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 |
10月24日,2024第七届世界布商大会在绍兴柯桥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会上发表题为《时尚境界 新质未来》的主旨讲话。现将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时尚境界 新质未来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
2024年10月24日
时尚是世界语言,纺织是永恒事业。纺织服装产业跨越国别界限与发展阶段,搭建起市场相通、文化相知、美好相融的全球桥梁。当前,百年变局深入演进,科技浪潮汹涌向前,世界纺织工业处在变轨、转型的重要关口,需要我们有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今天相聚产业创新高地柯桥,探讨产业未来与现实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借此机会,我同大家交流分享几点认识。
一、全球纺织工业发展中的中国贡献
全球纺织产业在发生结构性调整。新兴经济体国家快速崛起,供应链多元化、产业集约化趋势明显。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前十位国家和地区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分别从2000年80.0%、66.7%上升到2023年的88.7%、87.2%。亚洲产业活跃。孟加拉国和越南服装出口实现跨越式发展,占全球出口比重从2000年2.6%、0.9%增长到2023年的7.4%和6.0%。
今年以来,全球纺织服装贸易改善态势明显。2024年上半年,世界服装贸易下降2%,纺织品贸易下降3%,与2023全年服装和纺织品贸易额分别下降10%和13%的情况相比,降幅明显收窄。ITMF第28次调查显示,全球纺织业的商业形势达到了自2022年9月以来的最佳状况。这一积极进展得益于南美洲和非洲地区的经济复苏。
中国纺织是服务全球产业和市场的中坚力量。近年来,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稳定在6000万吨以上;2020~2023年,纺织服装出口总额连续四年超过3000亿美元。今年以来,尽管面临内外压力,中国纺织保持稳中有进态势。1~8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284.6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利润总额1006.2亿元,同比增长14.4%。1~9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纺织业、服装业和化纤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分别增长14.6%、16.3%和4.7%;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为2224.1亿美元,同比增长0.5%;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0.2%。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从产能出海到供应链出海,从企业出海到集群出海,行业积极开放,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行业科技创新的外溢效应不断增强。通过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装备,中国为发展中经济体承接产业创造条件。2023年,中国共向202个国家及地区出口纺织机械45.43亿美元;纱线面料出口达779亿美元。中国纺织工业有力支撑了全球产业的稳定和恢复性增长,将自身发展转变成世界机遇。
二、全球纺织行业面临的系统性变化
联合国形容当前的全球局势为“危机四伏”,地缘政治影响更加直接深刻。全球经济依然疲软。汇率与资本市场波动,信用和债务风险累积。未来的不确定对消费能力形成显著压制。全球发展进程遭受明显冲击。《2024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显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超过三分之一“停滞不前或出现倒退”。从2020年开始,国家间不平等程度缩小趋势发生逆转。作为民生产业,纺织行业在推动经济起步发展和融入全球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克服现实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开放创新、务实合作是必由之路。
当前,从要素资源到动力系统,从发展范式到价值体系,全球纺织服装产业处于深度演进的宏阔之变中。
(一)发展范式之变
2024年诺贝尔物理、化学奖史无前例地颁给三位AI科学家。“AI+科学”“AI+设计”成为新的创新范式。比如AlphaFold 3、GNoME等正推动材料创新极大跃迁。从研发、设计、制造到营销、供应链管理,AI正在深度融入。智能转型带来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改变是格局性的影响。特别是AI与机器人的结合可能改变产业转移方向和比较优势。根据IMF研究,发达经济体约60%的工作岗位将受到AI影响,其中正面影响占到一半左右。产业未来的竞争优势,将来自人才与算力的综合。发达经济体已占先机。人工智能也在形成信息茧房、数据安全、算法偏见、虚假信息、加剧发展鸿沟等新问题。我们要以前瞻视角和责任理念引导强化AI在行业中的应用探索。
(二)价值标准之变
绿色发展成为价值标准。从能源体系到材料体系,从生产工艺到制造模式,全球产业加速绿色转型。2024年,巴斯夫以绿色为核心进行业务结构重组,成立可再生原料部门;Zara、H&M等品牌也在深化探索。共识已经形成,但道路依然曲折。市场不成熟、规则缺失、概念滥用,导致“漂绿”现象频发。绿色发展成为经贸竞合的关键领域,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中,面临观念激荡与实践回旋。一些国家从短期利益出发,渲染所谓“产能过剩”“产业保护”,加征关税、阻遏新能源等绿色技术产品的应用。反ESG浪潮愈演愈烈。美国超过2/3的立法机构于2023年提出反ESG法案。顺应绿色发展潮流,需要我们控制力度,把握节奏,形成广泛共识和坚定实践。
(三)市场结构之变
