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黄麻纺织涅磐重生
文章来源: | 2014-04-11
黄麻纺织正在涅重生。
 CASE案例
九江银帆:做“精”黄麻帆布
    近年我国的一些黄麻纺织企业遇到了订单减少的现象。但对于九江银帆纺织有限公司来说,黄麻纺织品的产量却是每年增长的。“今年以来,作为黄麻原料的主要出口国孟加拉的黄麻质量有所提高,但是孟加拉的黄麻种植面积有所减少,这就更加要求我们黄麻纺织企业把黄麻产品做精,把黄麻的价值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九江银帆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忠说。
 
黄麻特别适合做帆布
    黄麻纺织是我国麻纺织产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世纪,黄麻纺织行业的主要产品麻袋——产销兴旺、经济效益好,给国家做出了较大贡献。近年,九江银帆纺织有限公司率先突破黄麻纺织的研发思路,开发出一系列环保的黄麻帆布制品,包括黄麻箱包面料、黄麻家具用帆布、黄麻油画帆布等,把黄麻纺织品的用途扩展到箱包、家具、画材上,增加了国内外市场对于黄麻纺织品的需求。
    李明忠强调,我国黄麻纺织企业应该从黄麻纺织产业链的跨国配置中看到机遇,加强品质控制,和印度、孟加拉的黄麻纺织企业展开差异化产品定位和市场竞争。“黄麻是最结实的天然植物纤维之一,产量大和用途广。黄麻纺织企业应该通过各种传播渠道,让来自不同行业的客户了解黄麻帆布的特点——黄麻纤维吸湿放湿能力显著、防腐、防霉、强力高,价格只有普通亚麻的三分之一,是一种特别理想的包装用麻纺原料。”
 
内销市场有待开拓
    黄麻的种植和加工一般都在发展中国家,黄麻纺织品的消费国却以发达国家为主。发达国家有使用黄麻包装袋的习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通常认为土豆、洋葱、萝卜等蔬菜装在麻袋里是更环保的,愿意为包装蔬菜的麻袋付出更多的金钱。而在我国装蔬菜的一般是塑料编织袋或网兜,消费者很难愿意付更多的金钱在蔬菜的包装上。
    “我们有继续做强黄麻纺织的想法。因为从内销角度来看,我国未来的经济将是消费拉动的,只要有黄麻纺织品的消费需求就有市场。黄麻纺织产业链的上下游需要用科技手段降低生产成本,包括黄麻作物种植的机械化、提升黄麻纺织的技术装备水平、电子商务渠道建设。九江银帆纺织有限公司不局限于过去的加工制造,正在利用电子商务渠道,通过发展自主品牌来开拓内销市场。”李明忠表示。
 
湘南麻业:创新管理提升效益
    在黄麻产业面临的种种外界挑战下,郴州湘南麻业有限公司没有妥协,而是尽己能、尽己优,扬长避短,创造机会,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为行业的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过去虽有所发展,但只是粗放型发展的结果,离时代的要求仍然很远。在市场激烈竞争的当今时代,我们仍处在危机四伏的风口浪尖上,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来不得半点懈怠,必须以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面对市场、面对竞争。”作为黄麻骨干企业的郴州湘南麻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平南谦虚地表示。
 
推行目标承包责任制
    郴州湘南麻业有限公司通过建立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开拓内外市场领域,去年公司网络销售产品达2000多吨。此外,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陈平南为首的郴州湘南麻业有限公司领导层大胆创新企业内部管理,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首先我们推行目标承包责任制,实行分公司风险抵押金自主经营模式,把目标责任落实到班组和个人,整合内外资源、减少用工,严格控制成本。实行目标承包责任制后,每吨产品节约成本300元,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 陈平南告诉记者。
    郴州湘南麻业有限公司积极转变经营思路,建立内部市场运行机制,与外部市场深度融合,将企业内部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首先,我们实行5大经济实体经营布局。要求各经济实体把市场和自己作为经营的切入点,创新市场营销方式,创新经营思路和模式,建立内化市场买卖关系,统筹资源配制,激活内在潜力。其次,我们使用分列式营销方式推进国内外市场,包括新兴市场。积极主动做好客户服务。这样我们的内需市场不断扩大,外需市场也在扩张,创造了更好的公司业绩。” 陈平南介绍。
 
加大研发力度拓市场
    郴州湘南麻业有限公司近年不断加大黄麻纺织品的开发力度。先后开发了混合纺织技术、新型操作实用技术,提高工艺上机效果,提升产品品质和产品技术含量,申报技术成果专利,开发核心技术,打造优质品牌,形成企业差异化、差别化核心竞争力,为开拓内需市场提供了保证。
    湘南麻业组建了12人技术攻关小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科研活动,攻关开发10支以上纱、8080布,剑杆宽幅加密布、无油纱、无油袋、超宽超长异型袋、联合国战备沙袋、家用布料和手提袋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扩大了内需市场份额。
    陈平南表示,黄麻纺织企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来到关键的时候。为此,湘南麻业坚持“主业外移外扩、辅业内增内提”发展战略,投资500万元,引进一条高品质纱、高密布生产线,投资200万元扩大剑麻生产线,并投资2000万元在孟加拉新建一条黄麻生产线。“通过投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经济结构,增加生产总量,扩大规模效益,年产值增加20%以上,年收入从最早的3000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2.4亿元。”
    “我国黄麻纺织行业企业着眼长远、团结思想、共同面对未来。用改革发展的方式,提升技术水平、培植新兴市场,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为促进黄麻产业的有序发展而努力。”他强调。
 
