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商企速配
哪些品牌更受消费者青睐,哪类品牌又受到哪类商场的钟爱?商场在转型升级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进驻品牌的淘汰和更新,作为服装品牌商,该如何跟上商场转型的步伐,找到最合适的“驻地”?
商场转型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对进驻品牌商的调整。不论商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最终决定客层和顾客满意度的还是其中的品牌和产品,所以各个商场在引进品牌时都是慎之又慎。

老牌商厦,“喜新厌旧”
天津滨江商厦是天津市滨江道商圈中一个面积不大的老牌商厦,提高商场时尚度、加大女装品牌占比是滨江商厦近期调整的重点。滨江商厦因有着20年店龄,顾客年龄偏大,所以销售的最佳品类是羊绒衫。而如今中高档的服装品牌都开发出了自己的羊绒制品,因此,鄂尔多斯、珍贝等传统羊绒品牌的销量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
滨江商厦并不甘于老龄化,打算引进中高档的男女装以提高商场定位。“我们倾向于一些已经较为成熟,可以在短期内带来经济效益的中高端品牌。”天津滨江商厦招商主任冯辰说,“我的目标品牌是素然、季候风、阿玛施等女装品牌和维克多这样的男装品牌。”
大型百货,特立独行
大商新玛特郑州总店则是适合向全业态发展的百货商场,其对品类梳理和品类个性化的需求高于普通百货商场。“如果品牌雷同率过高,即使全业态发展也会被湮没在综合型百货和Shopping Mall的海洋中。想要与Shopping Mall竞争,在基础设施相同的条件下,个性化显得更加重要。”杨晓霞说。
为了区别于其他商场的女装楼层,杨晓霞非常重视设计师品牌的引进。“设计师品牌带来的独一无二的感觉,正是都市女性所追求的。我们在楼层中设立了设计师品牌专区,如今,我们商场的设计师品牌数量在郑州名列前茅,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经历改革后,新玛特郑州总店少淑楼层一改往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喜人的销售成绩成为坚持差别化经营的重要理由。
近期,日韩女装成为新玛特的招商新方向。5月,杨晓霞一行专程赴上海商业区考察并与品牌洽谈。“如今,一线城市中已经出现了专门经营日韩女装的商场,我们要将其中的优秀品牌引进郑州。日韩女装款式新颖、精致,并且相比于同类的欧美女装价格更低,这也是我们选择它的原因。”杨晓霞说。
在商场的规划中,2层日韩女装区计划入驻品牌20~30个,8月,第一批品牌将正式入驻,数量为7~8个。
高端百货,严把定位
青岛春天广场是发展高端精品百货的典型代表。赵佳曾经参加过CHIC2013, “展会上的国内品牌与我们商场的定位还不是特别匹配,价格方面稍微偏低。”春天广场青睐于定位中高档的国内外品牌,主题客群在30岁以上。所以需要引进时尚而设计不夸张的品牌。
为了解释这个定位的准确范围,赵佳向记者举例:“我们的目标品牌差不多是卓雅这个档次的,但是由于我们是二线城市,卓雅的设计对于客群来说稍显前卫,如白领这样中规中矩,有款式又有细节的品牌与我们更匹配。”
同时为了配合商品定位,赵佳正在严格把关餐饮区,希望能够找到更多品位高雅的餐饮品牌,力求让商场从上到下不失格调。

记者手记
如何做好选择题
采访中,记者对郑州、青岛这类二线城市百货商场的经营状况有了更多了解。成熟的服装品牌在一个城市里多开几家同城店是好事,可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对于一些定位较高端的品牌来说,开太多同城店对于商场来说确实是不小的压力。
对于二三线城市而言,达到高端消费水平的人数毕竟有限,这与一线城市情况大不相同。品牌扩大影响力自然是好,但是如果扩张太快,不可避免地会分流顾客,这涉及到品牌和商场的平衡问题。
一方面品牌不能急功近利,总想着占地为王,开得快关得也快,浪费钱财;另一方面商场也不应过分关注所谓的“独家经营权利”,作为一家经营着上百个品牌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应拿出一些气魄。坚持冷静分析,无障碍沟通,是品牌和商场共同成长的前提。(董笑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