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哲:顺势而为,稳中求进,开创行业服务工作新局面 |
在1月20-21日举办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21年度工作总结视频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以“顺势而为,稳中求进,开创行业服务工作新局面”为主题发表讲话。《纺织服装周刊》特将讲话原文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顺势而为,稳中求进,开创行业服务工作新局面
——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21年度工作总结视频大会上的讲话
孙瑞哲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2022年1月21日
百年变局下,疫情交织中,时光折叠,场景融合,规则调整,价值重置,激荡与变化无疑是过去一年的脉动与旋律。但一切也已不同。就像我们对黑天鹅、灰犀牛的表达已经脱敏一样,面对变化我们开始适应、安之若素,少了一分慌乱与紧张,多了一分淡然与坚韧。
流光刻画,静水深流。2021年从我们身边滑过的同时,也在我们身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与深邃的提问。
反垄断中的互联网、规范中的娱乐直播、双减下的教培行业、压力下的房地产,究竟怎样的基业才能长青?
绿色发展从理念快速落地开花,比特币退出的同时元宇宙又跳到了市场前沿,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
面对问题,有人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确实,时代性就是成功性。一个能够融入时代的大潮,为人民创造真正价值的组织一定是成功的、受人尊重的、一定是强韧的、有生命力的。在变化中所有的确定性,来自与正确的人在一起,坚持、努力地做正确的事。
我们的工作无疑是符合时代逻辑的正确的事,我们的大家也无疑是勇于拼搏奉献的正确的人。
过去一年里,我们坚定信念,勇毅笃行,与时间赛跑,与疫情博弈,在选择中展现出一种决断力;
过去一年里,我们山水万程,步履不停,与车马为伴,与灯火为伴,在奋进中展现出一种执行力;
过去一年里,我们紧密配合,握指成拳,与彼此一起,与行业一起,在合作中展现出一种凝聚力。
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是大家的努力,我们的行业工作才实现了新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一、2021年行业工作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坚持党建引领,保障行业的正确发展方向
中国纺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行业服务工作始终。党建工作走向深入,队伍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和国资委党委要求,中国纺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深化党建工作。围绕《中国纺联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的安排部署,各级党组织以领导干部讲党课、专题培训班、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中国纺联坚持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同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相结合,出版了《强国力量 经纬光辉——全国纺织行业党建实录》,开展了“庆祝建党百年,重温红色记忆,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启航新征程——全国纺织行业党建、企业文化故事》短视频大赛、“最美纺织人”会员作品展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为纺织行业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了良好氛围。基层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不断完善。各级党组织认真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座谈会等活动,检视问题,明晰方向;6个基层党组织的调整换届工作顺利完成,并进行了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等工作;党团“创先争优”评选表彰工作顺利开展,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党支部被党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扎实细致的党建工作使党对行业的领导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
机构建设稳步推进,协会内部管理持续优化。中国纺联根据建设新时代行业协会的发展需要,稳步推进协会换届、脱钩、事业单位改革等工作,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各项规章制度愈加规范,“人、财、物、事”之间的关系日渐理顺。为联合会本部职工及部分单位建立企业年金,解决职工后顾之忧、提高行业服务团队的凝聚力。制定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并再次修订完善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代管单位对外投资管理办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代管单位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等。联合会内部及各成员单位间的关系进一步明晰,各类服务资源得到高效整合,机构发展活力不断释放。今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成功入选第四次“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协会加强了对年轻干部的选拔与任用,充分激发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事管理、物业管理、文件档案管理等工作也在不断优化,疫苗接种、来往风险地区人员排查等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为行业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加强研究分析,在科学研判中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深化调研统计,务实开展行业服务。深入重点企业、集群和专业市场,围绕原材料价格上涨、地方能源双控等问题,及时收集产业运行情况,并向有关部门反馈行业诉求。全年共向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经济运行分析材料及专题报告60余份。以调研工作为依托,不断完善对行业重点数据的监测统计,反映行业运行状况、市场舆情及商务信息。在新疆问题上,中国纺联积极向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提供最新情况。完成了《关于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最新签发针对新疆棉及棉制品海关暂扣令的相关情况汇报》,陆续开展了《国际品牌商与中国纺织行业关联程度测算》等各项基础分析工作,并向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等有关部门上报了《关于提供BCI事件对中国纺织业影响及相关应对建议的函》、《关于应对美国涉疆制裁,保障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相关建议》等材料。
做好基础型研究,为行业服务提供理论支撑。强化系统研究,围绕科技创新、工业文化、绿色发展、集群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研究,形成了一批成果。在继续承接工信部《跟踪分析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和十大纺织产业集群情况》等日常委托课题的基础上,还承接了外交部、国资委、生态环境部等有关部门的委托工作。如承担了外交部非洲司委托的《非洲国家纺织业发展禀赋和中非纺织业合作潜力》研究项目,为后疫情时代纺织产业与非洲各国进行全方面深层次合作提供理论支撑。相关研究在支持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的形成与细化。《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及科技、时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以及各细分行业的“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相继发布。以纲要为指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中国纺联与中央有关政府部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主要金融机构等就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进行了深入沟通,并得到了积极反馈。各省市自治区主要领导及中央有关部门领导纷纷作出批示并回函中国纺联,许多地区对“十四五”期间纺织行业发展给予了重点关注。比如广西将落实好广西与中国纺联战略合作备忘录,承接东部纺织产业转移,推动纺织业补链强链延链,重点推进一批特色纺织产业园建设;黑龙江省将充分依托其原料资源等比较优势,推动产业升级、承接产业转移;贵州省将以恒力项目为牵引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并将着力发展贵州苗绣、蜡染等非遗文化;重庆市将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加快培育“渝派服装(或女装)”区域品牌、服装产业园和一批重点服装品牌企业;陕西省依据《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制订《陕西省“十四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安徽省将主动与中国纺联对接,推进深度合作,振兴安徽纺织工业等。
抓住关键问题,形成行业声音。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纺联协助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形成提案,内容涉及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扩大新疆棉及其制品的消费市场、发展生物可降解材料、保障产业原料供给、支持行业绿色发展、强化产业用纺织品国际竞争新优势、引导行业数字化发展、加快核心时尚平台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行业专业市场优化升级等重点领域,代表行业为政府决策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
(三)坚持固本培元,统筹推进产业补短板和锻长板
