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水乡纺织:让创意成为真正的生产力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9-02-27
  本刊记者-张颖 赵国玲

  绍兴水乡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浙江省科技型企业、绍兴市柯桥区科技型成长企业,多年来,凭借过硬的面料创新研发能力,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并多次在国家级面料设计大赛上获奖,总经理马金星更是绍兴地区唯一一个获得“全国十佳纺织面料设计师”荣誉的职业设计师。公司每年向国家申报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已成为省级新产品鉴定委员会成员单位,有力推动了柯桥面料由低端向高端市场转型。
  在“2018中国面料之星”用户最满意面料产品调查活动中,水乡纺织再次以出色的工艺设计呈现了新潮面料的科技之美,成功荣获“最佳图纹色彩奖”。马金星表示,参加全国性的纺织面料评选活动,目的是进一步激发企业设计研发的动力,提升产品的创意创新能力,同时,也代表柯桥中国轻纺城发出了时尚设计的声音。他认为,通过大赛,可以学习其他优秀企业的设计理念,互相交流日新月异的纺织新技术、新工艺,从而获得更大的前进动能。
  一款好面料带给人集流行、时尚、艺术、美学、文化、设计于一体的综合体验。而一款好面料的打磨,通常需要3到6个月的时间,这其中除了需要深厚的纺织知识与技术的积淀,还需要创作的激情与灵感。据马金星介绍,他从事纺织行业已有30余年,2006年成立水乡纺织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纺织品研发这一技术活上。因为个人比较热爱设计工作,只要有好的创意想法,就会把它落地实施。
  水乡纺织产品以棉、麻、化纤及混纺等各类时装面料为主,同时生产各类绣花面料。其产品大多通过绣花、数码印花等多项深加工技术,在提高产品创新性、时尚性、差异性的同时,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让面料一改冷冰冰的工业化面孔,转而升华为工艺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艺术作品。目前,公司产品以出口或通过国内服装加工间接出口为主,已与国际时尚品牌GAP、H&M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纺织品是时尚产业,不在乎要多昂贵,有时候仅仅是一个创意,就能让人眼前一亮。”马金星说,在当前快时尚、快消费的市场形态下,面料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在产品中加强色彩和艺术效果的运用,加入更多时尚创新元素,能让面料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除此之外,加快面料设计人才培养,扩大品牌影响力,发展高端纺织面料产业,将成为柯桥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奥本纺织:深炼内功,引领市场
  本刊记者-张颖 赵国玲/文 张颖/摄

  杭州奥本纺织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型贸易企业,长期致力于高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应用新型纺织原料开发出多种高品位的纺织产品。经过20余年发展,公司以“品种多、规格全、服务好、价格优”等优势成为中国轻纺城市场经营户的品质供应商。为更好地服务客户,奥本纺织在纺城设立了办事处,全方位展示产品特色,助力柯桥面料向着高端、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作为纤维素纤维面料专业供应商,奥本纺织主营天丝系列、铜氨、莫代尔、竹纤维、人丝人棉、全棉等面料。在不断时尚化的趋势中,该公司集中加大对附加功能性的研究与投入,做到了环保与时尚、审美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在“2018中国面料之星”用户最满意面料产品调查活动中,奥本纺织凭借巧妙的设计研发创意荣获了“最佳市场价值奖”,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公司十分注重与下游服装品牌商和设计师的交流互动,这为产品研发设计带来了许多思路启迪。”奥本纺织总经理刘志肖说,公司拥有深厚的产业链基础,已形成了一整套科学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尤其是多年来形成的技术团队,为产品在新材料的运用、织造工艺、后整理染整工艺等多个生产环节增添了有力砝码。
  “围绕天丝面料的开发,公司拥有近20年的经验。目前,我们仍在不断探索新材料的运用。”纺织专业出身的刘志肖表示,在当前“科技、时尚、绿色”的行业新标签下,公司尤其注重产品的生态功能和天然属性,产品均采用奥地利兰精公司生产的新型环保纤维LYOCELL,它被国际纺织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纤维”,集棉的吸湿透气、丝的手感光泽、化纤的强力、毛的挺爽于一身,符合现代人对服饰面料的综合体验。
  据了解,奥本纺织通过新型纤维材料和高科技含量的纺纱工艺,开发了100%天丝,各类棉、麻、涤等天丝混纺交织、天丝涤弹力、天丝棉弹力,以及天丝真丝、天丝麻棉等多品种梭织面料。“我们将以天丝开发为主线,结合时尚流行,继续深炼内功,打造天丝系列的专属品牌,并依托中国轻纺城强大的市场辐射力,让天丝融入更多人的生活。”刘志肖说,2019年,公司将在不断推出新产品、引领趋势潮流的前提下,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将天丝延伸至色织、牛仔、针织等众多领域,并通过与石墨烯等新型材料的有机融合,不断创造新的产品价值,满足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专刊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