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领带百花齐放显特色 差异化转型升级促发展 |
本刊记者_邬莹颖 嵊州传统轻纺工业发达,块状特色经济基础扎实。经过30多年创新发展,嵊州早已崛起为海内外闻名遐迩的“领带之乡”,目前,共有领带生产、经营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年产领带2.5亿条,占国内生产总量的90%、世界生产总量的70%。 在这一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基础上,产业多元化发展是推进嵊州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依托产业集聚,根据市场发展要求,在以领带为集群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嵊州纺织服装时尚产品涵盖了纺织原料、针梭织服装、丝织服饰、家用纺织、皮鞋箱包等各个行业,门类齐全、内容丰富,涌现出“巴贝”、“麦地郎”、“雅士林”等6个中国驰名商标。近些年,“可尔”、“双利”、“全顺”等企业的创新发展,丰富了家居装饰、运动休闲等新型时尚产品的种类,完善了嵊州时尚产业结构。 嵊州地方政府牵头创立各种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和创新服务,托起整个产业链。嵊州领带产业正在摆脱阵痛阴影带来的尴尬,走上一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可尔纺织: 领带产业焕新生 搅动的不仅是“一江春水” 嵊州市可尔领带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现更名为嵊州可尔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开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提花面料企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可尔纺织以设计和科技为基础,以质量和工艺为保障,不断探索,现已发展成为“品类齐全、创意时尚、品质卓越”的国内著名提花时装面料企业。目前公司服务于多家欧洲中高端以及奢侈品品牌,西班牙皇室御用服装设计师也用可尔纺织提花面料为皇室定制礼服。 2008年金融危机对领带产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可尔纺织开始逐步转型生产提花面料,是嵊州最早一批从领带生产转型到时尚服装面料生产的企业。“领带行业的高峰期已经成为过去,公司需要通过创新寻求出路,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转型,那个时候我们就把方向瞄准了服装面料。”公司总经理刘石颖说。 刘石颖回忆,原先老旧的设备做出来的产品品质达不到客户的要求,公司顶着高额人工费的压力,通过技术改造,把产能做到最大化。刘石颖说:“公司通过转型升级,把3米多的织机用来做1.5米的产品,降低用工成本,效益能增加20%~40%。” 目前,可尔纺织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提花生产设备,共拥有近百台提花织机,其中包括340CM SMIT意大利超宽高速剑杆提花机、340CM 必佳乐PICANOL比利时提花机等,月生产能力近20万米;企业拥有从原料采购、织造、印染、后处理、营销的全产业链管理能力,并不断探索模式创新,运用数据化管理思维,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柔性管理。 刘石颖强调,公司所拥有的设计研发团队是最核心的优势。“设计团队结合国际市场的服装面料花型、款式流行趋势,能够更精准地进行女装提花面料产品开发。公司还特意聘请意大利的设计师,每个季度都过来和我们的设计团队互动,带来他们的最新灵感,提高我们的原创水平。” 今年,可尔纺织入选“第37届(2018春夏)中国流行面料”。对于这一荣誉,刘石颖想得很通透,“行业能在那么多纺织企业中选中我们,看中的不是我们的过去,而是我们的现在和未来,这对整个嵊州的纺织产业也是一种激励。现在大家都在提倡转型升级,但是转型到哪里?发展方向在哪里?我觉得企业都应该静下心来判断产品背后带来的附加值。”
双利丝绸: 面料多元化 吸睛又吸金 嵊州市双利丝绸提花织造有限公司是中国真丝领带领域的佼佼者。求新求异求个性,广泛存在于现代人的生活追求中,很多企业早就洞察这一点,这次转身,双利瞄准的是男士提花面料。 “我们作为后来者,在男士提花面料的领域属于探索者”,公司总经理冯文英说。她讲了一个“笑话”,公司5年前带着男装提花产品参加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主办方甚至不知道该把这些产品放在哪个展区。“因为做提花的只有女装,那个时候男装是没有提花区的。” 一直以来,变幻无穷的提花面料似乎是女人的最爱,但冯文英敏锐地洞悉了男装世界的沉闷。这种潜在的市场需求,未来几年或许将成为主流,双利正是预判了这种市场机会,才将企业转型定位于男士提花面料。 现在提花元素在男士衬衫、大衣、裤料、夹克上等都会有所体现。