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郝杰 文/摄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国,但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规模与成本,在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十三五期间面临发展方式改变,要由规模扩张向依靠技术进步实现创新驱动转变。
6月5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共同组织的“纺织之光重点科技成果——非织造设备技术及应用”现场推广活动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选择在常熟,是因为这里有个支塘镇,无纺机械和无纺布生产能力、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0%和15%,是中国非织造布设备及制品名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副秘书长兼科技发展部主任彭燕丽、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纺织之光科教基金会秘书长张翠竹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产业用纺织品企业及相关单位的代表200余人参加了推广活动。活动以成果介绍、答疑互动、企业参观等形式,向业界展示了5项非织造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成果,这些成果曾荣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等奖项。
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介绍了“多头纺熔复合非织造布设备及工艺技术”,该成果研究了纺粘法非织造技术、熔喷法非织造技术及纺粘/熔喷复合非织造集成技术。大幅降低纺粘和熔喷纤维细度,使纺熔复合产品的柔软度、阻隔性和强度都大幅提升,满足医卫材料舒适度和防护性能要求;改善了纤网结构,优化了纵横向强力的工艺,产品均匀度、强伸度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大连华阳化纤科技有限公司讲解了“高强聚酯长丝胎基布工程化自动化技术”。该项目通过各部件的创新,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有效提高了纺丝和成网稳定性,并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污染,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内外其他同类产品。
常熟市飞龙无纺机械有限公司向代表们介绍了“FLLBG型木浆/纤维水刺复合联合机”。该项目在普通水刺法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升,将干法成网和湿法成网、平网水刺和圆鼓水刺不同工艺相结合,将木浆纤维和其它几种纤维采用不同工艺成网后,通过水刺技术在线复合,制成功能性新材料,具有环保、洁净、柔软等特点,能满足医用、卫生、工业、装饰等材料的特殊要求,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可开发压纹、提花等功能性新型复合立体水刺非织造布产品。
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和与会代表分享了“超长纤维GMT(热塑性)板材干法生产线”技术。该技术研发了超长纤维(150mm-250mm)的开松混合技术、逆工艺梳理成网技术;针对生产过程中除尘问题,采用主动式强制气纤分离技术;利用玻璃纤维采用干法生产工艺,解决超长纤维GMT板材生产难题;通过对各设备间的优化和流程设计,生产出的GMT板材的机械性能明显提升;项目装备及产品性能指标超过国外同类产品。
金轮科创股份有限公司推介了“纤维素纤维专用针布”。本项目成果为纺织用梳棉机的关键器材,其包卷于梳棉机锡林、道夫、刺辊和回转盖板上,在针布相互作用下,纤维素纤维束得到充分的分梳、混合、梳理,能清除纤维集合体中的杂质、尘屑、棉结,并将经分梳除杂后的清洁纤维剥取、凝聚和成条。产品使用工艺性能接近GRAF同类产品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具有卷装不乱、无断头、易退绕、防锈等特点,可满足非织造领域的生产要求。
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在听取成果单位的介绍后,台下的企业代表纷纷提出问题,专家们则进行了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