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教师要为人师表,注意口碑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7-02-08


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师杨以雄:

教师要为人师表,注意口碑

本刊记者-郝杰

  杨以雄是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教授,到今年他从教已经40年了,干了一辈子的教师,他现在终于可以喘口气,自在些了,也有时间思考点儿问题了。而对于获得纺织之光2015年度教师奖,他感慨道:“人生苦短,我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对教师岗位有太深的感情。”

  在杨以雄看来,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这是天职,要为人师表,注意自己的口碑。从教40年,杨以雄一直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教师教书育人的本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专业知识,与时俱进,通过不同途径进行实践和再学习,结合专业发展方向主持编写本科、研究生教材以及相关专业书籍,所撰写的专著及科研论文在服装工程教学与研究中发挥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对学科发展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杨以雄严于律己,上课从不迟到、早退,不随意调课,每次上课还将精心准备的PPT讲义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交流课程内容,充实学科发展的知识,同时也十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重视课堂交流,努力营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谨记为人师表和师德口碑的原则,优良的教学科研作风和为人处事之道屡获广大师生的好评与认可。

  在指导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论文的过程中,从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过程、论文撰写到答辩,杨以雄为每位学生建立研究档案,定期进行整理,作为学生相关资料的备份。他坚持用电子审阅方法,对学生撰写的内容认真审核,即使再忙碌再劳累,甚至工作至深夜,也一字一句进行批改,提出参考意见和建议。他坚持每周一次的本科论文、硕士生、博士生研讨会制度,每位同学每学期都要参与若干次研讨报告活动,由学生主持,与会学生均须参与提问和交流。长此以往,杨以雄以身作则,培养了学生在科学研究以及论文撰写过程中严谨的治学态度、规范的研究方法和严密的学术思维,这些思考方式和行事风格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大有助益。

  作为服装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还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在业界有着很高的威望,在国际上也深受尊重。日本明治大学客座教授、大阪市立大学客座教授、惠州服装学院顾问教授、日本东丽公司研究所客座教授、日本庆应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哈佛大学合作项目主持人……这一系列的头衔让人们有理由对这位在服装教育领域耕耘的学者肃然起敬。

  杨以雄的研究涉及纺织服装产业经济、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国际贸易等。他主持、参与科研项目100余项,发表文章和著作150余篇,教授课程包括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国际贸易、服装产业经济、服装专业外语等。除了教授知识,杨以雄还非常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组织并支持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研究项目,包括立项、企业和社会调查、科学实验、进程安排、费用预算等均给予学生充分锻炼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切实提升实践能力并且深入服装产业相关企业及市场的良好平台。除了本职工作外,杨以雄还通过合作指导本、硕、博学位论文、艺术类学生参与研讨会等方式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外专业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经过多年来严谨的科研实践、报告和论著的撰写以及做人做事的历练,杨以雄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辛勤劳动,100余名硕博毕业生先后在合适的岗位上寻找并不断丰富他们的自我实现价值,成为有用之才。“学高为师,立说著述可等身;身正为范,为人经事皆楷模。”出自杨以雄的学生的这一副对联,充分表达了历届学生对他的敬爱和景仰,也映证了他数十年来在讲坛辛勤耕耘的无私付出和贡献,不愧为当今高校教书育人的典范。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李春雨:

人生的每一步都要尽力走好

本刊记者-郝杰

  作为纺织之光2015年度学生特别奖获得者,李春雨自认为没什么特别之处。当得知这一消息时,她依然显得很平静,“别人可能参加社团活动多,我参加的少,也就有精力专注自己的事情。”

  采访中,李春雨平静地描述说:“转眼间大学四年就这样一晃而过,本来看似无穷无尽的日子就在恍惚摇荡之间过去了。” 但她所说的“恍惚摇荡”却有着不简单的内涵。

  到东华大学上学并不是李春雨的理想,但她并没有放松自己,而是通过学习逐渐喜欢上了自己的专业。大一暑假,她进入一家服装厂实习,通过那次实习,她开始对衣服的生产过程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也更加了解了纺织服装行业。

  平时上课她从不缺勤,认真听讲并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二时,她获得了东华大学校优秀学生的荣誉称号以及东华大学奖学金和上海市奖学金。她还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C类竞赛,最终获得一等奖。大三时,她获得了东华大学校优秀学生的荣誉称号以及东华大学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

  大二开始,李春雨从纺织学院转入了材料学院。纺织学院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但她觉得材料学院更加适合自己,因此经过慎重的考虑还是选择了转专业。大学课程很多,每门课内容也很多,学时有限,所以大学老师不会像高中老师一样反复讲一个知识点,一切都要靠自己的自觉性,上课认真听讲,不懂课后再请教老师。通过四年的学习,她系统地掌握了高分子的专业知识。大学还有很多实验课,通过这些实验课,李春雨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能更好地理解理论内容。大二下学期,她与两位同学一起报名参加了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课题为PNIPA/氧化石墨烯纳米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获得了1万元的经费。经过两年的攻关,主要实验均已做完,对水凝胶的测试与表征也已完成,如期获得了所需数据。科研的实践让李春雨对高分子材料有了更浓的兴趣。

  刚进入大学时,很多同学都参加了学生会之类的学生工作,而李春雨对志愿者情有独钟,她只参加了志愿者协会。在大学期间,她参加了多次志愿者活动,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

  大学生活结束了,李春雨即将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面对未来,她说:“一段时间的优秀不能说明什么,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每一步都要尽力走好。”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