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各大国际皮草拍卖行仍处于全球支配地位,而中国市场现在沿用的是国际皮草评级制度,虽然部分皮草能够自给,但是大部分高档皮草依旧依赖进口。故此,了解国际皮草行业的发展和制度,有利于国内企业掌握市场变化并与国际市场接轨。
从身份象征到自我表达
皮草发展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但皮草成为贵族特权是在14世纪至16世纪的200多年间。在伊丽莎白时代的16世纪下半叶,毛皮加工工艺在欧洲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今天不同的是,当时的皮草只在社会上层的小圈子里流行。
17~18世纪封建社会已进入末期,资本主义得到蓬勃发展。在此基础上,毛皮服装开始进入规模化制作阶段,有了专门的毛皮服装加工场,而且规模较大。因此,毛皮为更多的贵族以及新兴资产阶级所使用。
20世纪初,高级时装的发展推动了皮草设计时装化的进程。著名设计师帕坤夫人在1900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示了一件由300块加拿大水貂皮制作的大衣,皮草开始与时装设计师紧密相连。1936年的美国电影《欲望》中,好莱坞著名影星玛琳·黛德丽身披一袭名贵狐皮的形象使得皮草的流行达到了高峰。随着梦露、贝蒂·戴维丝、丽塔·海沃斯等明星的亲身示范,此时,皮草服装成为时髦女性彰显魅力的重要道具。
进入21世纪,毛皮服装的硝皮工艺出现。新的剪裁方式、新的制作技巧以及新的着装功能,配合毛皮与其他面辅料的设计结合,早已突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毛皮外衣体积厚重、外观庞大的印象,新设计的皮草以外观肌理丰富、手感光滑细腻,在视觉和触觉上的特性成为女性的珍爱。
完善的皮草审查制度
如今,对皮草业影响最大的当属世界知名的皮草拍卖行。在国外,皮草都由专业的拍卖行进行营销推广。这些貂皮被严格地分成等级逐级拍卖,然后根据买家的购买数量估算最后的成品量,配送相应数量的封样证明。
其中以哥本哈根皮草协会的交易额和影响力最大。“如今公司现有员工400余名,年营业额10亿美元,有1700余家丹麦水貂农场为我们供货,貂皮年供应1800万张,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0%。”陈伟贤说。
相比于中国稍显粗放的皮毛动物养殖和皮草供应审核而言,哥本哈根皮草协会对每一张毛坯都经过层层筛选和分级定价。
陈伟贤表示:“公司貂皮销售模式主要是通过拍卖的形式。拍卖有利于养殖户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饲养规模和品种结构,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解除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模式的后顾之忧。”
“貂皮拍卖之前要进行标准统一的皮毛质量分拣。首先,根据皮张的颜色种类和性别进行分类,再根据皮张的尺寸进行分类;下一步进行颜色深浅的分捡:这一过程大部分的工作量都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完成;颜色分级之后,由专业人员对品质进行评级;最后,皮张被分成捆,每捆都有相应的品质等级标签和产品号码,每张皮都有预先的标价。公司每年举行5次拍卖会,在新毛皮采集后于12月份开始销售,次年9月份最后一次拍卖会将毛皮售完。”陈伟贤如是说。
1 Kopenhagen Fur哥本哈根皮草协会
招牌皮草:北欧水貂。
丹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貂生产国,丹麦水貂统一由哥本哈根皮草协会经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毛皮拍卖行、奢华皮毛的第一供应商,哥本哈根皮草协会每年的销售额约为80亿元人民币,是另外几家皮毛拍卖行的总和。
2 NAFA北美裘皮拍卖行
招牌皮草:北美短毛水貂、红狐、蓝狐等22种野生皮草。
330多年的发展积累,让NAFA北美裘皮拍卖行成为提供种类最丰富的野生毛皮的拍卖行。
3 SCREAM STYLE意大利皮草
招牌皮草:獭兔、水貂、貂子等。
意大利素以取材、设计、制作征服国际时尚圈,一直为欧洲上流社会人士设计制作符合他们追求,并能彰显高贵典雅的皮草。
4 GLMA美国传奇皮草
招牌皮草:短毛水貂。
美国传奇皮草是全球最著名的非营利组织,由GLMA美国五大湖水貂皮协会和EMBA美国水貂养殖业者协会组成。
5 SAGA北欧世家皮草
招牌皮草:各种芬兰狐。
1954年,由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北欧四国的毛皮饲养协商联合组成的一个国际市场开发和拓展机构,名为北欧世家皮草。
6 圣彼得堡裘皮拍卖行
招牌皮草:水貂皮、紫貂皮和灰鼠皮等。
这里总能吸引到全世界皮草业内人士的目光,因为这里销售俄罗斯野生紫貂皮,其可谓是十足的“软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