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保护生命的利器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0-12-03


  本刊记者-郝杰

  中世纪时,黑死病横行欧洲。当时的医生为了杜绝感染,身穿浸过蜡的亚麻或帆布衫,头顶着黑帽,面戴可过滤空气、状如鸟嘴的面具,手着白手套,持一木棍,用来掀开病患的被单或衣物,又或是指挥病人如何疗病。他们深信这样的装备可以保护自己免于黑死病的感染。这套装备是人类与瘟疫对抗的见证,也是全封闭安全防护服的雏形。

  2016年在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安全防护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中产协秘书长张传雄在主持会议时,与代表们回顾了上述这段历史,目的是增强人们对安全防护产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这段描述,让当时也在会场的笔者印象颇深,原来人类与病毒斗争由来已久,纺织服装产业在安全防护领域责任实在太大。

  谁也不会想到,3年多后的今天,我们切切实实地面临了一场病毒的肆虐,感染人数、死亡人数不断攀升,严峻的疫情令人忧心忡忡。

  口罩、防护服,无疑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人们谈论频率最高的医用防护用品。口罩可以大大地减少病毒传染的几率,防护服则给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强大的保护。医用纺织品成为了人们抵御病毒、保护生命不可或缺的利器。

  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及行业企业紧急行动,放弃春节假期复工复产,争分夺秒为疫情防控提供物资保障。还有不少纺织服装企业新建生产线,转产口罩、防护服产品。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全国口罩企业按产能测算复工率已达到73%,到2月底每天预计能生产各类口罩1.8亿只。

  疫情还在发展中,口罩的短缺最终会缓解。有人担心扩产会不会带来产能过剩,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已联合发出通知,公布了《政府兜底采购收储的产品目录(第一批)》,国家相关部门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按现有收储制度和办法,对该目录中企业多生产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购收储。这对产业用纺织品企业来说,无疑是个大机遇。

  “十三五”期间,医疗健康产业用纺织品、应急和公共安全产业用纺织品就被列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重点发展方向。作为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医用纺织品市场空间还很大,特别是经过这次疫情,这个产业有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措施,完全可以创造一个更大的产业空间。当然,产业的提升还需要技术创新,在产品性能、适用性方面有新的提高。

  在疫情还在蔓延的当下,东华大学已经开启了医卫防护材料应急专项项目的攻关征集,包括医用防护口罩滤料、护目镜、防护服面料等医用防护制品和卫生用品材料开发;病毒防护用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开发;病毒防护用熔喷非织造材料开发;体外膜肺氧合(ECMO,膜式人工肺)用疏水性中空纤维微孔膜等。

  与此同时,作为中纺联今年的重要工作,“十四五”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也将展开。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必将在应急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为。

  当下,我们需要戴着口罩迎接光明,打赢这场全民之战。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