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纺织企业能借鉴更多“走出去”的经验,6月28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纺织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交流大会”,就纺织产业 “走出去”的宏观背景及相关路径、经验、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可以说,这是在加快建设纺织强国重要时期,我国纺织产业坚定“走出去”做出的重要举措。
纺织工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样一个制造业中的支柱产业,随着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现在却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在已经获取的经验上,继续克服阻力不断前行,成为行业和企业都在为之努力的方向。
大环境下
走出去成为必选之路
据商务部原副部长陈建介绍,从国际形势上看,金融危机尚未走出困境,经济复苏不确定因素继续增加;新兴经济体发展潜力较大,但发展速度在减缓;在目前世界经济面临危机的情况下,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趋向于益己,多边主义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与之相替代的是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而从国内层面来看,包括纺织行业在内的各个行业,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压力加大;国内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普遍上升,而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空间有限,需要释放改革的红利,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会长江辉就表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纺织服装行业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但在辉煌的背后,产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步凸显。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问题、生产成本持续上升,核心竞争力不强等因素,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国际市场低迷,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也使得行业雪上加霜,外来订单持续转移,在传统市场的出口份额不断下降,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当务之急。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马明强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从全球角度来讲,中国纺织企业确实面临不少问题。作为我们的传统市场,欧美经济仍在下滑,国内的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货币政策趋紧和劳动力成本提升,都是我们纺织企业面临的挑战。我认为迎接这个挑战的有效途径就是开辟新的市场,找到新的空间,降低产业成本。中国的纺织工业,无论从技术设备、竞争力这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国内众多的制造业当中,是最具“走出去”能力的领域之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也认为,当前,我国纺织工业正处于加紧落实强国建设任务的重要时期,立足全球视野,充分整合国际、国内有利资源,是顺利完成强国建设任务的重要支撑,形成全球布局、高效发展的跨国产业体系也是纺织强国的重要表现。纺织行业对外投资具有准入障碍少、自由度高的特有优势,我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空间仍然充足。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做好内外统筹,积极、稳妥地推进产业全球布局,仍是纺织行业面临的重要发展任务。
从长计议
走出去要在已有经验上继续向前
现如今,随着我国纺织企业“走出去”的实例不断增多,在对外投资的实践中,诸如红豆集团、波司登集团、富丽达集团等龙头企业也在实际“走出去”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
据王天凯介绍,从整个行业走出去的情况来看,现在纺织企业出国投资所涵盖的行业,地域和形式比较广泛。行业涵盖棉纺、针织、毛纺、化纤、服装、家纺,纺织机械等多个行业,投资地点包括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以及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投资内容包括加工基地,原料基地,市场渠道,高端品牌与技术等,行业对外投资明显具有多领域、多地区、多形式的推进特点。
同时,还形成了海外布局与国内产业协同互补的关系。如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投资棉花、溶解浆等原料基地,解决了国内纺织原料资源紧缺问题;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投资成熟品牌、分销渠道、研发中心以及收购高端制造企业,为国内企业加强创新发展提供更有效的高端资源。企业海外投资与国内产业资源互补,合理布局,提高发展效率与市场竞争力。
成绩有了,经验有了,但要“走出去”并站稳脚跟,并非易事。大多数企业对“走出去”目的国的市场、政策、产业环境不了解,还存在着诸多风险,事实上,目前成功“走出去”的纺织服装产业可谓是凤毛麟角。
陈健强调,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纺织行业要想走出去,就要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考虑。“在我看来,需要切实做好规划,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好实施。要通过对外投资并购,掌握我们纺织业的货源、市场以及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通过对外投资,转移富裕的产能,与此同时,还要认真做好结构调整的相关工作。”
江辉则认为,纺织企业“走出去”不仅需要政府的保驾护航,还需要行业组织搭建平台,联动上下游企业组建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共同“走出去”,从而增强单个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只有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三方携手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产业的有效“走出去”。
王天凯则从行业的角度指出,纺织企业的走出去是十分复杂而艰辛的过程,需要充分总结经验,系统研究对策。未来“走出去”,一是加强统筹布局,明确“走出去”方向;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加强“走出去”保障;三是深入协调沟通,增强“走出去”动力;四是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优化“走出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