注重自主创新,强化行业科技服务工作。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行业科技服务工作,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高质量完成了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委托项目,如“2035我国基础材料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技术路线图研究”课题纺织领域子课题等。行业科技计划、奖励和成果推广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完成了102项中国纺联2021年科技指导性计划的立项工作以及88项科技项目技术鉴定,并通过举办学术会议、技术论坛、科技成果推广活动等,有力促进了产业技术的转化与推广。继续推动行业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的创建与发展。2021年共认定纺织行业重点实验室7家,纺织技术创新中心6家,纺织行业创新示范科技型企业29家。继续开展传统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在数字、绿色等新领域的标准话语权。全年共下达国标计划51项、行标计划74项、中国纺联团体标准70项,并筹建了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纺织标准样品工作组等。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开展了系列活动,举办了中国时尚产业知识产权大会等。行业科技奖励工作的示范引领效应不断增强。协会积极推荐行业优秀案例参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021年有1个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持续得到社会各界和中国纺联各单位支持,其中安莉芳品牌创始人郑敏泰先生进一步捐赠900万元,其个人捐赠总额已达2000万元,基金规模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纺联支持行业科技教育事业的能力。
注重文化引领,推动行业时尚创意发展。以《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为指导,加快推动工业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深化工业文化基础研究,开展了《纺织工业文化与纺织工业现代产业融合培育模式研究》等课题,并成立中纺-北服时尚产业软实力研究院等智库平台。充分挖掘文化要素对品牌建设的潜力,提升产业竞争力。以消费品牌、制造品牌、区域品牌为重点,行业品牌研究和品牌培育成效显著。“纺织服装品牌价值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当代中华礼仪服饰白皮书》、《2020年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发展报告》等成果受到广泛好评;国潮品牌和自主品牌培育工作加快推进,举办了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第五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推介、成长性品牌推介、盛世中国系列赛事等活动,推动行业品牌建设;继续组织开展服装家纺区域品牌试点、工信部创意园区评审等工作。非遗工作扎实推进,编制了《“十四五”纺织非遗工作指导意见》,举办了第五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全国纺织非遗扎染职业技能邀请赛等活动,强化对纺织非遗的传承、创新与转化。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等活动的专业性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得益于行业时尚创意能力的日渐增强,中国纺联圆满完成了冬奥会制服装备视觉外观设计征集评审工作,并得到了冬奥组委领导的一致肯定。
注重人才培养,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行业创新的基础。按照国家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协会积极推进行业职业教育改革和相关标准修订。同时,全面深化纺织服装高等院校教育综合改革,确定了767个纺织之光中国纺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不断完善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国家纺织人才产业学院、无锡一棉纺织人才交流培训基地等相继设立,行业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输出能力不断增强。继续强化行业人才选拔力度。举办了全国纺织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劳动技能大赛、“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等赛事。深入开展优秀组织、人才的推举工作。完成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最美科技工作者、纺织学术大奖、桑麻学者的推选评选工作;组织了“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国纺织大工匠”、“全国纺织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评选表彰活动。在人社部和各地方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的支持下,纺织行业劳模评选工作已基本完成。
(四)完善产业生态,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加强市场主体的培育和保障,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依托各专业协会、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精准化、专业化服务,提升企业能力、化解企业难题。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引导中小企业做专做精。编制完成《“十四五”纺织行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行动方案》、《中国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联盟服务手册等;开展了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入库申报、工信部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组织申报、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行业限定性指标论证和行业分类修正等工作。相关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等有关部门单位的感谢与肯定。不断推动行业优秀企业与资本对接,引导龙头骨干企业上市、再融资、兼并重组。中国纺联持续关注、跟踪、完善纺织产融合作重点企业数据库,强化对拟上市企业的重点培育,并与专业机构一同开展调研工作。
产业数字化转型走向纵深。通过搭平台、树典范,系统推进行业两化融合工作。积极推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供应链。举办了中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大会、中国服装定制高峰论坛、中国服装“数智化转型”万里行等活动。稳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行业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示范项目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进程不断加快。成立了中国服装科创研究院、时尚产业数字技术创新联盟,行业数字化创新生态持续完善。以时尚产业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中心、数字时尚(服装)产业大脑等平台为依托,AI等技术在时尚研究中的应用已见成效。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制定工作有序开展,完成了聚酯长丝智能车间相关标准编制、《毛粗纺智能工厂》团体标准制定等。全力开展了优秀企业的推举工作,强化引领作用。完成了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全国智慧企业建设创新案例的推荐评选工作。
(五)坚持区域协同,促进联动发展的生产力格局
以发展纲要为指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通过举办行业会议、大型展会、时尚周等活动,推动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与各地区发展战略对接。依托东部地区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不断强化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和时尚小镇建设,助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统筹不同区域资源环境禀赋、产业发展基础、能耗双控和双碳目标,以项目为载体,通过专题调研、项目对接等形式,引导中西部、东北部省份差异化承接产业转移。进入新疆、广西、云南、贵州、江西等中西部地区,为当地产业发展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发展建议。同时,组织了行业百强企业八桂行、云南省纺织服装产业视频推介会、小北河-中国袜业名镇推介会等一系列区域交流对接活动。
深化产业集群服务,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跟踪调研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示范)园区的年度发展情况。充分挖掘不同区域,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边疆民族地区的资源特色、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引导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特色集群。2021年,中国纺联新授予集群共建试点5家,新发展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2家,并以边疆民族地区为重点,深入发掘了贵州苗绣、潮州潮绣等民族文化、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发挥行业创富产业作用,开展了贵州苗绣调研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华服流行趋势研究暨纺织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等,支持县域经济和农村市场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六)畅通内需循环,助力强大国内市场的形成
完善渠道建设,提高行业资源匹配效率。根据疫情防控的动态变化,联合会有序开展实体展会、线下对接活动等。2021年共组织完成春秋两季纺织联展、国际纺机展、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展等12个境内展,展出面积近90万平方米,展商万余家。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及时推出线上展会帮助企业畅通市场渠道,对接发展资源。春季联展期间,共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49家买家在线与展商进行了54场洽谈;秋季联展期间,共有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61家买家进行了线上对接。各协会也依托资源优势,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研讨、商贸洽谈等活动,有效推进了内外市场的互联互通。中国毛纺织产品交易会等一系列特色展会、区域展会的举办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交流合作也进一步深化,丝路柯桥·布满全球、中国棉纺织原料产业链大会等精准化的商贸对接活动,有效推动了行业产业链对接。为提升供需匹配效率,促进消费需求潜力释放,中国纺联积极引导行业培育内容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举办了中国服装品牌直播日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专业市场的培育与服务工作,引导专业市场加快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市场的规模与能级。
