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荣股份:加速“双碳”赛道布局,推动多领域协同发展 |
本刊记者-边吉洁 锦纶作为先进功能纤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纺织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凭借着强度高、韧性大、弹性好、耐水性强的优质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时尚女装、休闲装、运动装等热门领域。随着锦纶产业链集成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锦纶面料在凉感、抗菌、防紫外线等功能上的研发日益成熟深入,锦纶产业的潜能不断得到释放。
今年是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共同设立“锦纶产品开发应用奖”的第三年,260余家企业的参评面料为锦纶多元创新作出了良好示范。与前两年相比,锦纶产品的开发及应用产生了很大的转变,新产品层出不穷,新技术迭代更新,锦纶面料产品的创新水平与市场竞争力也不断提升。
永荣股份技术研发副总付重先表示,近年来锦纶的高端差异化产品比重在持续提升,呈现了倍数增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健康舒适为核心的产品;二是特别粗、特别细、仿棉、仿麻等个性化定制的产品;三是尼龙生物基、原液着色、可降解等绿色低碳产品。 作为连续多年蝉联中国锦纶民用长丝产量第一的行业单项冠军,永荣股份依托领先技术、高端产品、品牌布局、产业协同等一系列组合拳,致力差别化、功能性、可持续性产品的开发和高端消费领域的开拓,不断向全球民用锦纶产业领军企业迈进。 绿色发展,践行“双碳”目标 当前,绿色、低碳、可持续是纺织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作为全国首批、福建省首家获得“绿色纤维”认证的锦纶生产企业,永荣股份的发展也一直秉承着“绿色创新、绿色发展”的理念,从企业实际出发,在绿色生产、绿色能源、绿色服务等多个方面开展了低碳发展创新工作,凭借完善的可持续发展体系,践行着企业的“双碳”责任。 在原材料选用方面,永荣股份采用了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从源头把控低碳产品的开发;在生产加工方面,严格执行降低3%以上生产能耗的减排目标,主要采用太阳能、风电、水电、核电等绿电作为生产用电,实现了70%以上的废水回收再利用;在产品应用方面,推出凉感纤维、发热纤维及亲肤舒适的产品,以低碳产品实现商业量产,让消费者使用后可以减少空调使用频率,从而达到减碳的目的;在回收利用方面,永荣股份不仅注重生产过程中的废品回收,还对消费过后锦纶含量超过80%的产品进行回收再利用。 在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背景下,面对纺织行业前所未有的变革,永荣股份已为未来做好准备。 多方协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作为高端锦纶行业引领者,永荣股份一直走在行业前沿,把“以客户为中心,与合作者共享”作为核心价值观,发挥引领作用,推出柔性供应链和联盟的商业模式,推进锦纶产业链紧密相连、多方协同发展。 三年来,永荣股份和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持续合作,通过开展“品牌万里行”、“锦纶产品开发应用奖评定”、“走进永荣股份”等系列活动,实现了品牌公信力和商业价值的提升,也带动着民用锦纶产业向“高、精、尖”转型升级。 谈及企业是如何挖掘潜在需求,促进高端锦纶的商业价值转化,付重先表示,永荣股份通过广泛的调查分析,明确不同的客户需求,再结合企业优势和特色产品,锚定目标市场及目标客户群体,制定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战略。另外,永荣股份更注重协同创新,整合产业链关键要素。“从横向看,我们不局限于纺织,还在企业自身的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节能减排、大数据、自动化等企业管理平台上进行创新。从纵向看,我们注重纺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通过汇集先进技术、先进工艺、新型产品、先进设备、人才培养、先进理念等信息,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数字赋能,构筑品牌新生态 数字化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近年来,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永荣股份敢为人先,积极抢占数字化转型的风口,不断探索智能转型升级之路,数字虚拟人“RONG”的创新应用,更是在永荣股份的数字化版图上添加了有力的一笔,为企业焕新创造了巨大潜力和空间,也给市场带来了更大的惊喜和全新体验。 “数字虚拟人的出现将给纺织行业未来发展带来新可能,纤维纺织产品可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进行展示,消费者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到产品的质地、柔软度、透气性等特性,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付重先说道。 付重先表示,数字虚拟人的出现为纤维行业拓宽了创新思路,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消费体验。通过数字化技术与纤维纺织产品的结合,充分体现了锦纶从纤维到面料应用的优势,也符合当下行业创新转型的发展趋势。永荣股份采用虚拟人“RONG”作为企业品牌代言人,从运动、时尚等角度体现了差异化锦纶在当下年轻化运动场景中的优势,提升了品牌形象,也满足了消费者需求。 加快“双碳”战略布局,抢抓数字化转型发展先机,引领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开辟市场新的增长空间……永荣股份立足长远、直面挑战,争取发展主动权,不断增强品牌发展新动能新活力。 |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