数据来源:WTO 

  而进入2020年,纺织服装类TBT通报数量下降较快。根据梳理,2020年,WTO共发出3354件TBT通报,其中包括2044件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的新通报、 52件修订通报、 1186件补遗和72勘误通报。2020年TBT通报数量较上年略增0.54%。同期,WTO共发出44件纺织品服装类TBT通报,占全部通报数的1.31%,与上年同期相比通报数量下降1倍多。其中纺织品类通报33件,服装类通报11件。

  TBT通报数量下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2020年内“黑天鹅”事件不断,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全球经济和全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全球纺织服装产品贸易活跃度有所下降,各国的关注点更多地落在应对局部地区政治摩擦、石油价格闪崩、美国股市熔断、全球疫情防控等。

  非洲地区提交纺织服装类TBT通报更趋积极 

  2020年,向WTO提交TBT通报总数量中位列前10位成员依次是:美国、巴西、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卢旺达、中国、以色列、埃及、欧盟。前十位的成员通报数量数占总通报数的61%。美洲、非洲是向WTO提交TBT通报的主要地区。

表1:TBT通报数量前10位成员情况 

数据来源:WTO 

  与此同时,2020年WTO发出纺织服装类TBT协定通报中,也以美洲和非洲为主。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布隆迪、卢旺达、美国、台澎金马单独关税区、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位列前八位。这些国家和地区发出的通报数占纺织服装类总通报数的75%。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内,向WTO提交纺织服装类TBT协定通报的前5个国家和地区均来自非洲,且提交通报数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图2:2020年纺服类TBT协定通报国家和地区 

数据来源:WTO

   非洲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新兴市场之一,近年一直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据我国海关数据,2017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非洲达183.65亿美元,同比增长2.39%;2018年为190.18亿美元,同比增长3.54%;2019年出口规模继续扩大,达206.17亿美元,同比增长8.41%。2020年,受疫情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我国对非洲地区纺织品服装出口有所下降,但非洲仍占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6%左右。  

   对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特别是出口到美洲、非洲的企业来说,要重视和关注WTO/TBT通报,及时了解技术和标准等有关方面的信息,提高生产质量,采取对策,避免或减少损失。

   纺织服装类TBT通报领域新变化

   近年来TBT通报呈现保护生态、保护环境方面的技术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日趋增多、区域性技术法规一体化加强等特点。而纺织服装类TBT通报中关注点也有所变化,前几年的通报中主要关注在标准、法规等角度,而近两年纺织服装类TBT通报除标准和法规外,更多地关注技术、操作规范、安全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涉及产品范围也越来越广,除服装产品外,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也越来越被关注。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防疫物资的标准和规范更多的出现在了TBT协定通报中。虽然目前来看,我国是国际市场防疫物资供给的主力支撑,各国对我国防疫物资进口需求较大,但需提醒防疫物资出口企业,要高度关注国际市场的相关标准变化,以规避市场风险。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