提升产品开发能力。中国纺联持续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从纤维、面料到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的全产业链产品开发服务体系。组织了纺织行业质量标杆、中国质量奖等奖项的申报工作,行业质量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开展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评选、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培育和推广等工作,企业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建设方面的能力有效增强。召开了2021年中国纺织创新年会·设计峰会、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等活动,增进了行业产品开发领域的交流与协同。行业产品的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完善,产品开发联盟、技术创新联盟、趋势研究联盟、再生纤维素纤维绿色发展联盟等工作有序开展,有效提升了企业的产品开发和供给效率。
(七)服务开放大局,做好行业对外服务工作
作为行业利益的代表,中国纺联积极加强行业外交。借助国际纺联系列会议活动、世界布商大会、中韩纤维产业合作会议等国际平台,理性传递、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营造了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围绕新疆棉花问题,中国纺联两次发表了坚定支持新疆棉纺产业发展的声明,呼吁美国方面和国际品牌尊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中国纺织产业界的正当权益。同时,积极参与了商务部“百家外企上天山”活动赴疆考察工作的策划、邀请和组织等工作,为行业争取到国际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提升外贸服务能力,稳固外贸基本盘。围绕全球化生产,科学引导产业的开放合作和多元布局。组织了以纺织行业为主题的首场“中巴经济走廊产业投资合作系列B2B线上会议”、中国纺织业“一带一路”大会等活动。特别是在RCEP正式签署后,联合会向商务部国际司、工信部消费品司提交了《关于提供RCEP实施对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影响及建议的函》,参加了国务院召开的RCEP座谈,并向国务院领导汇报了纺织业在进一步贯彻落实RCEP生效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中国纺联积极创新海外展会模式,以线下实体展会加线上数字化工具的新模式构建了行业贸易桥梁。全年成功举办境外线上展会4次,参与展商近500家。同时,完成了中国纺联与斯里兰卡服装联合协会论坛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协助斯里兰卡、罗马尼亚、巴基斯坦、乌克兰等相关机构和企业进行了贸易对接。
(八)聚焦双碳目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
稳步推进行业低碳转型。立足产业实际,科学引导产业有序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发布了《纺织行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框架方案》,启动了“30·60中国时尚品牌气候创新碳中和加速计划”,一批领军企业和千亿级产业集群宣布加入并发布碳中和愿景。以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为基础,开展碳核算方法、减排路线图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重点建立了棉花、涤纶两大基础材料环境数据库和产品模型,初步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各协会也依据行业特点开展了碳排放研究工作,形成了《印染行业碳排放研究报告》等成果。不断强化绿色纤维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的筛选、试点、推广工作,开展了针织物绿色染整及功能整理重点技术推广活动等。继续开展行业绿色设计、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的申报辅导工作,组织了多场碳排放及绿色制造培训会议。绿色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在节能低碳、节水、绿色制造、节能低碳等领域制定了一批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绿色纤维认证相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行业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进一步构建了废旧纺织品服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实施旧衣零抛弃校园行动计划,召开了“衣起行动-旧衣零抛弃”纺织行业废纺资源化利用交流会等。
持续深化行业社会责任建设。以人本责任、环境责任、市场责任为内容,社会责任建设的工具方法更加完善,适用主体与领域不断延展,有效支撑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中国纺联继续主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时尚产业气候行动宪章委员会”中国工作,推动全球品牌与中国产业链的协作对话;与联合国工发组织共同完成《埃塞俄比亚纺织服装企业的环境、社会与治理绩效》基线调研,并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等合作完成对中国在埃塞投资企业的基础培训;参与联合国“跨国公司及其他工商企业与人权”法律文书政府间工作组会议、“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论坛”等活动。同时,参与编制《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为“中非合作论坛”有关重要讲话提供支持、支持工商业与人权问题的国家策略研究和相关培训等,相关工作得到有关部门的肯定与表扬,为行业赢得了尊重与认同。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行业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付出。我谨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大家一年的付出与拼搏表示感谢。
二、从发展态势出发,聚焦问题,把稳健性作为工作重点
2022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实现产业的稳健发展意义重大。善战者,求之于势。势是强弱盛衰之变、进退得失之理,是发展的大方向、所处的大环境、演变的大逻辑。只有从全局出发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方向,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才能去枝蔓、抓根本,更好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202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7万亿元,同比增长8.1%,国民经济稳定恢复,增长水平国际领先,主要预期目标全面达成,“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其中,纺织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呈现出韧性强、潜力大的特点,为稳经济、保民生、促就业、防风险作出了突出贡献。
立于高处,行业的韧性发展是稳定经济大盘的重要力量。在全球供应链运转不畅情况下,我国纺织行业完整的产业链稳供给优势得到充分体现。2021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产业链绝大部分环节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家用纺织品、纺织机械等行业同比增速超过10%。纺织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高。
落在实处,行业的平稳发展是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从提升生活质量到提升生命质量,纺织类产品的充分供给持续满足着民生需求,创造着人民美好生活。2021年,主要大类产品化纤、纱、布、印染布、服装产量同比分别增长9.07%、8.37%、7.5%、11.76%、8.38%,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加快5.67、8.46、23.17、15.47和16.03个百分点;非织造布产量由于基数影响,同比减少3.2%。纺织产业链平稳、顺畅运行对平抑物价发挥了积极作用。产业带动了全社会2000多万的直接就业人口,为小微民营主体创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行向宽处,行业的协同发展是推进区域协调的重要力量。经济最发达和最不发达的地区都在发展纺织行业。全国GDP过千亿的县城中绝大部分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21年,广西、新疆、贵州、江西、山西等中西部省份发展活跃。产业的梯度转移有力推进了区域资源联动和协调发展,行业的集群化有力推进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正在形成现实压力。行业如何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平稳运行,如何继续发挥好稳定经济的作用?解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产业发展态势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现状看趋势。
第一,行业创新发展呈现活跃态势,如何适应变化、深化服务,我们亟待破题。
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系统性推进,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内涵型增长、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特征明显。行业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深入发展。以碳纤维为例,2021年我国碳纤维产销量突破两万吨,全行业实现赢利,表明我国碳纤维行业整体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材料技术、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使得万物皆可织的趋势更加明显。在数字经济方面,行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活跃。2021年,行业两化融合整体发展水平达到56.6,较十三五初期的47.8提升了18.4%。以双碳目标为指引,行业绿色低碳循环的制造体系加快构建。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可降解纤维材料产量年均增长20%以上,废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规模进一步发展;时尚引领力不断提升,国潮品牌、自主品牌快速发展。质量的提升支撑着效益的改善。2021年1~11月,全国3.4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6262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利润总额2335.8亿元,同比增长30.8%。行业企业的不少创新实践走在了我们行业服务的前面。在转型升级中,企业正在提出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需求。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需要提升对新生事物的敏感性,不断拓展行业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更好帮助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二,产业主体在调整中呈现分化态势,如何维持生态、平衡发展,我们亟待破题。
