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孙瑞哲: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新局
文章来源: 2023-02-28


  在中纺圆桌论坛第十七届年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发表题为《稳中求进 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新局》的讲话,《纺织服装周刊》特将讲话原文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稳中求进 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新局
——在中纺圆桌论坛第十七届年会上的讲话
孙瑞哲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2023年2月26日 北京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使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征程,为纺织行业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目标方向,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已启动《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研究编制工作。2023年,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纺织行业迎来全面释放发展韧性的新契机。站在历史使命转换与宏观经济形势转折的重要历史节点,纺织行业要坚定信心,稳中求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一、纺织行业经历疫情考验,逐步回复至正常运行轨道
  新冠疫情持续三年,市场需求不足、供应链运转不畅、大宗原料价格上涨、贸易环境风险上升等一系列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对我国纺织行业形成严峻考验。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行业发展韧性得到充分释放,完整产业体系的稳定运行优势持续显现。2020~202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均超过3000亿美元,2022年达到3409.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与疫情前相比较,2022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不变价工业增加值与2019年基本持平,营业收入三年年均增长0.5%,表明行业产、销规模在疫情期间稳中有进。纺织业、化纤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三年年均分别增长2.9%和8.8%,企业在疫情期间仍然坚持扩大转型升级投入。在疫情考验下,纺织行业持续发挥了稳定经济运行、平衡国际收支、促进民生改善等重要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压舱石。
  2022年,纺织行业供需两端同时承压。需求端整体表现疲弱,特别是内需市场受疫情影响,消费潜力难以充分释放,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减少6.5%,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仅增长3.5%,较2021年放缓4.8个百分点。生产端原料价格持续高位,成本压力向消费端传导困难,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加大,产销放缓,盈利下滑,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减少1.9%、0.9%和24.8%。
  2023年,我国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在复杂国际形势下,为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平稳、有序恢复创造了重要基础条件。从外部看,国际市场复苏形势尚不乐观。春节复工后,企业普遍反映出口订单尚未恢复,加上涉疆问题等非经济风险因素影响,今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在历史高点之上继续实现增长的难度很大。国内市场则充满希望,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将带动消费场景逐步实现全面复苏,供应链运转效率也将显著提升,加上稳步向好的宏观基本面、不断释放的政策红利起到提振市场信心的积极作用,纺织行业在内需市场必将迎来更多作为空间。特别是在当前内需消费升级、文化自信增强的背景下,内销品牌格局处于调整窗口期,纺织服装企业迎来充分挖掘国潮、绿色、渠道等消费热点潜力,推动形成产需良性互动的有利时机。在内需支撑下,纺织行业将逐步回复到深度调整结构、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稳定运行轨道,开启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局面,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为完成国民经济稳增长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二、纺织行业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纺织行业具有民生改善基石、国际合作先导、区域经济有生推动力等产业属性,纺织产业发展始终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同频共振。
  (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我国规模巨大人口
  纺织行业的现代化之路是紧系民生、增进福祉的发展过程。在以完整产业体系稳定、安全运行,充分保障人民衣着家居需求的基础上,肩负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使命。在有效满足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功能化的消费升级需求之外,纤维制品在医疗卫生、安全防护、交通建筑等领域扩大应用,为人民生活品质的持续改善提供了更多创新空间。现代化的纺织产业体系将立足科技创新,适应新发展阶段国情需要,努力将我国人口优势进一步转变为现实市场优势。
  (二)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纺织行业的现代化之路是持续发挥增收致富、繁荣区域经济功能的发展过程。纺织行业始终是创业就业的先驱产业,提供逾千万个合理收入、有职业提升空间的高质量就业岗位;产业在县域、镇域集聚,有力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跨地区分工融合的产业体系,传承、推广非物质文化技艺,发挥了脱贫富民、稳边兴边的重要作用;以都市时尚产业实现现代制造业与城市群经济的有机融合。未来,纺织行业致力经济繁荣、助推共同富裕,具有广阔作为空间。
  (三)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承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纺织行业的现代化之路是不断融合物质创新成果与精神文化财富的发展过程。作为率先进入制造强国梯队的现代化产业,通过强化先进、智能、绿色制造基础,将持续提升产出品质、丰富品种供给、提高创新附加值,推动物质文明迈上新高度。与此同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水平的提升和自主品牌的培育发展,将有效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承载民族情感、表达文化自信的作用,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应有之力。
  (四)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履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责任
  纺织行业的现代化之路是构建生产、生活与生态之美相融共生形态的发展过程。作为中国最早提出实施碳中和路径的工业部门之一,纺织行业在绿色制造、再生循环、可持续管理创新等方面走在前列,是全球产业链可持续治理的重要推进者。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现代化的纺织产业将着力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更好实现绿色纤维材料、绿色制造、再生循环与需求端绿色消费的有机衔接,全面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五)以现代化产业体系践行和平发展道路
  纺织行业的现代化之路是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命的发展过程。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占全世界比重超过50%,出口总额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过百亿美元。行业以规模庞大、稳定顺畅、高度开放的产业循环,带动全球资源要素高效流动;作为国际化布局的先行产业,在东南亚、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诸多标志性项目。在产品、技术、品牌、资本的往来交流中,纺织行业实现全球化配置资源,在开放合作中创造共同价值、服务人权事业。
