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虹智慧印染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国家级榜单,将给纺织行业带来一场“数字化变革” |
当下,纺织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在全球经济恢复缓慢、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产业利润分配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中小企业急需寻找新的转型出路,而与此同时,互联网已经赋能众多传统行业,“纺织+互联网”的新生态将成为行业大趋势。 “盛虹智慧印染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国家级榜单 近日,国家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 盛虹集团打造的行业内唯一一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抢占先机,通过IaaS、PaaS、SaaS三层建设及平台功能开发推广,实现对纺织印染全产业链的大数据分析与整合,目前入驻平台的企业用户已近2000个,正引领吴江乃至长三角区域纺织产业一次“数字化变革”。 作为“智慧平台”最早入驻的企业用户,昆山一家纺织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经理王兴(化名)已经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他告诉记者,此前的订单,都需要安排专人进行后续跟进,这种模式已经持续多年,时间成本、管理成本逐年提升,市场反应速度受限也越来越明显。 “现在只需要通过手机的移动终端,我们的订单进展到哪一步、什么时候出货、物流到哪个环节都可以一目了然,最关键的是,不用派人在工厂跟单就能随时随地掌握这些信息,效率提升了很多。”王兴说道。 另外一家纺织企业总经理华文方(化名)从成本端的感受更加明显。“对于做贸易而言,订单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实成本核算是有一定误差的,自从加入盛虹这个平台后,我们的成本核算数据全部实现在线精准统计,对跟单、财务等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大大降低,实现了综合成本的下降。”记者了解到,该纺织企业自去年下半年与盛虹实现ERP系统对接,进入供应链共享服务平台后,公司的加工申请、生产进度、成品发货、财务对账,都可以在数据系统上直观掌握,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经过两年的推广运行,“智慧平台”打破了传统贸易商与染厂之间的“信息孤岛”模式。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设备,将各系统技术参数、标准、流程等所有功能整合在一起,实现了生产数字化、系统集成化、设备互联化、过程信息化、管理集约化、流程同步化和监控动态化,保证供应链高速稳定的运行。 目前已有近2000个企业用户入驻该平台。据了解,智慧平台上线以来,盛虹印染的染色一次成功率较同期提升约15%,生产效率提高15%,用工减少20%,能耗降低10%,供货周期平均缩短2天。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建设和实现数字化赋能,受到成本、技术、市场周期等综合因素的制约,以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并构建价值生态圈,这是摆在传统纺织印染行业面前的一道迫切难题。 盛虹智慧印染工业互联网平台自十三五期间启动建设以来,单个项目投资已近8000万元。按照2年建设期规划,到2021年底,预计将纳入超过5000家企业用户进入到该平台,大大提升吴江区域、乃至长三角地区纺织印染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记者了解到,盛虹智慧印染工业互联网平台是综合性、高度集成的数字化生产经营管理和供应链协作平台,从全生命周期角度促进纺织产业链供给侧信息服务对接,使生产过程更加标准化、大幅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综合成本,为整个纺织印染行业管理的创新探索了新的模式。 吴江是全国纺织重地,产业集聚度高,全区机织物纺织品印染产量为90亿米/年左右,配套比例约为1/3,是全国“纺织国字号”最多的地区。实体经济与数字化建设的“数实共生”模式,被认为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今年1月份,苏州市和吴江区先后推出“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从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上,作出明确部署。 真正的产业转型升级不是细分行业的单打独斗,而是在特定产业带动下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则可以将纵向产业链各个环节通过供应链等一系列方式啮合在一起。“数字化+”“互联网+”“智能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激发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作为印染行业龙头企业,自2010年起,盛虹率先在行业内启动“数字化印染”系统工程,累计投资已超过2亿元。“盛虹智慧印染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投入使用,是“数字化印染”从企业内部拓展到整个产业生态的一次“质变”,使产业实现真正的数字化发展、高质量发展有了新平台。按照两年建设期规划,到2021年底,预计将纳入超过5000家企业用户进入该平台。 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以及吴江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契机,盛虹集团在“数字化”转型上继续充当龙头引领,通过数字化链态协同,使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企业的优势能得以放大,并逐步辐射周边,为行业内中小企业提供基于数据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服务和新价值,加速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形成应对市场变化,增强国际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新优势。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