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现象”迅速走红,毛衫服装业集群化发展是王道! |
本刊记者-吕杨 近年来,以毛衫服装为主的外向型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使蓝山迅速走红,“蓝山现象”由此产生。经过多年的发展,使蓝山毛衫服装业从最初的织机和缝盘两个加工环节,发展为原料加工、纺织设计、后整成型、产品出口等较完整的生产销售产业链条,毛衫服装产业逐步走向集群发展。 8月28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集群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邢冠蕾,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驻会副会长刘家强、秘书长刘焱以及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张京炜等人组成的考察组,在湖南省经信委消费品处调研员朱晓燕和湖南省永州市经信委副主任唐荣立以及蓝山县主要负责人陪同下,通过走访承阳针织、新炽佳服饰、泰兴服饰、卓华服装、杰顺纺织等企业,充分了解了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的毛纺织产业发展情况。 在座谈会上,蓝山县委副书记李劲涛,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何江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鑫,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蒋勇贤,县科商粮经信委主任唐顺琴、副主任李祥龙以及企业代表出席。 李劲涛在致辞中表示,进入新世纪以来,蓝山县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大力承接珠三角毛衫服装产业转移,成为继广东东莞、浙江桐乡之后,全国第三、湖南最大的承接广东沿海外向型毛织加工企业向内地转移基地。面对这些成绩,蓝山县希望以此次考察为契机,将毛纺织产业的发展能够得到质的提升。 李鑫对蓝山县的产业情况做了简要说明,他介绍,其实早在2001年,蓝山新一届领导班子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敏锐地捕捉到广东沿海产业升级换代的契机,结合蓝山毗邻粤港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老百姓市场经济意识强、劳动力丰富、南下务工经商创业人员多的人文优势,国企改革早、民营经济发展快的体制优势和天蓝水清、森林覆盖率高的生态优势,确立了“民营立县,外向带动”的发展战略,提出“靠近广东学习广东,打造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平台,大力发展以毛衫服装为主的外向型加工贸易”的发展思路,正确的决策顺应了蓝山人民“加快发展、重振雄风”的强烈愿望,外向型加工贸易特别是毛衫服装加工业异军突起,走上快速发展阶段。到2017年12月,全县共有毛衫服装类企业126家,完成产值35.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完成产值24.7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7.7 %。 近些年,蓝山着力于引进毛衫服装企业“航母”——香港丽宏针织、台湾承阳针织、德晟纺织、香港卓华服装、永州利黄漂染有限公司等企业,带动外向型毛衫服装产业发展壮大。永州丽宏国际针织有限公司、永州承阳针织有限公司的落户和发展壮大使蓝山毛衫服装业拥有了较完整的生产销售产业链条,毛衫服装产业逐步走向集群发展。随着蓝山县政府的引导扶持,在突出打造平台、完善配套设施,加强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发展,促成适度集中、引导集群发展,优化环境、尽心竭力抓服务,突出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履行社会责任、投身扶贫热潮等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与会的企业代表通过对企业自身的介绍及面临的问题与考察组进行了积极交流后,纷纷表达了对发展地方纺织服装产业的热望,同时也希望地方政府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给予蓝山县企业更多的指导与支持,特别是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 考察组一致认为,蓝山县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集群发展已初具规模。在绿色发展、电子商务及自主品牌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朱晓燕在会上表示,如今行业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坚守创业不易,蓝山镇毛针织的基础好,政府对产业也十分重视,这是十分难得的。但也要看到目前蓝山毛针织产业在全行业的份额并不大,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小微企业的互动仍需加强,在研发和设计方面的短板需要充分认识,要在市场拓展上下功夫,同时多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合作,将区域品牌对外打响。 刘家强表示,蓝山毛针织的产业规模尽管不大,但是后发优势强劲。蓝山毛针织产业规划思路清晰,营商环境营造得当;在广东东莞大朗的回流人员创业积极,港资、台资企业投资办厂使得产业结构丰富;企业家有思考有担当,同时又有危机感,在内外销、自有品牌发展上有见地。他同时提出,要想让产业良性发展,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培养不能忽视。同时产业不可依靠单一的外向型加工贸易发展,要积极扩大内销市场,努力推广区域品牌。 邢冠蕾在总结时表示,蓝山县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合理配置产能,系统谋划布局产业集聚区各项工作,同时引导企业提升发展,特别是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她特别强调,一是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着力提升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二是要合理规划,突出特色,要有创新的理念,走差异化之路,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三是要内外销两条腿走路,拓宽市场功能,多元化经营,增强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实现抱团发展,增强产业积极性,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