  三、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新冠疫情爆发前,我国纺织行业已经处于经济低速增长、结构深度调整的转型发展阶段。疫情三年,伴随着宏观形势发展变化,纺织行业处于高质量发展攻关期的特征更加显著,推动产业链升级、价值链高端延伸、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通过要素升级、结构优化和规则调整,形成高效能、高品质、高责任、低成本的投入产出关系,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
  1.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力
  科技创新是形成新投入产出关系、打造新发展范式的根基。以智能制造、增材制造为代表的制造创新,以高性能纤维、生物基材料为代表的材料创新,以功能性、智能化纺织品为代表的产品创新,都是技术变革驱动的系统性发展。纺织行业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要把握产业技术前沿趋势,强化基础创新,聚焦关键技术攻关,促进基础创新到应用创新的有效转化。
  2.延展融合创新空间
  打破边界,万物可织。技术创新、场景延展加速了产业边界消融和资源要素重组。从以合成生物学、现代育种为代表的生物经济,到以医用纺织品、健康功能性纺织品、智能纺织品为代表的大健康领域,再到以海洋生物基纤维材料开发为代表的海洋经济,融合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走向深化的重要驱动力量,塑造产业未来、未来产业。
  3.提升设计创新价值
  纺织服装具有文化属性,设计创新能力决定了文化表达水平。创意设计将情感价值、美学价值和体验价值转化为产品价值与品牌价值,是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关键。近年来,在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汇中,文化的系统性发掘、创造性转化正成为时尚产业新的价值来源。纺织行业要把握住文化自信提升的历史时机,深化文化挖掘与转化,激活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基因,以具有中国深度、全球广度、时代特征的设计,打造风格、形成价值。
  4.推动数字创新融合
  数字经济推动要素、资源更新和流程、场景再造,个性化定制、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生产模式革新成为产业升级新引擎。数字化条件下,市场主体与商业场景实现精准连接,跨境电商、直播电商、兴趣电商等新业态持续涌现,制造端与消费端的链接模式革新,提高发展效率。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加速知识创造进程,深刻改变创新创意方式。纺织行业要以全流程、全场景、全触点、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转型,重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5.构筑绿色创新未来
  当前,要素资源加速向绿色经济集聚,绿色发展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必然选择。绿色能源、绿色材料从源头改变要素结构,生物基、可降解纤维材料的开发应用丰富了原料供给;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在新能源、交通工具轻量化等领域的低碳正向作用逐步发挥,从制造到管理的系统性绿色转型正在重塑产业竞争优势。纺织行业要综合理念与实践、平衡现实与未来,加快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在要素变化与体系变革相互交织的背景下,供应链成为产业发展核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经济平稳、供需平衡的重要支撑,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把握产业链供应链关键因素,积极适应变化,赢得主动。
  1.适应要素格局新变化
  俄乌冲突发生以来,原料、能源对全球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作用持续凸显,围绕资源要素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成为重要趋势。作为制造大国、人口大国,我国对原油、棉花、羊毛、亚麻等初级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较高,其中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因此炼化纺一体成为近年来纺织产业链延伸的重要方向。未来,纺织行业要依托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进程,加强要素资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增强资源整合能力。
  2.顺应实力要求新变化
  在科技革新背景下,劳动力成本对于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影响弱化,完整的产业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创新生态成为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和发展韧性的重要来源。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纺织工业产能结构持续优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能力稳步提升,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协同并进,劳动力生产率明显高于东南亚、南亚等新兴产业国家。面向未来,保障供应链稳定,需要进一步稳定规模优势,强化体系优势,增强自主创新和高端制造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3.应对国际合作规则新变化
  世界格局与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在大国博弈、地缘政治冲突增多背景下,各国产业、贸易政策密集调整。以“涉疆法案”为代表的贸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合作。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经济发展带来全球规则重塑,数字贸易成为双边、多边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被发达国家纳入企业供应链管理要求,碳关税正在进入实施。纺织行业在复杂形势下要坚持积极融入国际合作,应对规则调整。
  (三)推进产业和区域协调发展
  生产力布局调整是产业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延展市场的重要途径。新时期,纺织行业要加快融入国家重大区域经济战略,适应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变化,在产业升级发展与转移、承接中构筑发展新优势。
  1.在区域协同中推进布局转移
  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为载体,国家正在加快推动长江、黄河流域经济协同发展。资源禀赋互补、文化传统关联、生态保护协同,使得流域经济成为产业跨区域布局的重要场景。纺织行业要在流域经济战略框架下,推动以大型企业、重大项目为牵引的跨区域转移,以产业布局优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群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随着城市功能和定位更新,一批以中小企业为核心的优质产业资源逐步向周边区域加速迁移。要结合城市更新、产业更替的进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高端制造中心,形成全球影响力和引领力。
  2.在城乡融合中发展现代集群
  纺织产业集群是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在构建工农互促、协调发展的新型产业关系中具有特殊作用,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有战略价值。2021年,中国纺联211个试点产业集群的纺织工业产值达3.8万亿元,就业人员超700万,企业总数超过25万户,为地方稳增长、保民生、稳就业做出突出贡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纺织行业现阶段约70%的产业集群仍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未来要利用好城乡要素流动制度基本打通、乡村资源活动逐步激发的有力时机,促进产业向中西部、边疆省份县、镇域地区加强转移布局,以民生产业服务民生改善,推动共同富裕、边疆稳定。
  臂系千钧,时不我待;奋楫笃行,履践致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之年,让我们坚定信心、稳中求进,砥砺奋进、破浪前行,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引领下,加快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彰显行业力量和担当!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