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交会”开幕!看毛织集群的“大朗样板”到底强在哪儿 |
本刊记者-徐长杰 大朗“织交会”创办于2001年,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完成了从“形象展”向“贸易展”的华丽转变,实现了从“地方性”到“全国性”再到“国际性”的重大跨越,连续6次获评东莞市重点品牌展会,成为了国内外毛织行业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经贸盛会。 站在新的起点,传承与创新始终伴随着“织交会”不断突破、超越,从形式到内容,从商贸到生活,从品牌到文化,一步一个脚印,一届一种姿态。 燃情金秋,跃动织城,第十六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于11月1日隆重开幕。作为大朗镇毛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一年一度的“织交会”精彩地刻绘了大朗成长为全国闻名的“中国羊毛衫名镇”的发展轨迹。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纪朝,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彭燕丽,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林云峰,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顾平,中纺联流通分会副会长殷强、朱国学,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刘家强等中纺联领导以及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吕业升,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冠梓,韶关乐昌市委书记陈宏宇,大朗镇委书记谢锦波,大朗镇委副书记、镇长张拔海,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叶沛华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大朗镇毛织工作取得了瞩目成绩,荣获“中国毛织产品采购基地”称号。开幕式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为大朗镇颁牌,大朗镇委副书记李道军接受了牌匾。 张拔海在致辞时谈到,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大朗“织交会”走进了第十六个年头,今年大朗围绕“活力•新织城”这一主题,深度结合智造、原创、时尚等潮流元素,积极向外界展示大朗毛织的全新魅力与崭新内涵,力争将“织交会”打造成水平更高、影响更广、成果更大的国际盛会。 张冠梓在致辞时说,按照东莞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大朗镇作为全省转型升级示范点,紧抓机遇、紧跟步伐,通过“机器换人”“互联网+”等措施,推动毛织产业稳步走在全球前列。一年一度的“织交会”,也成为了集传统产业、特色文化、智能制造融合发展的典范,尤其是今年的第十六届“织交会”,经过各级部门的深度策划、精心打造,必将成为展现东莞魅力的闪亮名片,成为充满商机的国际盛会。 杨纪朝在致辞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相信,传统的纺织行业依托科技创新、绿色变革和人文理念,也必将进入充满希望的新时代。希望东莞市大朗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牢把握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以国际视野再造发展新优势,抓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强化行业话语权,为实现中国梦贡献织城力量。 随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宣布“织交会”开幕,并与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吕业升、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冠梓、大朗镇委书记谢锦波、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叶沛华共同为第十六届“织交会”开幕推杆。 杨纪朝、吕业升等领导在谢锦波、张拔海等镇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展会盛况。 紧随市场,“织交会”办出新亮点 第十六届“织交会”围绕“活力·新织城”这一主题,以智造、原创等产业潮流新趋势的展现,诠释出新织城的全新魅力与内涵。
智能化浪潮正在推动传统制造行业的升级进入快车道,毛织行业的“智造”升级浪潮正席卷而来。本届展会,众多智能化服务商将用产品和文化呈现着对制造升级的思考。“智造”已成为“织交会”的一大发力点。毛织网、上海协大、智能针织软件、大朗纺织网等智能服务商连续多年参展。 近年来,大朗通过“机器换人”和“互联网+”,力促“大朗智造”发展。据悉,目前全镇数控织机使用总量超过5万台,集聚了近20家数控织机生产企业和近100家数控织机销售企业,形成了一条长约1.3公里的“数控织机专业街”,荣获了“中国电脑针织横机集散基地”称号。 在去年第十五届“织交会”首次推出毛织智造馆的基础上,本届“织交会”将毛织智造馆“全面升级”。由大朗镇毛纺织行业管理委员会主办,由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并联合瑞士事坦格集团、智能针织软件、东莞中天科技、北京盛开科技共同打造的“机械”和“智能”一体化的主题馆,以针织毛衫的智能制造、智能工艺和智能编织为三大载体,汇聚一众参展企业的智慧结晶,将全面呈现行业各个环节最先进的毛织自动化水平。此外,展会期间,组委会还将与慈星公司联合举办以“创新驱动智造未来”为主题的中国针织产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邀请国家行业协会、行业专家共同探讨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发展方向。
