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纺织民企凝聚“强国之梦”中坚力量
文章来源: | 2013-11-12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纺织企业率先开始了大规模国有向民营的转制,催生了一大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民营企业。
探寻强企模式魅力
恒力:巨变源于转型升级
    作为纺织民企的代表企业,恒力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销售额850亿元,利税115亿元,名列201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1位。恒力的与众不同,不仅“体大”,而且“质高”,其中走转型升级之路是恒力成功的经营之道。近日,《纺织服装周刊》记者专访了恒力集团总裁陈建华,探寻恒力跻身中国民企500强的发展策略。
 
    “中国纺织业为什么有生命力,就是因为有民营企业。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化纤产业还较为落后,为什么能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韩国、日本以及欧美的化纤产业纷纷萎缩?其原因就是中国民营企业冲出来了。如果没有民营企业市场化的竞争,今天可能会是另一种局面。”陈建华说道,恒力作为我国纺织民企的代表企业,在市场化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是因为恒力注重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
    从1994年一人操作一台机器,每小时产布24米,到如今的一人可以操作50台机器,每小时产布接近450米⋯⋯恒力集团已然从27人的小作坊,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和高档工业丝生产基地,这种脱胎换骨式的巨变凭借的正是一股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恒久动力。
    陈建华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纺织行业不能跟风,要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尤其是民营企业,不能跟着人家盲目跑。目前,从国际层面来说,现如今韩国、日本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化纤产业在进一步萎缩,其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和能力也在不断下降。我国的化纤工业在未来将担负起引领全球化纤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任务,所以更要注重延伸产业链,加强转型升级。
    “无论做织造、化纤,还是PTA,我们都要做高端,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加强转型升级,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中纺织业发展趋势,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瞄准国际一流。”陈建华说,今年到现在为止,全国纺织企业大面积亏损,但恒力有利润,这正是加强转型升级的结果。
    “建世界一流企业,创国际知名品牌”。这是恒力的发展目标,如今,恒力集团已经形成了从石化到织造的完整产业链,产品研发能力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如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PTA项目是当前全球工艺最先进、单体产能最大的PTA工厂;恒力在聚酯化纤产业,拥有全套原装进口熔体直纺设备,配置德国吉玛、巴马格、日本TMT公司一流的聚酯、化纤、加弹设备,聚酯化纤产能已做到全球第一;恒力共拥有1.2万套先进的喷水织机、喷气织机,8500台倍捻机及其配套设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织造企业。
    陈建华说,越是困难时期,我们越要加快提升产品差别化的档次,研发更多特殊规格产品,力争差别化率达80%以上,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向着世界一流企业迈进的恒力发展到今天,只能一刻不停往前跑。因为恒力肩上扛着的,不仅是5万多名员工生存的责任,更是对社会、对纺织民企、对中国纺织产业发展的重任。
    “今年1~8月,恒力集团完成销售额近700亿元,全年预计将实现销售额达1300亿元,同比增长53%。目前,恒力集团已在苏州、南通、宿迁、大连、营口建立了五大产业园,形成了从石化到聚酯、化纤、织造、纺机研制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员工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陈建华表示。
 
    在科研上,恒力从来不吝啬,在引进国内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同时,还大量引进国外研发机构的技术专家。目前,恒力5500多名技术人员与来自德国、日本、韩国等地的100多名资深专家,共同组成了国际研发团队,依托“恒力国际研发中心”和“恒力产学研基地”,为企业进行高端差别化产品的研发。
在大容量聚酯差别化技术与产品开发方面,恒力化纤大力创新,“超细纤维关键技术”获国务院颁发“国家科技进步奖”殊荣,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跃居我国化纤行业最高水平行列。
    恒力的成长,来自勇做一流的梦想。建世界一流企业,创国际知名品牌,是恒力的发展目标,从做苏州一流、全国一流到做全世界一流、纺织业的一流,到做石化、聚酯、化纤、织造全产业链的一流。
    如今,恒力集团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产品研发能力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陈建华由衷地说:“展望未来,恒力集团将继续全产业链发展,做优、做强、做大石化和纺织板块,推进产业进步,为中国纺织民企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