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精英于柯桥 促纺织新发展 |
本刊记者-陈晓莉 2017年1月9日,柯桥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沈志江在调研浙江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和浙工大之江学院建设发展时强调,要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面向全国,扎根柯桥,为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出贡献。他的一席话,让大家的目光再次聚焦柯桥的人才计划和发展。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葛优这句极富喜剧感的台词,就像一句引领潮流的宣言,成为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在引进人才工作上的真实写照。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引领下,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优先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的战略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柯桥区大力优化人才创业创新环境,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到目前,柯桥区已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7人,浙江省“千人计划”和绍兴市“330海外英才计划”人才52人,有力地推动了柯桥区创业创新及经济发展。 再筑金巢引凤凰 2016年柯桥人才计划有了更为重大的突破,柯桥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科技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此次重磅推出的人才新政二十条和千人计划产业园人才集聚政策,优惠程度位于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对于落户千人计划产业园并由柯桥申报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海外人才,实施全省最高优惠政策,除了中央、省科技人才奖励、配套补助奖励外,柯桥将给予700万元的项目启动资金。 柯桥人才新政二十条和千人计划产业园人才集聚政策十条的主要内容凸显了坚持高端引领,更大力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突出市场主导,着力构建多元化引才体系;强化需求导向,充分调动用人单位积极性等十大亮点,吸引了国内外许多专业人士的关注。 政策、资金、服务等各方面保障是引才入驻的基础,在这些扎实的基础之上,柯桥还倾注了诸多爱的关怀,在生活、生产、生态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统筹规划。 在生活保障方面,柯桥坚持“引留并重”原则,精细化解除人才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鉴湖英才”给予购房补贴和租房补贴,妥善安排解决随迁配偶工作和子女就学问题,每年开展“鉴湖英才”体检、疗休养、读书会等关怀欢愉活动。 提供平台达双赢 目前柯桥引进的人才大多为科技型人才,其本人或团队掌握的科学技术处于前沿领域,有的甚至领先国际,填补国内空白。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与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原总监何继超博士合作实施“柯桥区创新时装研发中心”项目,帮助柯桥打造绿色、可持续的时装产业链。同时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及其境外研究力量,之江学院和柯桥区政府合作成立了柯桥创新研究院,初步构建出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力争成为省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 此外,在宝业集团、梅盛实业等一批民营企业中,引进的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恽燕春,绍兴市“330海外英才”人才包旭旭、方春生等海外高层次人才成为企业的骨干,挑起了技术研发的重担。 不仅是对于人才的求才若渴,人才平台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科技园、F5时尚创意园、中国轻纺城创意园都是当下炙手可热的发展平台。同时,在平台建设上柯桥区再次大手笔。2016年8月,绍兴金柯桥科技城(绍兴市千人计划产业园)建管委挂牌成立。科技城是在已建成园区的基础上,以“人才生态最优区、创新发展先行区、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定位的生态智慧新城,今后这里将成为一个吸纳人才的“创新硅谷”。 迎战“十三五”促转型 柯桥被誉为“托在一块布上的城市”,纺织印染业一直都是地方经济的重要基石。但纺织印染业毕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不小的压力。“十三五”期间,柯桥提出了打造高端纺织、时尚创意、先进装备制造等“五大千亿级”集群产业,变“一业独大”为“多业并举”。在这样的背景下,引高端人才注创新活水,变得更加刻不容缓。 “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传统‘守株待兔’的引才方式已经不合时宜了,我们必须转变思路,创新方式,用更精准、更专业、更开阔的理念去招募人才。”柯桥区委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柯桥区自2011年提出“鉴湖英才计划”以来,对于人才引进一直相当重视。2017年是中国轻纺城转型升级重要突破的一年,对于人才的保障,区委区政府在年初便有了新的规划。2017年1月13日,柯桥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绍兴市柯桥区“十三五”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和《〈关于加强柯桥区高层次科技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关于精准扶持高层次人才集聚“千人计划”产业园创业创新的若干意见(试行)〉操作细则》。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柯桥将大力度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包括着力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培育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大学生创业人才,高起点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为柯桥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