行业市场主体整体实现了健康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增强。2021年至少9家涉及纺织领域的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有124家纺织相关企业进入工信部前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工信部前六批单项冠军遴选工作中,纺织行业有51家企业获得单项冠军企业,29家获得单项冠军产品企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分化也更趋明显。
大中小企业分化加剧。2021年前三季度,纺织行业171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5%,利润总额实现同比63.5%的较快增长,超过2019年、2020年全年的利润规模,户均利润达到7.5亿元,利润率达11%。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纺联调研跟踪的58个重点纺织产业集群内4.4万户规模以下企业,户均年营业收入不足400万元,2021年1~10月收入同比减少2.1%,利润总额同比减少26.1%,利润率仅为3.5%。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化加剧。2021年1~11月,产业链前端的化纤、棉纺行业利润总额同比涨幅高达221.9%和72.3%;中游行业利润同比增速普遍处于20%~45%区间;而服装行业两年平均负增长5.6%。原料价格的波动、市场需求的低迷、价格传导机制不畅,中下游面临较大增长压力。行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结构优化,促进消费畅通、产业循环,同时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保持产业生态的稳定。
第三,内需市场重要性呈现强化态势,如何突破瓶颈、释放潜力,我们亟待破题。
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中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的重要性不断强化。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行业作为重要的民生产品,为拉动内需增长做出积极贡献。2021全年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7%,1~11月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1%,“平替”成为行业重要的消费新特征。今年的“双十一”数据显示,成交额过亿元的品牌中,国货品牌占比近五成,同比增长17%。成交额同比增速前十位品牌中,有8个是国货品牌。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增长乏力的一面。2021年,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增速在15大类产品中位居第11位,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与疫情前相比增长水平仍然偏低。要盘活存量、扩大增量,需要找到新的突破口。当前,体育经济、文创经济正在成为产业消费的重要风口;农村电商、直播电商营造着行业消费的巨大空间。行业服务要更多关注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应用场景、新的模式创新,在细分领域找突破、做文章,进一步激发内需市场潜力。
第四,对外贸易呈现量增质升态势,如何保持稳定、化解风险,我们亟待破题。
2021年我国外贸出口经历一个“高光时刻”,全年货物贸易出口21.73万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规模及增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21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3154.7亿美元,同比增长8.4%,创历史新高。同时服装全年出口1702.6亿美元,同比增长24.0%,为2015年以来最好水平。我国对美欧市场的服装出口同比增长约20%-30%,对东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服装出口也均有所增加,规模已超过疫情前水平。跨境电商作为新业务模式蓬勃发展。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5%。纺织服装企业是重要的参与者,涌现出了Shein等一批优秀企业。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压力,新冠疫情演变趋势和我国面临的国际合作环境均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订单回流等一些不可持续的增长因素正在消退,行业外贸稳发展面临着现实的压力。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存在信用风险和资金压力并存的状况,生存条件堪忧。稳外贸、保市场主体将是今年行业发展的工作。
整体看,行业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只要我们坚持从问题出发、从实际出发,一定能够找到服务于行业健康发展的工作方向。
三、从内外局势出发,顺应潮流,以大局观统领工作方向
(一)世界百年变局特征愈加明显
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经贸关系到治理体系,从要素构成到发展范式,从价值理念到社会心态,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在世纪疫情的叠加下,世界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期。
1、全球经济仍未走出低迷
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但经济增长缺乏持久动力,前景存在不确定性。有报告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1年的5.5%降至2022年的4.0%,再降至2023年的3.5%。债务风险、信用风险等不断累积。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全球对冲疫情的财政支出高达10.8万亿美元,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债务与GDP之比均创历史新高。复合型通胀风险正在显现,全球加息缩表预期加强、进程加速。如果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急刹车”或“急转弯”,将产生严重负面外溢效应。新兴市场面临着资本外流、货币贬值等风险。2021年11月底,新兴经济体(除中国外)的整体非居民资金流入出现了2020年3月以来的首次负值。如何应对经济低迷、投资信心、消费信心不足,在经济波动中保持行业发展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2、逆全球化思潮正在打破经贸稳定性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目前进程中出现了明显的“逆流”。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全球跨国经营指数已从2011年的66%下降至2020年的60.5%。疫情之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进一步抬头。“筑墙”、“脱钩”的现象时有发生,煽动仇恨、偏见的言论不绝于耳。很多国家的经贸政策开始趋于保守,更加关注短期利益、当前利益。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的合作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阻隔。比如资源民族主义的冒头。在全球资源能源供需缺口较大的情势下,一些资源富裕国家,开始通过资源国有化、增加资源税收、禁止出口等方式加强贸易干预。这种行为正在影响全球产业的健康发展。
3、地缘政治格局更加复杂多变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世界多极化加速演进。南北之间、北北之间、南南之间的竞合博弈愈加激烈。大国间的战略博弈,你方唱罢我登场。中美之间的博弈仍在加剧,美国通过了排除新疆产品进入国际供应链的所谓“H.R.6256涉疆法案”,并以设置实体清单等形式不断加大对中国企业的遏制。大国博弈正在对产业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种背景下,既有的国际治理体系呈现“超载状态”,全球进入了规则的深度调整期。围绕经贸投资、数字经济、科技创新、气候变化等领域的规则制定与博弈如火如荼。如何适应地缘政治博弈带来的新变数,成为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4、全球供应链结构正在持续调整
尽管疫情仍在蔓延,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正开始趋于乐观。世卫组织日前表示,新冠肺炎将逐渐变为地方性流行病。英、泰等国已经开始进行相关计划。全球供应链的调整开始恢复常态,各国将加快推进以效率与安全为核心的供应链布局。比如美国2021年通过的《基础设施建设法》、《重建更好未来法》等将在2022年落地,审议中的《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也大概率在2022年通过并实施。这些法律都旨在强化供应链回流。同时,随着越南、孟加拉等制造业重点区域产能的恢复,全球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将有所降低。我们要做好外需减弱的准备。
应对变局,我们应积极引导行业开展深入高效的国际合作,以更加开放透明的姿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赢得国际品牌和国际组织的理解与支持;立足产业发展与安全,不断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RCEP协定的生效是今年行业开放发展的重大机遇,为行业的未来打开了一扇窗。纺织行业是RCEP协定中我国双向开放水平居第2位的产业,出口方面,各国对中国纺织品的自由化承诺超过94%;进口方面,中国对纺织品的自由化承诺超过95%。2020年我国与RCEP成员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70.8亿美元,约占行业对外贸易总额的27.7%;2015~2020年,行业对RCEP国家直接投资占行业对全球直接投资比重的38%。充分利用协定生效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快畅通国内国际循环,有助于推动行业更高质量的发展。
(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大势所趋