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数字经济推动市场深度联通。2023年全球跨境B2C电商市场规模达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5%。从规模看,持续增长的世界人口和不断延展的场景需求是行业的空间所在。到2080年代中期,全球人口将达到103亿。产业必须以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满足消费需求。从内容看,文化的多元、社会的变迁带来多层次需求。个性化、品质化、绿色化、体验化、功能化成为重要方向。万物可织、可织万物的趋势更加明显。从特征看,充盈的供给、完善的物流、透明的信息,缩短着时尚周期、加速着产品迭代。如SHEIN平均每天上新5000~7000个SKU。面对市场之变,我们要以高品质供给满足全球需求,探索以升维方式避免同质化竞争。
三、中国纺织工业的实践探索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正以科技、时尚、绿色为方向,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打造产业未来与未来产业。
(一)以质效为核心推动高端制造
柔性制造、平台制造、绿色制造加速发展。截至2023年9月,纺织企业智能制造就绪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分别达到14.9%、56.5%、49.3%。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智能化设计。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蓬勃发展。大杨集团通过建设智能柔性定制工厂,最快3天完成定制交付。产业大脑、工业元宇宙等重构制造生态,网络化协同等新模式涌现。魏桥通过纺织智能平台实现全厂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宏大成功研发HK-AI印染人工智能大模型。围绕应用领域深化创新。东佳纺机研发的差别化纤维梳理机解决羊绒、芳纶等特种纤维的梳理难题;沈阳飞行船研发出一次成型双面数码印花技术。
(二)以创新为动力发展未来产业
行业与前沿技术、未来产业嫁接融合,形成新领域、新赛道。智能机器人、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等未来制造方式快速发展。比如巡游式细纱接头机器人的应用,使得纺纱企业万锭用工达个位数;东华大学利用转基因技术让蚕“吐出”可造防弹衣蛛丝;非水介质染色正在多路径探索。碳纤维、石墨烯等新材料的发展,极大提升阻燃、耐磨、导电、抗菌、变色、防化等产品性能。产业与未来健康、未来空间等场景融合。如大丝束碳纤维多轴向经编材料发展迅速,广泛用于无人机、风电等领域;南京大学利用棉纤维开发织物电化学汗液传感器,用于健康监测。
(三)以生态为支撑打造数字时尚
时尚传播体系、产业生态正在变迁。社交媒体传递生活方式、价值主张,成为新的时尚策源地。目前有近八成的中国原创设计品牌在小红书经营,知名品牌每年有上千个新品、系列在小红书首发;多巴胺、美拉德、热力感等流行趋势都发轫于社交媒体。通过消费者教育,优质材料、制造品牌、专业集群得到更多认知认可。白牌、中小品牌、网红品牌大量涌现。2023年,白牌商家贡献了视频号直播电商85%的GMV,其中服饰品类占比达到36%。数字文创围绕IP构筑起行业的新流量入口和价值来源。《黑神话:悟空》等游戏成功打造时尚产业与内容产业融融共生的生态。
(四)以需求为导向强化品类创新
新生活观正在转化为新消费观,形成新赛道。网球、高尔夫、马术等专业运动服饰向日常生活延伸,运动时尚、旅行服饰成为重要品类;防晒衣、鲨鱼裤等聚焦生活细节的品类创新蓬勃发展。成立仅三年的SIINSIIN做到了天猫“鲨鱼裤”品类 TOP1。集成盘扣、云肩、斜襟等传统元素与刺绣、流苏等传统工艺,从吴罗汉服、宋锦马甲、马面裙到改良旗袍,新中式服装成为时尚浪潮。2023年,新中式服饰市场规模达10亿元级别,近三年来,相关产品商品交易总额增速超过100%。场景经济、体验经济等持续拓展产业空间。在与文旅融合中,西安汉服相关企业数量超过1800家。
(五)以绿色为基调开展责任实践
围绕原料创新、制造升级与管理优化,行业加快推进减污、降碳、循环发展。原料体系绿色化。2023年,我国生物基化学纤维总产量达到48.16万吨,同比增长109.3%;浙江佳人、福建华峰采用化学法生产再生聚酯。用能结构低碳化。无锡一棉、鲁泰等采取光伏发电调整能源结构。生产流程清洁化。鄂尔多斯采用自主研发的超声波清洁洗绒技术,去除附着在羊绒上面的尘土杂质,实现节水20%;华纺股份通过多项智能化改造,实现平均能耗降低20%,水耗降低30%以上。实践价值透明化。中国纺联的LCAplus平台对纺织品全生命周期进行绿色评价。
四、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全球纺织工业的共同繁荣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以“同球共济”的精神,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密切合作、集思广益,才能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面向未来,让我们坚持创新驱动,携手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推动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升级,提升先进制造能力。紧跟潮流,强化行业与生物制造、大健康、低空经济等先导产业的融合发展,前瞻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面向未来,让我们坚持兼容并蓄,携手推进互利互信与共同繁荣。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高度,推动消除市场、投资、技术壁垒,促进全球纺织产业链的协同与合作。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实现产业百家争鸣、时尚百花齐放。
面向未来,让我们坚持共同价值,携手推进绿色转型与责任发展。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产业特征、发展阶段,构建以低碳、资源效率和社会包容性为特征的产业生态体系。强化社会责任、ESG领域合作,提升产业在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中的贡献度。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中国纺织愿同全球伙伴一道,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美好世界,贡献锦绣力量。 |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