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过节不玩“高大上”
文章来源: 2014-01-08


 本刊记者-黄天玉

    圣诞季还去香港扫货?这样你就out了。圣诞节刚过,中国人成为英国百货公司折扣季的“急先锋”,在英吉利寒冷的冬夜,他们裹着厚厚的毛毯排在等待队伍的前列,脸上尽显准备来一场血拼的跃跃欲试。
    中国人购买力强是出了名的。当年,中国游客在巴黎LV店里“扫荡”几乎一个货架的事迹并不是传说。即使现在各大奢侈品集团的销量增速均在放缓,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里,中国人还是买走了全球47%的奢侈品。
    不过,热衷且买得起奢侈品的人仍是少数。在其余的大多数人里,有一部分人以买高仿品来满足自己对于奢侈品的崇拜,还有一部分人正在亲近那些放得下身段的时尚品牌。
    记者身边的一位朋友最近迷上了网络代购,在见识了内地商场中离谱的定价之后,她宁可坐在电脑前秒杀美国代购颜色、尺码都不全的Juicy Couture天鹅绒套装,也很少再花大把时间用来逛街了。
    当记者身边的小伙伴们从相约逛商场变成相约逛淘宝秒杀,当越来越多的90后手拿Kate Spade的手袋、脚蹬New Balance的时尚运动鞋玩转混搭⋯⋯在哪买?买什么?消费者的想法正在发生改变。
    从圣诞节开始,一直到春节,每年的消费购物高峰期又来了。最近,网络上也已经出现了不少春节海外血拼攻略,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一些海外机场免税店成为热门目的地,而继“北京镑”(Peking Pound)、“中国购物狂”(Chinsumer)等流行于欧洲的新鲜词汇之后,中国人的疯狂购买力还将为世界画上怎样的惊叹号?
    有钱有闲的去国外买,没钱没闲的在网上买⋯⋯经济好与不好又如何?在岁末年初,大家该买的一样没落下,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像以往过年过节商场客流、销量双井喷的时代似乎正落下帷幕,空促销、假吆喝很难再吸引越来越精明且理智的消费者。套用一句当下的流行语,“高大上”已经不是节日消费的主题,在这个呼唤性价比的年代,“低调奢华有内涵”玩得好才是真的好。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