在党的领导下,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行业发展的时与势。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建立在现代产业体系基础之上。当前,国家正在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断巩固和强化规模优势和系统优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2%,比制造业投资增速高8.7个百分点。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整个产业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还有待提升,目前尚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国家围绕产业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全球化布局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围绕转型中的重点问题,两个方面的政策动向值得关注。一是更加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在稳定经济中的支撑作用。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表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二是着力化解转型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问题。比如国家近期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畅通流动。在政策引导下,各类优质资源开始向实体经济加速集聚。我们要把握好政策机遇,利用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形成的整体势能和政策红利,塑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严峻,表现为城乡区域间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发展动力极化现象突出。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性与协调性是化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围绕这一方向,国家正在系统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地,加快构建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今年1月14日工信部、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引导产业在区域间合理有序转移。行业发展应融入区域调整的大势,加快形成产业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开始从城市向农村加速汇聚。2020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用于农业农村的规模达1665亿元,比2019年增加1400多亿元。农村正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纵深和广阔市场。纺织产业集群多集中于县域和乡镇,在构建工农互促、协调发展的新型产业关系中具有特殊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行业贯穿一二三产业,宽口径、易切入的优势,实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
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是树立文化自信的过程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走向繁荣的重要标尺。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创新、中国质量、中国品牌、中国效率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正视与尊重。从历史底蕴到当代实践,从产品器物到思想文化,中国正在受到世界更多的关注。文化自信的树立成为中国时尚崛起的强大推动力。
近年来,国潮的快速崛起印证了这一事实。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国潮关注度上涨了528%。更具积极意义的是,这些关注者中,90后占48.6%,00后占25.8%。年轻人的选择就是行业的未来。时尚产业正迎来将文化自信转变为品牌自信、产品自信最好的发展机遇。
行业服务的未来源自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以非遗为例,在国务院公布的155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按行业分类统计,纺织类非遗有237项。我们要用好这些纺织非遗资源,充分释放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
行业服务的未来源自对既有偏见的逐步弥合。实现平替还远不是代替。就像日本制造、德国制造被认可前所经历的一样,市场仍然存在将中国制造与低端、廉价、山寨划等号的偏见。引导市场正确看待中国制造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行业服务的未来源自对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当前中国时尚产业的科技创新、设计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快速发展。但在创新引领方面与先进国家仍有差距。即便在国内,中国原生IP联名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仍然低于日本和美国。我们的工作要致力于不断提升行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与转化效率。
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
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必然要求和未来发展的主旋律。稳步推进共同富裕,就是要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更加协调,就是要构建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协调共进、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优化互促的良性循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样化的生活需求。简单来说就是让人民变富,让生活变好。
2020年,我国约有2.82亿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868.8元,折算到每个月仅655.7元。劳动报酬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成为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关键所在。国家对于稳就业的重视程度在持续提升,通过各种措施增加就业,为劳动者提供创新创业、勤劳致富的机会。我们要充分发挥行业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扩大就业容量。
在共同富裕推进过程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特征日益明显,消费结构也开始从生存型向发展型、改善型过渡。推动产品升级、技术升级、模式升级、服务升级,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将是行业未来工作的重点。
综合来看,纺织行业富民、惠民、安民的产业属性与共同富裕的目标方向高度统一。我们要将行业服务放到共同富裕的逻辑下,强化对产业价值的宣传引导,让社会各个层面认可与支持行业发展,为行业争取更多空间。
四、从未来趋势出发,理清方向,以前瞻性赢得工作主动
(一)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趋势
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与范围推动着行业要素资源更新、基础设施重置、业务流程再造、组织架构变革和市场场景延展。作为产业的价值新支点与产业新形态,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
1、产业应用的不平衡
流量红利见顶,数字经济在消费领域已逐步呈现内卷竞争的状态,而在生产、运营等价值链其他环节的应用尚处在探索与起步阶段。大多数企业数字化程度仍停留在引进智能装备、“生产数据大屏展示”等较浅层面。在智能产品开发、网络化协同、平台化设计、数据化运营、智能化决策等领域,有很多工作尚待开展。随着数字经济的重心从消费互联网转向工业互联网,推进应用场景的深耕与延展将是今后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推动全流程、全场景、全触点、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转型将是行业服务的重要方向。
2、数字鸿沟的扩大
数字经济“规模报酬递增”,具有明显的反馈效应与网络效应,领先优势会持续累积。从全球实践看,数字鸿沟与发展鸿沟呈现相互强化的特征。在数字经济中数字能力相对弱势的一方,存在着资源化、边缘化的风险,可能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在行业服务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如何提升行业在数字经济中的位势,特别是如何提升中西部产业集群、中小微企业对于数字经济的参与度。协会本身也要不断提升数字化的能力,探索如何用数字工具与平台不断优化组织、提升服务、支撑创新。
3、平台经济的涌现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重要的组织形态。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构建平台与生态,成为供应链、市场、集群中新的服务提供者。据清科的调研显示,目前92.8%的股权投资机构已开展产业资源对接服务,引荐行业专家、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对接产业领军企业是最重要的三种方式。一些领先的互联网平台凭借数据、技术、资本优势,更是具备影响整个产业生态的能力。如何应对新平台的涌现与竞争,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平台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消除了信息不对称,使得提供市场对接服务的价值空间在缩小;另一方面改变了参与主体的颗粒度,使得行业服务可以渗透到中小微企业、触达消费者。应对新情况,推动行业服务内容与质量升级是我们面临的迫切课题。
4、业态与规则的迭代
数字经济催生着行业的系统性创新。流量的吸引与汇聚、资本的赋能与加持成为行业发展的新逻辑。Shein、ITIb等数字神话和一批新消费品牌的兴起,冲击着行业的思路和打法。数字孪生、数字原生、虚实相生,数字创意产业成为行业的新空间。从虚拟偶像、数字IP到虚拟服装,从NFT到元宇宙,行业企业已经开始了积极探索。如何推动新主体、新业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何用数字经济的方法论引导传统品牌的焕新与再造,推动新生品牌的衍生与崛起,是我们要思考的方向。产业的“革故”也带动着规则的“鼎新”,数字经济已结束野蛮生长面临新规则。反垄断与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数据权属与隐私、新业态的税收等,规则的深化与细化,改变着数字经济的生态。对此我们也要保持敏感,做好行业企业创新的引导。
(二)绿色转型加快落地的趋势