“从前是小订单多,到现在单花单色一两万米的订单也很多,刚有一个客人光是两个颜色一个花型就一次性定了五万米,这说明客户对我们双利的男装面料越来越认可了。”冯文英笑着说。 冯文英坚信提花面料是时尚的点睛之笔,未来男装市场会涌现更多的提花面料时装。公司以做丝绸出身,这个特性在男装面料上也有所体现。真丝提花面料品种多,制造工艺复杂,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成不同的图案,形成了高支高密、凹凸有致、细腻爽滑的独特质感,且光泽度好。提花面料的图案幅度大且精美,色彩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设计新颖风格独特,手感柔软,光泽艳丽。 冯文英表示,这个行业市场规模巨大,可以整合出一个效益可观的提花个性定制平台,去满足人们衣住行的个性化消费需求。为此,她提出了“双利时尚”的个性化定制策略:利用双利在提花领域多年的B2B、D2B经验积累,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方式,免费提供设计,实现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的生产模式,从而真正实现从原料开始定制,突破原来只关注服装尺码的浅层次定制。 全顺集团: 产业未来发展各有侧重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实施,纺织服装业的贸易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中国与东盟、中西亚国家之间纺织纱线、面料等出口规模迅速提升。一些企业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国际化进展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企业纷纷抓住“一带一路”为国际化进展和竞争力带来的新机遇,全顺集团就是其中一家。 全顺集团作为一家集投资、纺织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其纺织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嵊州,生产经营各种真丝丝线、时尚女装面料、家纺家居面料、领带领结围巾和服装,是嵊州较早生产筒装色丝的龙头企业,拥有各项世界先进生产设备和检测、研发设备。 公司负责人介绍,全顺目前主要针对原有的技术力量进行产品升级。公司在四年前开始涉猎家纺及服装面料,去年随着新型设备的投入,又开始接触无缝墙布。“我们只服务于品牌,看中的就是品牌企业的个性和原创,我们要逐渐抛弃批发的概念。” 在拓展“一带一路”市场中,开创性、突破性、整合性和融合性成为全顺考虑的关键。提花面料往往给人以挺括感、厚重感,全顺突破了这一技术,在2018年的春夏新品开发中,结合丝织产品轻薄的特点,研发出带有飘逸感的提花产品。同时抓牢“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商机,在多功能性纤维上发力,薄荷纤维、丝麻草纤维、草珊瑚纤维及艾草纤维等草本纤维广受好评。“我们不仅要突破原有的产品状态,结合目前国家的方向政策,做具有引导性的产品,接下来,我们还会与大专院校合作,他们在植物提炼方面很有研究”,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不只是现在,不只在产品设计方面,全顺还始终坚持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在企业的各环节采用先进的节能装备和节能技术,提升企业的节能水平;并发展低能耗、低水耗、低污染物排放的生态染整加工技术;将天然纤维和循环再生纤维产品应用到服装面料和家纺中。 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加快产品开发,在科技进步、设计创新、工艺可靠、标准严格、控制严谨、装备先进等方面,提升纺织产品质量品质。并通过对纺织产品高端化、个性化、休闲化、智能化及低碳环保等方面的研发,提供更具有差异化和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同时,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全顺清晰认识到对跨专业、跨领域、个性化、综合能力强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公司不惜成本,鼓励和培养企业有用之才。公司负责人举了一个例子:“公司肯花本金,每次出去参展平均每个展位会带3个员工,让他们去外面学习,增长见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增加了员工对公司的黏性。” 纺织业是嵊州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企业的活力发展、个性魅力为产业实现长足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各家企业都有一手抓产品升级,一手抓市场需求的意识,做大做强嵊州的纺织产业指日可待。 |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