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澳棉或将成中国纺织重要原料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6-05-23


  马琳/文

  澳大利亚棉田。

  4月中旬,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代表团一行出访澳大利亚莫里地区,来自棉纺织企业及棉花供应商的十余名代表与当地棉花公司就澳棉的种植、采摘、加工及检验等环节进行了深入交流。

  产量预计增长 关注度不断提高

  一直以来,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之一,澳棉基本全部用于出口,主要出口目的国为中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土耳其。近几年,随着我国棉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对于高品质棉花的需求不断加大,澳棉凭借其品质受到我国纺织企业的青睐。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1~2015年,我国累计进口澳棉约300万吨,占自全球进口总量的约20%,较2011年之前大幅增加。2015年澳大利亚棉花产量52.3万吨,净出口量约60.9万吨。今年1~2月,我国自澳大利亚累计进口棉花2.0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668%,与自印度、巴西、美国进口的棉花数量基本持平,是进口量较多的前五个来源国中唯一进口同比增长的国家。

  2015/2016年度,国产棉花质量下滑,优质棉需求存在一定缺口,为了保证高品质纺纱的要求,澳棉将继续受到高度关注。中澳自贸协定生效以来,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进入崭新阶段,未来在纺织原料及纺织品方面也将有更大的合作。

  据介绍,澳大利亚降水量欠稳定,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今年种植面积基本持平,就目前天气情况看,预计产量同比增长约10%,增产主要是由于今年单产增加。截至4月中旬,澳大利亚全国棉花采摘进度已经超过25%。

  莫里是澳大利亚棉花的主要产区之一。目前来看,该地区的棉花质量好于去年,已经采摘加工的棉花以一二级居多,棉花长度、马值和颜色级都较好。而北部地区由于雨水较多,前期采摘加工的棉花以四级居多。

  种植成本较低 加工成本较高

  澳大利亚的棉田归农场主所有,全国棉户约800户,澳棉的种植每年种植3个品种,并且每年都会选1个新品种进行尝试或是在原有品种基础上进行改良。与其他农作物相比,棉花更具竞争力,因此,农民在安排种植时,会将最肥沃的土地留给棉花,即便是不适合种棉的年份,宁愿该土地闲置休耕,也不会改种其他农作物。

  澳大利亚棉花平均单产与我国新疆兵团单产基本接近,由于棉花种植品种非常集中,大面积种植同一个品种,采用同一个生产模式,因此澳棉质量的一致性很强。

  澳棉从整地、播种、浇水、施肥、喷药,到采收、运输、加工、包装都实现了机械化,人力投入少,采摘全部采用机械采摘,效率非常高,有的农场人均种植面积可达到近万亩,种植成本较低,如50万亩农场用工不足40人。采摘机同时将籽棉打卷,每卷约2.2吨籽棉,运输车一次可将12卷,即26.4吨左右的籽棉运至轧花厂。

  澳大利亚棉花的加工成本相对较高,如轧花厂工人工资每小时约150元人民币,除了加工之外,轧花厂需要额外支付棉农一些费用,因此轧花总成本高于我国。按当前汇率折算,澳棉加工成本每吨超过1700元,加工后的皮棉成本约每吨10000元。

  检验机构非官方 采取包包取样

  澳棉的检验室非官方机构,采用收费制。由轧花厂决定将加工后的皮棉送到哪个检验机构。所有澳棉在销售期都会进行检验。澳棉的检验采取包包取样,所取的棉样被分为三份,当三份的检验结果不同时,采用“就低不就高”的原则进行标识。对于颜色级的检验,当HIV仪器与人工目测结果出现分歧时,结果以人工目测为准。

  根据检验机构的对比试验,存放时间相同情况下,颜色级越高的在长期存放后颜色级降级越明显,但在使用上影响较小。实验结果表明,与颜色级相比,棉花的内在指标对于可纺性而言更具参考价值。

  销售模式多样 政府极为重视

  澳大利亚棉花贸易商约20户,棉花的销售主要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植前预售,对于长期合作关系稳定的客户,甚至可以销售三年之后的棉花;第二,由棉农采摘后直接销售籽棉;第三,棉农将籽棉加工成皮棉后,根据检测指标进行销售,既可以直接销售给贸易商,也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销售。前两种模式的销售先以基准级定价,再根据实际交货的质量进行升贴水。第三种模式则根据实际质量指标进行定价。

  据了解,澳棉的种植没有任何政府补贴,但政府非常重视棉花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生产与科研结合紧密,政府在各产棉区都有专门负责棉花技术推广的官员,所以新品种、新技术能够很快在棉花生产上得到应用。政府根据棉花销售量支付一定金额的“改良棉种基金”作为研究改善棉种的资金。澳大利亚全国只有唯一一家棉种公司。种植商业保险方面,对冰雹造成的损失进行承保,但对于洪水灾害不设保。


 

  后记

  出访团的代表们对澳棉种植、生产、采摘、加工、销售等全流程进行了较全面的了解,并表示当前中国用棉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国内棉花市场较难满足纺织行业对于优质棉的需求,澳棉的质量颇具优势,一定程度上能够填补国内高等级棉的供需缺口。

  代表们希望澳棉能够保持稳定的质量,在价格方面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成为中国纺织未来发展中棉花资源的稳定来源之一。同时,也期待我国新疆棉尽快提高机械化程度,改良棉花品种,使我国棉纺企业能够用上与澳棉品种相当的国产棉。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