绿色是时代的底色。以加大绿色转型投资为重要内容的绿色复苏成为全球的潮流。以减碳为重点,绿色规则出台和制定更加活跃,并开始影响产业的成本结构与竞争优势。绿色转型是产业大势所趋。面对变化,行业服务要顺应大势,也要注意节奏与力度。减碳是必须的,但不是齐步走,是系统的,不能一刀切。行业服务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充分考虑绿色发展阶段与产业发展现实的适配性。
1、要把握绿色价值的风口期
政策、资本、市场创新正以指数级的速度向绿色经济集聚,绿色发展,一日千里。社会各层面的绿色实践不断深化、细化、实化。比如,浙江湖州建立了全国首个工业碳平台,381个行业3700余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碳效码全覆盖。工业碳效码已被纳入“亩均论英雄”、“绿色工厂星级管理”评价体系;衢州市发布了首个工业企业碳账户体系地方标准《工业企业碳账户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对企业进行等级评定,支撑差别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另外贵州、内蒙古、深圳等省市探索开展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价值核算,通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衡量来引导区域经济发展。行业的绿色服务要紧跟发展潮流,提升服务工具与内容的引领性,提升与先进实践的协同性。
2、要适应绿色技术的探索期
整体看,绿色经济技术架构尚不成熟,同一场景多种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并存。绿色技术普遍面临研发周期长、投入成本高、应用成本高、产品稳定性差等问题,存在市场风险。很多绿色技术的投入很难马上产生收入效应和市场效应,与数字化转型不同,绿色转型具有更多公共产品的属性。加大绿色投入对于企业来讲目前更多是一种负担。这种投入产出关系使得绿色技术的改造需要相对漫长的过程,企业需要寻求更多外部资金的支持。不成熟的地方就是成长的空间,企业的痛点就是服务的重点。我们要关注国内外绿色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带来的系统影响。完善绿色技术标准,进行绿色技术评价,推进绿色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绿色金融工具,以绿色金融带动绿色转型。
3、要提速绿色消费的形成期
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正在觉醒,绿色消费趋势已现端倪,但发展依然偏慢。绿色产品结构单一、性价比不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消费意愿。另一方面,绿色产品概念丛生,标准不清晰、不统一,消费者很难辨识,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依靠消费者让渡属于自己权益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从消费意愿到消费实践还有较大差距。绿色消费市场的成熟度影响着产业绿色发展的水平。行业服务需要在供需两端引导,使得绿色产品与消费者实际关注的痛点一致,将当前更多依靠道德驱动转变更多依靠市场驱动。一方面帮助企业提升绿色产品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消费者教育,推进可持续时尚、负责任消费。
(三)更多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趋势
我们在以应用创新为重点的工业化进程中,成功走出了一条规模化、体系化的后发赶超之路。这是正确的也是必须坚持的。同时我们正面对走向价值链高端的新课题,行业需要长出第二只翅膀,探索形成以基础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2020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6%。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科技进步法》从法律框架上明确了基础研究、区域创新、国际合作与科技安全在我国创新体系和科技治理体系中的定位,无疑也在证明着这种趋势。行业服务要厘清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和作用机理,推进产业新发展模式的形成。
1、要把握创新的复杂性
全球较为成熟的5500多个学科领域中,接近半数具有交叉融合性质。近25年来,交叉合作研究获诺奖比例接近50%。学科间交叉汇聚、学科内联结渗透,创新呈现出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相统一的趋势。这是知识创新发展的自然结果,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客观要求。在知识大融合、知行大融合的过程中,传统理论框架不断突破,全新的方法实践大量涌现。已知与未知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形成。技术的迭代推动着产业周期的改变,投入产出呈现出更多非对称和不确定性、演化路径呈现出跳跃性与无规则性。要适应这种变化,我们需要以跨界与融合的思维去引导构筑产业创新生态,推进基础创新、发现未来价值点。
2、要把握创新的长期性
基础创新具有难度大、周期长、门槛高、风险高的特征,是产业创新的硬骨头、深水区,是产业发展的攻坚战、持久战。2020年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平均研究时间为11.9年。越是根本性的问题,越要花大时间、下大力气。
从全球实践看,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兴信息产业等领域具有优势的地区与企业,无一不是经过数十年投入积累和市场验证的。以碳纤维为例,全球领跑者日本东丽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进行投资并加强技术布局。我国在前沿创新、高端装备等领域依然面临发达国家的垄断和封锁。比如,质谱联用仪、电子显微镜等高端分析检测仪器基本依赖进口。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只能自己解决,等不来、急不来,需要时间解决。
基础创新尽快实现追赶与突破,需要人才、工具、技术等创新要素全方位的支撑,特别是资金的长期支持。目前,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总投入的比重仍不足发达国家的1/3。社会各界对于基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和社会资本存在缺位问题。在日韩,企业资本占到基础研究投入的50%左右;美国联邦基金和慈善基金占到前50名大学基础研究资助来源的44%和27%。引导更多资源向基础研究领域汇聚是我们的重要工作方向。
3、要把握创新的开放性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世界水准的创新依赖全球范围的合作。2020年中国发表的国际合著论文数同比增长11.1%,合作伙伴涉及169个国家(地区)。2021年中科院新当选外籍院士25人,中国工程院新当选外籍院士20人。国内高校和企业对于高端海外专家的吸引力不断提升。从全球看,一些传统纺织强国在产业转移和退潮后,一大批过去沉淀下来的先进技术工艺处于闲置状态。这些是非常值得学习和挖掘的资源。我们要以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为牵引,努力盘活资源,用全球智慧化解现实难题。积极推进开源创新,促进多方协同的价值共创。
(四)人力资本深刻变化的趋势
作为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和消费市场的基本组成,人口是关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要素。行业未来与人口的结构、质量及分布高度相关。
1、要适应人口结构与质量的新变化
老龄化、少子化已成为我国人口变化的显著特征。2021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仅为7.52‰,出生人口连续五年下滑。人口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2021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突破14%,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南通等11个城市已于2020年提前进入超老龄化阶段。农村的形势比城镇更为严峻。自2012年进入历史性拐点以来,我国劳动力数量和占比逐年下降。人口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人口规模红利的褪去使得产业过去粗放式发展的模式正变得难以为继。
与劳动力数量下滑相反的趋势是,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我国人力资本在不断丰富。教育部预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将首次突破千万。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首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扩大。在质量进步的同时,人口活力也在提升。以脚步的快慢为衡量指标,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40年前在街头,走得快的是日本人,走得慢的是中国人,而现在走得快的是中国人;20多年前深圳人走路是带风的,而这一曾经让全国为之侧目的现象已成为中国更多地方的常态。疫情中披露的一份份流调更是折射出了中国人真实的日常:勤劳勇敢,在“躺平”的调侃中,持续进行着“内卷”的拼搏。如何用好当前的人才红利是行业服务需要思考的问题。
2、要适应人口分布不均衡的新特征
首先是产业间分布不均衡。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劳动力正从制造业加快流失。很多新生代劳动力更偏好服务业,更加倾向于慢就业、短工化、高流动的就业形态。中智咨询调查显示,2020年蓝领员工主动离职率平均值为29.3%。网上“一爽币”、“一薇币”的段子,与现实中科学家、劳动者的收入形成了鲜明对比。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预期与选择。高校中制造业相关的专业很多成为冷门、甚至被戏称为“天坑”。2010-2019年,我国理学本科毕业生占比从10.4%降到6.5%,而英、美两国分别增至16.9%和9.7%。有调查显示,2021年只有29.8%的理学毕业生与39.5%的工学毕业生倾向技术岗位。这种趋势正在影响未来行业人才的接续,特别是战略科学家、高级工程师的缺乏将可能成为制约行业未来发展的显著短板。
其次是区域间分布不均衡。人口流动的方向与产业转移的方向相背离。我国人力资源持续向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聚集。2020年东部地区人口占比上升至39.93%。而产业的主体布局在县域经济、产业转移的空间在中西部。河南和安徽等劳动力大省是近年来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使得省内制造业也陷入“用工荒”、“招工难”的困境。2021年第四季度,安徽省有29个生产制造类岗位上榜“最缺工”的60个职业排行榜,其中缝纫工位居第二。
人口在产业间和区域间分布的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内卷与错配。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技能-岗位的错配率超过50%,远高于OECD国家10%以下的平均水平。打造一支稳定有力的纺织产业人才队伍,对于推动行业发展和经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行业服务要注重提升人才资源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要不断增强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形成劳动力质量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反馈效应。
五、推动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做好2022年工作
