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31205123556.jpg
2022纺织虚拟仿真与服装数字化技术论坛成功举办
文章来源:: 2022-08-15
  2022年8月13日,2022纺织虚拟仿真与服装数字技术论坛在绍兴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论坛由绍兴市柯桥区印染产业聚集升级服务中心主办,江南大学柯桥轻纺产业技术中心承办,绍兴鸿坤文化艺术基金会、《印染助剂》编辑部协办。
  本次论坛以整合元宇宙服装数字化生态圈,提升服装产业新发展为主旨。以数字服装元宇宙为新定位的“科技、时尚、绿色”为讨论点,论证服装数字化技术的3D立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受邀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共120余人。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副会长李瑞萍、柯桥区印染产业集聚升级服务中心副主任任颂义、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俊伟等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由江南大学柯桥轻纺产业技术中心副主任蒋少军教授主持。蒋教授提出作为纺织服装产业中的重要上游环节,面料端的数字化技术及应用的升级,会加速了纺织服装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而随着协同设计成为常态,愈发被颠覆的产业格局也将发生新一轮的变革,这是一代纺织人需要抓住的机会。
 
  首场报告人是浙江佳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许丹博士,许博士就“时尚元宇宙数字基础设施关键技术:数字面料与3D软件”进行了报告,报告介绍了时尚元宇宙概念和技术基础,服装面料3D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数字面料的概念、技术标准和应用场景。向我们展示了“服装元宇宙”即元宇宙相关技术在服装工业领域的应用,服装元宇宙要实现的是打造现实世界服装与虚拟世界服装的虚实融合、相互影响的发展形态。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韩燕娜副教授对“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服装数字化设计”进行了报告,报告了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优势,虚拟仿真技术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而且还可以提升创新能力、简化设计生产流程、打破原有号型制,最终实现个性化定制。3D虚拟仿真技术使得展示更加便捷,定制更加普遍,特别是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可以用于服装颁版型修改和样衣的虚拟试衣,解决了传统方法反复试样耗时长的问题。此外还对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多个应用场景,包括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江南大学教授、江南大学柯桥轻纺产业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殷允杰博士对“颜色数字化在数字服装中的应用”进行了报告,报告阐述了色彩原理,以及颜色与服装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对数字服装体系下的服装供应链颜色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虚拟仿真效果与服装实际穿戴效果相统一的办法。即利用数字服装颜色新思维,这种方法无需按照传统目视仿样(无数据流)以及测色方式(由物测试出数据)加工面料,直接将仿真服装中的颜色体系转换成CIE系统数据模式(纯数据流),通过计算机配色系统获得目标面料配方,再交由工厂按照计算机配色所得配方进行加工得到目标颜色面料(由数据到物)。报告最后对于数字服装的未来也做出了展望。
  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刘萧博士对“面料手感风格的数字化评价”进行了报告,报告介绍了面料的手感风格以及现行的评价方式。针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评价方式的弊端,刘萧博士提出其所属公司与东华大学共同研制了新型的面料手感评测仪器,不仅完美的解决现有的问题,还因为集成了生物仿生性,数字化技术,并具有与人手感更相近、测试时间短、单次单台多指标等优点而受到重大关注。
  绍兴文理学院副教授陶晨博士对“大数据与文化叙事”进行了报告,报告叙述了大数据与小数据,以及文本大数据的采集,文化要素梳理,流动性分析等文化计算方式。报告介绍了文化仿真,即通过文化演进与矩阵迭代的新型研究方式来达到文化仿真的效果,说明了文化活力的有限性,揭示了文化源于交流的本质。
  江南大学柯桥轻纺产业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马成斌对“基于数字化图像技术的面料色牢度精准评级方案”进行了报告,报告中叙述了数字图像技术面料色牢度精准评级的意义,就纺织品色牢度、目视评级、仪器评级以及数字图像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报告,并分析了传统色牢度评级方式的弊端,以及数字图像技术的面料色牢度精准评级的优点。
  绍兴鸿坤文化艺术基金会/华秀旗袍方丹红会长携团队进行了虚拟服装秀及旗袍走秀,体现了传统旗袍与新兴虚拟时尚技术的有机结合,走秀充分展现了江南风格旗袍的魅力,以及传统服装新颖的呈现方式,为本次论坛的完美举办画上了点睛之笔。
  此次论坛面向数字化服装产业,紧紧的围绕数字化仿真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为深耕定制服务的服装企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随着数字化的深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虚拟网络与现实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元宇宙为时尚的进化创造了条件,服装走向数字化是必然趋势。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专刊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