紫荆花:科研提升产业链价值
    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用“公司+农户+基地”的订单合作模式,鼓励农民种麻和增收。近年,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甘肃、福建、新疆等地大面积种植黄麻,还把黄麻种植到了非洲马里、贝宁。
    去年,中央提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是通过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从纺织企业对于黄麻原料的需求角度和可操作的层面来看,种植黄麻确实是农民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
    “种植黄麻的季节正好是农闲季节,一般来说,在五月份播种黄麻,十月份就可以收获了。以农民种植黄麻每人每天可获得80元的报酬来看,整个黄麻的种植到收割一季下来,每个种麻的农民大约可以增收五千到六千元。”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忠表示。
 
改良盐碱地
黄麻不与粮争地
    黄麻是一年生草本韧皮纤维作物,与其他植物纤维相比,黄麻不但种植成本低,对生长条件的要求也很低。当黄麻种植到盐碱地后,其底部的叶片从下而上逐步脱落腐烂回归土壤,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从而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另外,收割过后黄麻的根继续保留在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转化为有机质。
    “黄麻虽说自身具有比较好的耐盐碱能力,但它以前却是与玉米、水稻一样是种植在普通土壤里面的。随着我国可用的种植地面积越来越小,不可能再用良田来种黄麻,只能利用其本生的耐盐碱特性,将其种植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刘国忠介绍。
    为进一步提高黄麻改良滩涂盐碱地的能力,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林科院等一批麻类研究所,进行耐盐性黄麻品种选育栽培以及黄麻对盐碱地的改良作用研究。该研究保持了黄麻原生态绿色生长的特点:种植进程不施化肥,根系发达,能防止水土流失,还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100%生物分解,对环境无害。
    如今,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申请了两项黄麻种植专利,并在种植过黄麻的滩涂盐碱地上成功试种了水稻、大豆等作物,长势良好。实验表明,三年种植过黄麻的盐碱地,第四年就可以种植其他农作物了。这与传统的滩涂盐碱地8~10年的废地改进周期相比,大大缩短了土壤改良周期。目前,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仅在江苏苏北地区种植的黄麻,便可改良1.4万亩滩涂盐碱地。4年后,改良的滩涂盐碱地可以种植粮食等作物,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
 
产学研结合
突破黄麻加工瓶颈
    由于黄麻纤维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较高,导致纤维粗硬,支数低,弹性及断裂伸长率也低,因而长期以来,黄麻纤维一直被用于加工麻袋、麻绳及其他包装材料等低附加值的产品。2002年开始,紫荆花公司联合东华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科院麻类研究所等一批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可再生绿色麻纤维技术的研发实践,并成立了国内唯一一家黄麻纤维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对黄麻纤维粗硬、不易染色、加工难度较大等缺点进行多年的联合技术攻关。2003年公司又联合东华大学成立了“东华紫荆花纺织研究开发中心”,成功申请了核心发明专利“黄麻的脱胶工艺”。
    刘国忠表示,公司用了整整8年的时间,攻克了国际上一直未能解决的“黄麻纤维分离度低、可纺性差、脱胶、脱色难,有严重刺痒感”等关键性技术问题。成功地将黄麻纤维转化为细软面料,实现了黄麻纤维精细化与纺织染整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也因此荣获了中国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江苏紫金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的新型黄麻纤维“摩维”,其独特的不规则多角形构造,使其吸湿性高出一般化学纤维数倍,由它制成的纺织品透气性强、散发快而且手感柔软,色彩亮丽、悬垂性佳,夏季凉爽、冬季不闷湿。
    “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传统纺织印染产业转型而来,经过近年的不断科研创新,已拥有专利500多项,包括发明专利130项,实用新型专利73项,现有专利评估价值已超过3亿元,未来我们会继续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始动力。” 刘国忠介绍。
 
记者手记
 走差异化竞争之路
    黄麻这一天然环保产业,如同一条悠悠长河,曲折蜿蜒流淌至今,饱含着数代人的心血。如今,我国生产的低端黄麻纺织品在国内外市场失去竞争力,相关的黄麻纺织企业走向消亡,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劣汰”典型。然而,就在这场转型升级的阵痛里,国内外市场对于黄麻纺织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一些更高附加值的黄麻纺织产品带给企业生存的空间。
    与印度、孟加拉这两个黄麻纺织的传统大国相比,近年来,我国一些优秀黄麻企业通过加强研发、扩展应用领域去转型升级,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在全球资源国际化配置的背景下,我国一些黄麻企业已经成功走出国门,抓住海外黄麻原料基地和黄麻纺织品终端市场。这种迎合市场需求、创新研发思路,最终以差异化的黄麻终端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企业涅发展的创新思路,也许会带给每个纺织人一份沉甸甸的鼓励。(曾圣舒)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