产业要成长,不仅要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也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做好行业服务,我们需要从历史的智慧中把握历史的主动,从价值的创造中发现价值的必然。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用历史映照现实、观照未来,这些宝贵的经验为我们在新时期应对时代变局,找到发展的确定性提供了正确方向和根本遵循。
行业服务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纺织工业能够改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取得今天的巨大发展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党的领导是行业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重大机遇窗口,冲关破隘、打开局面的根本依靠。新时期,只要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行业服务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来谋划与推进,充分发挥党领导一切的政治优势,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行业一定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行业服务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民生产业,行业发展直接关乎亿万群众的美好生活和切身利益。历史地看,为人民创造价值是我们产业的成长基础与发展逻辑,是我们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人民,调动和激发人民投身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行业发展的最大经验与关键力量。面向未来,只要我们坚持人民至上,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以促进共同富裕为方向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之美相融共生、价值共享的发展形态,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汇聚磅礴力量。
行业服务要始终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深厚底蕴与强大定力。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到发挥“决定性作用”,行业生产力实现了大发展;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内循环”,到以大进大出为特征的“外循环”,再到当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逐步演变,行业竞争力实现了大提升。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中国国情、产业实际出发,主动权就能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行业服务要始终坚持开拓创新的方法原则。创新是披荆斩棘的利剑、上下求索的阶梯。党领导人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才有了当前民族复兴的大好形势。在新发展阶段,面对新的时代课题,我们更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要坚持科学精神、按规律办事,以问题为导向在实践中求真知、创价值;要坚持开放创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进步的一边。
党的二十大将在今年召开,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行业工作要服务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2022年,我们将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格局,以系统思维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机制建设,推动平台工作的系统升级
行业协会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有力支撑,是推动产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关键力量。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思想认识,理顺工作机制,夯实基础能力,提升协会服务体系与服务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1、忠诚守正,以党建统领机构建设与组织建设。
中国纺联将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继续把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
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不断提升干部员工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将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落实到行业工作中。
中国纺联换届由于去年疫情影响,延至今年上半年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并产生新一届理事会。与此同时,协会脱钩、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中国纺联要在党的领导下,统一思想认识,顺应改革要求,理顺工作机制,坚定做好纺织强国建设的引路人、中国纺织工业的代言人、政府与市场的联系人,不断深化专业服务领域,创新专业服务意识,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2、与时俱进,以服务保障机构发展与业务发展。
行业机构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综合服务部门的高质量支撑。联合会综合服务部门要不断推进工作的科学化、有序化、高效化,以保障联合会及各单位工作的健康平稳开展。围绕“人、财、物”,要强化办公室的组织协调、服务保障等方面职能,持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安排好重点会议、活动的举办与人员参与;人力资源部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建立干部管理考评的新模式,做好联合会及代管协会的换届工作,并按照上级部署稳步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党办要切实抓好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在党委领导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及常态化学习教育;财务部在日常会计核算、汇总分析综合收支的基础上,还要更多参与投融资工作,并为各单位财务、资产管理提供更加深入服务;外事办要做好准备,积极主动开展后疫情时期的产业外交;物业投资管理部做好办公场所物业管理工作,并在配套服务方面开新局、闯新路。
3、强基固本,以智识支持决策制定和行业工作。
强化调研体系。深化线上线下调研工作,扩大调研范围,创新调研内容。做好数据分析工作,提升统计数据采集质量,提高数据服务工作效率,进一步深化行业信息研究程度。准确研判趋势性、苗头性问题,向相关部门反映行业发展诉求,并提出政策建议。
强化研究体系。组织相关力量对行业发展重大、热点问题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涉疆问题、产业区域转移、“双碳”目标等议题。高质量完成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政府部门委托的研究课题。通过两会提案及专门报告等形式反映企业诉求,为行业发展争取政策支持。积极参与国际纺联2022年可持续创新奖和国际合作奖,同时推动国际纺联标准工作委员会和智库建设。
强化宣传体系。继续开展《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的宣贯工作。拓宽宣传渠道、深化宣传内容。不断传递行业好声音,宣传行业的新形象,展现行业的新格局。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多元化转型,与新媒体新营销渠道建立合作。
(二)服务国家大局,推动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平稳运行为工作主线,围绕以下五个方面,提高行业服务工作的质量,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1、提升产业链韧性,保障市场主体健康与活力
制造环节是经济社会稳定、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石。联合会要进一步加强与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在宏观产业政策层面和地方经济发展层面,巩固制造环节的核心地位,不断强化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以提升产业制造基础能力为行业服务重点,推动强链、补链、延链,保障产业链的稳定和健壮。支持行业增强原料供应和生产保障能力,不断完善全产业链制造体系,推动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安全化转型升级。优化行业公共服务,不断提升企业主体的创新能力、发展活力和经营效益。引导帮助企业做精主业、做强实业、深耕细分市场,掌握独门绝技。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做大做强,加快培育“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密切关注国际地缘政治新变化,做好应对预案,采取有理有节的相应措施,维护新疆地区利益和产业利益。
2、畅通产业要素循环,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率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我们要推动行业各领域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提高不同要素资源的组合配置效率。联合会要努力协调产供销、政产学研用各个环节,促进商品、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以产业循环带动商品和要素循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推动劳动力要素质量提升与合理配置。开展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产业用工需求和职业技能培训有效衔接,破解企业用工难题。做好技能人才水平评价改革衔接的有关工作。推动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深入分析产融合作数据库企业,择优密切跟踪。深化与魏桥基金、信隆行等的合作,开展咨询和股权投资相关业务。全力配合投资企业,做好上市前的准备工作。举办好2022年产融大会。做好行业推荐,把握北交所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契机,促进优质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完善产业创新能力与生态
