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全气候热湿舒适纱线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通过鉴定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0-08-31


  近日,由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嘉兴学院和南京东华纤维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全气候热湿舒适纱线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通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指导性项目视频鉴定会的科技成果鉴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博士赵强分别担任正副主任委员,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西安工程大学、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百宏聚纤实业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的7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审阅了相关资料,观看了生产现场视频和产品,委派专家组成员考察了生产现场,对项目科研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定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基于纤维集合体的芯吸动力学模型和中空纤维熔融纺丝动力学模型,优化设计了高导湿纤维及混纺纱线,以亲水性聚醚为共聚改性组分,开发了亲水中空微孔改性聚酯纤维;针对亲水中空微孔改性聚酯纤维的强力低、梳理过程中易断裂、短绒多、影响成纱强力等问题,开发了柔性梳理技术,实现了亲水中空微孔改性聚酯纤维与棉、粘胶、莱赛尔等纤维混纺的吸湿发热(冬)、透湿快干(春夏)、透湿和暖(秋冬)系列全气候热湿舒适型纱线与面料产品的规模化制备;研究了纱线接触舒适性的设计原理,开发了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高效低耗高品质纺纱技术,实现了系列功能化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混纺纱线的产业化,创立了功能性纱线设计与开发的新模式。

  该项目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已形成8万锭紧密赛络纺全气候热湿舒适型纺纱生产线,完成 3.6万锭功能性纱线智能化生产线技术改造,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