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魔镜市场情报案例分析:除杨天真外,“大码女装”还有哪些高增长品牌?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1-03-16


  “魔镜市场情报:深入分析舆情、深度解读数据”系列报道 

  2020年,以短视频、直播带货为主要形式的线上渠道蓬勃发展,成为服装行业企业走出线下低迷的新突破口。

  雄踞淘宝、天猫等平台半壁江山的女装品类,延续了往日成绩,继续保持良好发展。

  其中,大码女装品类实现了156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2%的业绩,成为拉动女装品类业绩增长的新亮点。

  大码女装的火热与意见领袖杨天真有着直接关系,在各舆论平台,杨天真女士都在极力推荐大码女装,截至2021年3月,其在淘宝平台开设的PLUSMALL杨天真品牌店,已吸引31.2万的粉丝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大码女装品类的业绩上涨,与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经济基础的上升关系密切。如今,女性开始接受身材上的“不完美”,包括以Ubras为代表的无尺码内衣的兴起,说明当前女性的消费观念已转变为:更在意自身的舒适、自在,解放身材上的焦虑。

  01 高端化、优质化是大码女装新趋势? 

  大码女装热度很高,但市场供给存在很大提升空间。据魔镜市场情报数据分析,大码女装线上市场头部品牌优势不明显,未来市场格局仍存变数;大码女装的高端化、优质化或是下一步的发展趋势;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大码女装品牌或将在版型设计、面料开发、色彩、质感等方面实现提升。

  据魔镜市场情报数据分析,2020年淘宝天猫平台大码女装品牌销售排名前五榜单分别为:MsShe(慕姗诗怡)、云妃秀、奢姿、蓝语、纤莉秀。MsShe(慕姗诗怡)2020年销售额同比下降10%,蝉联榜单首位,市场占有率为1.7%;云妃秀、奢姿首次跻身榜单前三,其中云妃秀销售额同比增长200%,奢姿、蓝语同比增长87%,增长势头迅猛。可见,大码女装线上市场头部品牌优势不明显,未来市场格局仍存较大变数。

  从产品销售价格方面来看,MsShe(慕姗诗怡)、云妃秀等前五名品牌销售价格集中在200—300元区间,而大码女装品类的市场平均销售价格集中在200元以下,300元以上的产品销售占比较低,在女装大品类中处于低价区间。分析可见,大码女装品牌商品的高端化、优质化或是下一步的发展趋势。

  据魔镜市场情报数据分析,2020年12月淘宝天猫平台大码女装的冬季商品销售中,消费者更青睐黑色、白色、蓝色,黑色的选择率达到47.3%;商品面料选择中,聚酯纤维占比为19.26%、棉占比为16.61%;服装风格方面,韩版服装的选择率为83.1%;领型方面,圆领服装占比为24.4%、连帽服装占比为22.7%。

  分析可见,长期以来,大码女装的设计感与选择的多样性并未受到重视,未来,这一品类的提升空间很大,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大码女装在版型设计、面料开发、色彩、质感等方面的提升,仍有很多可能性。

  02 不止女装品类,大码经济正在扩散 

  直播带货、社交分享等渠道的兴起,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大码女装亮眼的销售额表现。

  从抖音、微博、小红书三个平台的舆情表现来看,大码女装在抖音平台的声量及互动量远高于其他两个平台,主要形式为大码女装店铺推广;小红书平台尽管声量小,但互动数较高。以产品推荐、穿搭分享为主的高互动量推文,发酵出很多的拔草行为。

  据魔镜市场情报数据分析,抖音平台大码女装社交舆情声量表现中,2020年12月初迎来小高峰,主因是大码女装店铺加大了短视频推广力度。带货是抖音的主旋律,淘系大码女装品牌MsShe(慕姗诗怡)在抖音直播服装上新,目前粉丝数已达23万;大码女装博主直播带货、大码女装搭配短视频也吸引了不少关注者。

  然而,“大码”风波仍在发酵,这把火,烧到了其他衣着类经济。

  在淘宝天猫平台男装品类的商品标题中检索关键词“大码”,发现“大码”商品相对2019年同比增长了51%。此外,在鞋靴品类下“大码”女鞋销售额同比增长71%,男鞋品类中“大码”男鞋销售额增长达164%。

  “大码”群体的需求正在受到市场关注,“大码经济”仍有较大的想象空间,未来也许会在更多的品类下实现大码自由,也会有很多人摆脱条条框框束缚,实现真正的穿着自由。

  (以上数据由魔镜市场情报提供) 

  魔镜市场情报简介:

  深耕大数据领域、有着坚实数据基础的魔镜市场情报深耕服装行业多年,曾为李宁、皮尔·卡丹、安奈尔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提供过深度服务。

 

  在平台方面,魔镜市场情报支持淘宝天猫、京东、考拉、苏宁、国美、拼多多等多平台数据;在数据颗粒度方面,魔镜市场情报能够细化到SKU级商品数据,并能根据时间、类目、品牌、属性等进行多维度分析;在数据库方面,魔镜市场情报的数据可前溯到2016年,这为研究市场发展趋势提供了基础数据;在数据应用方面,魔镜市场情报拥有强大的技术和分析能力,可通过爬取社交文本,挖掘、监控消费者对品牌的舆情变化,从而了解消费者对于品牌及产品的舆论导向。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