聚焦硬核创新、自主可控,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做好科技顶层规划。完成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相关工作,做好2022年科技指导性计划及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有关工作。持续开展科技奖励与成果推广活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择机推进科技成果交易会。强化对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支持,推进行业军民两用技术、知识产权等重点工作。继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标准的编制、报批、修订。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技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科技专家库建设,注重年轻人才的培养和举荐。举办好各类科技大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科技资源对接,推动协同创新。建立和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创新合作。继续开展国际纺织科技合作。
4、保障就业稳定,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与期待
坚持就业优先,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要持续沟通有关部门、创造积极社会舆论,兜住民生底线,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产业发展的就业带动力。继续加大对行业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与服务力度,发挥其在吸纳就业中的关键作用。持续增强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质量。继续搭平台、推动校企合作、促进就业。引导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保障劳动权益,提升员工待遇。推动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高质量供给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推动实现民生类纺织服装产品的充分、高性价比供给,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顺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引导企业以品质提升为核心推进产品创新,更好满足多层次个性化消费需求,适时举办中国纺织服装消费节。引导行业形成绿色消费、体验消费和服务消费风尚。充分发挥中国服装优质制造商联盟、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联盟、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联盟等在行业产品协同创新的作用。以服装、家纺、面料大赛、产品评选等活动引领产品创新。
5、注重平衡性与协调性,推动产业与区域协同发展
坚持“全国一盘棋”,将产业发展融入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引导产业科学有序转移,推动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推动产业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区域战略,以产业一体化带动区域一体化。通过举办行业会议、大型展会、时尚周等活动,促进行业优势资源向中西部流动。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带动产业链配套环节有序转移,帮助承接地加快形成新的产业优势。以特色产业带动区域发展,以云南、贵州、广西、新疆等地区为重点开展调研走访,发掘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地域优势资源、民族特色资源、非遗资源,进行产业的应用与转化。继续做好产业集群和园区工作。做好世界级产业集群的试点重点跟踪调研和服务,做好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的复查等相关工作,总结、宣传推广先进地区发展经验。
(三)聚焦发展质量,形成专业化、体系化的解决方案
服务创造价值,专业赢得信任。行业工作主要面向四类核心群体,即制造企业、品牌企业、产业集群和消费群体,要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与特征,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系统解决方案,化解难题、创造价值。
1、形成面向C端的消费解决方案
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引导企业积极布局国内市场,推动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新模式新业态规范发展。深耕县域、农村等下沉市场,融入奥运经济、冰雪经济,挖掘消费潜力。继续打造全产业链、国际化品牌展会。办好上海春季、秋季联展及大湾区联展等,积极拓展中西部地区展会市场,强化展会核心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展会品质。推动行业电子商务发展,深化电商研究咨询服务,开展供应链协同创新、数智化专题培训工作等。加强专业市场跟踪、培育与服务工作,构建“专业市场+创新平台”的生态体系。重点做好专业市场数字化转型工作。继续做好培育和推广“2022年度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工作。
积极推进外贸平稳发展。加强外贸发展的研究工作,做好常规化的进出口形势跟踪。深度分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对产业合作的影响,加强培训和引导帮助企业利用好RCEP协定。探索疫情时代国际交流的新模式,做好海外市场恢复时间和节点的研判。不断提升国际展会、活动的专业性与影响力。继续完善整合线上平台的功能,依托国内展会平台,通过线上方式维持海外联系。积极用好国际纺联会议、世界布商大会、中国纺织行业“一带一路”大会、中国国际化纤会议等活动与平台,促进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2、形成面向深度应用的数字解决方案
推动工业互联网、新型大数据中心等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速推进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持续打造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完善行业智能制造的标准体系。推进人工智能在产品开发中的研究与产业推广。促进直播经济、跨境电商等模式创新与规范发展。做好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应用推广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行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精准且多元化服务。举办好中国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大会、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数据峰会、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工业互联网论坛等行业重要活动,对接优质资源,促进数字转型升级。
3、形成面向价值创造的绿色解决方案
我们要以落实“双碳”目标为重点,按照科学规律、产业规律、市场规律稳步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要认识到碳达峰是国家碳达峰,而不是每个部门碳达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行业服务要加快体系化建设,不断完善从技术、产品到资本、管理的全维度绿色服务能力。继续推进“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深入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项目,完善碳足迹核算、减排路线图制定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树立绿色技术试点示范和应用推广,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相关服务工作。加强可持续产品设计与开发,推进绿色纤维认证。举办好绿色发展大会、可持续时尚周等活动。推动构建废旧纺织品服装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办好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展示与宣传活动。持续创新社会责任建设体系与工具方法,扩宽适用主体与领域,深化社会责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4、形成面向文化自信的时尚解决方案
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先进文化、当代生活方式,赋能行业时尚发展。以“大师、大牌、大事”为引领,继续做好全产业链的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推动智能工具赋能时尚研究。推动流行趋势在企业与集群落地,完善产品研发体系。深入推进品牌建设工作。继续做好品牌培育与创意设计园区建设工作,组织好中国品牌日行业专场活动,办好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大会,完善品牌价值评价体系。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品牌的国际化发展。继续办好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推动建立基于中国文化的时尚话语权和评价体系的构建。深化行业非遗工作,推进相关非遗技能赛事工作,支持传统工艺工作站与非遗创新转化基地的创新发展。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有在时代的大逻辑下干事业、做工作,才能更好把握长期大势,抓住主要矛盾,办好自己的事。
在共同富裕的大目标下,我们要坚持公平向善的逻辑,协调好产品与人、企业与社会、产业与国家的关系,服务构建相融共生、价值共享的社会发展形态。
在双循环的大格局下,我们要坚持自信自强的逻辑,平衡开放与自主,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合作与交流,以产业的循环带动资源要素的高效循环。
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方向下,我们要坚持求真务实的逻辑,强化制造基础、促进硬核创新、保障民生就业,构建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体系。
“致广大而尽精微,笃根本而求实效”。让我们从大局出发,永葆初心,不忘责任,持续进化,不辱使命。
我们必须做到:
提高站位,以爱国心、引领力,打造愿景型组织;
加强合作,以同理心、共情力,打造协同型组织;
推进创新,以务实心、执行力,打造价值型企业。
我们一定能够做到: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以新担当、新方法奋力做好今年工作,以新面貌、新气象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新作为、新成就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新贡献。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唯有坚信,才能实现。让我们在一起,向前进,在一起,赢未来。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