近年,大朗毛织服装的设计水平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本土原创品牌蓬勃发展,设计师水平日渐提高,近年涌现了一批如张凤金、王金华、郭霄霄等杰出设计师,展会上,他们就携代表各人最高水平的设计作品来到原创设计区展示,希望通过“织交会”这一个大型平台宣传自己,推广品牌,达成交易。 科技融入设计,本次原创设计展区展出的由中国十佳设计师、“兆丰制服”及“心水时装”品牌创始人邓兆萍的“九五丝御”毛衣,“九五丝御”具有阻燃和红外线保健功能,是航空材料与毛织原料结合的产物;另外,东莞市毛织服装设计师协会还带来了当下户外服装及其流行的防水和可呼吸织物(防水透湿、防紫外线)毛衣。“九五丝御”、防水和可呼吸织物的推出,为设计师和毛织企业在高新技术应用方面,提供了极具意义的参考。 多年来,大朗通过成立东莞市毛织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大朗)毛纺织产品研发中心、大朗毛织服装创新服务中心、大朗毛织服装品牌推广中心,多渠道推动品牌建设,增强毛织企业核心竞争力。每年的“织交会”坚持举办网上设计大赛、毛织服装设计大赛以及流行趋势发布会,推广原创设计,培育原创品牌。 今年原创设计区还展出了由中国流行色协会和东莞市毛织服装设计师协会共同发布的2018/2019中国(大朗)毛织服装流行趋势,对明后年毛织服装的流行趋势作出预测和解读,借此为广大毛织企业和设计师提供参考。 “织交会”组委会已连续第三年推出原创设计特色展区,此外,“织交会”期间,组委会还将举办首届大朗毛织设计师年会,为设计师们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为广大设计人才提供感受新织城魅力和投身大朗毛织设计事业的机会。
搭建重实效、接地气的商贸平台,是大朗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的纵深推进。本届“织交会”总展览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设大朗毛织贸易中心为主会场,环球贸易广场为分会场,并在主会场西门外搭建总面积5000平方米的机械专业展馆,展品涵盖毛针织服装、毛织机械、电脑设计软件、纱线、毛织服装辅料和配件等,荟萃了印象草原、芭迪尔、皇仕鲨等本土毛织服装时尚品牌,以及广东慈星、龙星、强隆等知名机械厂商。 此外,本届“织交会”期间,还将打造两个产业集群互动专区,广东茶山和浙江洪合首次组团参展,分别在主通道CD区和A1街区打造茶山服装展区和浙江毛衫汇展区,其中,茶山服装企业还将在中国(大朗)毛织服装流行趋势发布会上亮相。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市对口帮扶城市云南省昭通市也将在本届“织交会”上展出巧家特色文化产品;举办三场行业发展论坛,展会期间,将举办中国针织产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中国(大朗)毛织纱线流行趋势论坛和“纺织新时代”研讨会,探讨先进纺织机械和新型纱线的运用和纺织潮流走向;举办两场时尚活动,流行趋势发布会由心水服饰、释宝儿、依菲拉等6家企业联合发布,于11月2日下午隆重举办;第十五届毛织服装设计大赛以“丝路旅律”为主题,共收到参赛稿件806份,于11月3日下午进行决赛。 再造传奇,解密大朗毛织活力之源 大朗“织交会”历久弥新,不断迸发出新活力,予人耳目一新的惊喜,“秘密”在于大朗毛织业厚积薄发。目前,大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毛纺织产业集群,全镇拥有毛织相关企业超过10000家,毛织品市场年交易额达600亿,占广东省销售总额的70%以上,形成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原料辅料、机械设备、洗水印花、物流贸易、人才培训、科技服务、信息咨询等“一条龙”全产业链,辐射范围涵盖整个珠三角地区。 近年来,大朗以毛织产业5年规划为指导,以建设10平方公里毛织商贸城为抓手,不断推动毛织产业转型升级,环球贸易广场、纺织世界、巷头创新大厦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高楼林立的活力新织城已然呈现;行业管理和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建立了以毛织协会为龙头,包括电商协会、机械协会、设计师协会在内的较为完善的行业协会体系。今年,大朗镇委镇政府还把毛织办升格为毛织行业管理委员会,凝聚合力,更好地推动毛织产业发展;积极打造毛织文化品牌,以毛织产业为题材,制作了《织城梦想》、《织越时空》、《织城逐梦》三部微电影,丰富了毛织产业文化内涵。 “十三五”时期,大朗将围绕“产城人”融合的发展思路,启动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着力提升毛织商贸城的城市建设和配套服务,建成迎宾路、美景中路、松佛路等多条彩色路,把毛织片区的富康路打造为“星光大道”,全力攻坚城市管理、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首位度和竞争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进入大朗。今年1-9月,大朗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亿元,同比增长8.1%;规上先进制造业工业增加值36.1亿元,同比增长38%,全镇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社会大局政通人和、平安稳定。 风雨砥砺数十载,开拓奋进谱新篇,集“中国羊毛衫名镇”、 “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中国电脑针织横机集散基地”、“中国毛织纱线集散基地”、“中国毛织文化艺术之乡”等众多荣誉于一身的大朗已从“加工工厂”转变为“织造名城”,现正向“智造基地”华丽蝶变。跨越十六载的“织交会”办展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实现了向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发展,指引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探索产业发展新增长极,为中国毛织产业集群的现代突围贡献“大朗样板”。 |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