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中产:是拧巴还是机遇?
文章来源: 2014-02-27


 本刊记者-赖松
 
 
    “中产阶级”在国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了。上期专题《中产,你好》中,对目前中产消费在国内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解析,引起强烈反响。尽管如此,我们发现对大多数人来说,一时半会儿还说不清楚到底什么是中产阶级。
    正因为存在这种认知的模糊性,最近几年,国内外各大机构对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也进行了非常多的调研。前不久,一份《中国中产阶级洞察报告》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份报告指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消费,新兴中产阶级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到2020年,中国城市中产阶级人数将增长到3.56亿,占总人口的近70%。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看,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国内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居民在收入、教育水平以及对世界的认知等方面不断提升。中产阶级逐步扩大,收入上升,消费力强,乐于花费⋯⋯这些似乎都意味着,以内销市场为主要目标的服装品牌将因为中产阶级的壮大而迎来又一个快速增长的春天。
    不过,从实际操作层面看,要把握住国内新兴的中产阶级,使其为品牌带来真金白银,这似乎并不容易。为了更加准确地掌握这一新兴消费增长极,调查机构在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对品牌公司强调:定义中产阶级不只是看其收入,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尤其是对某些特定产品类别的消费意愿。
    对于上述结论,也有人提出质疑,在中国,所谓的新兴中产阶级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刚刚过上中产阶级生活的买房者因高企的房价而迅速沦为房奴,抑制了他们的消费。一个没有购买力的中产阶级在服装品牌眼里又谈何吸引力呢?
    于是,也有业内人士从品牌的角度给出了建议:树立更加清晰的品牌形象是服装品牌赢得中产消费者的关键。但这似乎和国内服装品牌的自我认识现状也有一定差距,稍微关注行业的人都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国内服装品牌开始为自己贴上“高级”、“高端”字样,中产阶级能否接纳这些“高高在上”的品牌还是未知数。
    事实上,在消费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关于中产阶级的争论很多,不仅是中产消费者自己,就连品牌自身在关于中产阶级的认知上都还有很多疑问。对品牌而言,最起码的前提是,清楚地阐释自己的定位,让中产消费者明确品牌所代表的形象和理念。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到极致,这或许是服装业抓住中产消费机遇最可行的方式了。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