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Style3D携手中国服装论坛创新发布,打造时尚行业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1-04-06


  3月30日-31日,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凌迪Style3D协办的“共创·数字化的未来”——凌迪Style3D·2021中国服装论坛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盛大召开。服装行业名企创始人、时尚领袖、知名学者、科技大咖、跨界精英等近500位重磅嘉宾齐聚现场,共同探讨服装数字化未来,为业界提供一份前瞻性的数字化落地指南。

  “升维:数造新生态”专场上,凌迪科技Style3D创始人兼CEO刘郴带来了“Style3D创新发布”演讲,深度分享了数字时尚的底层逻辑及目前Style3D创新成果,引发现场热议。 

  他表示:数字化时尚行业是整个数字世界的子集,同时也是重要构成的部分,数字服装和数字人是数字世界在时尚行业的映射。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发展,我们正在向数字世界全面迁徙,这其中,对虚拟现实的真实度、及超越现实的真实感成为当下关注的核心之一,而这两个层面的底层逻辑便是3D柔性体仿真技术。 

  柔性仿真创新应用 

  打造服装全链路数字化 

  Style3D柔性体仿真技术在纺织服装行业的创新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助力研发方面,Style3D能够帮助服装设计师实现快速设计,从面料数字化、3D设计、3D改版、审款、云端协同定样、直连生产等打造研发全链路的数字化流程,而这其中,每个环节的数字资源都可沉淀为企业可视化、可追溯、云加密的数字资产,实现随时调用和二次研发,加速研发效率提升。

由Style3D制作的数字服装

  视效展示方面,刘郴表示,未来服装的生意,一定是通过在线化、视效化进行的,数字孪生与设计创意的碰撞将迸发出更多创新展示方式。 主要表现在服装材质的数字化、模特的数字化、服装场景的数字化。通过服装材质细节的数字化处理,设定企业独有的数字模特形象以及实现各种挂拍、平铺的数字服装渲染图、3D视频等,将服装从设计研发到上身展示全程云端高效完成,打破信息孤岛,打造出一条服装数字化完整链条,从而大幅缩短产品研发及上新周期,丰富营销展示方式。  

兰亭集势应用Style3D进行上新测款

Style3D制作的数字服装动态图

  数字生态方面,刘郴表示,数字化生态主要包含数字人、数字化趋势及围绕服装各要素的数字化。当下,虚拟身份成为新时尚消费市场的“刚需”。数字模特将更能满足企业个性化形象需求,助力打造品牌IP效应,从而帮助企业沉淀文化及客户群;数字化趋势上,Style3D通过与天猫趋势、POP等趋势平台合作,助力企业快速产业趋势对应数字款式用于上新测款,更高效率、低成本获得市场反馈,从而实现精准高效研发;而在面辅料及色彩等数字化方面,Style3D也已与伟星股份(SAB)、新天元、嘉欣丝绸等知名面辅料企业达成合作,打造数字面料标准及数据库,并与ET、博克CAD等制版软件以及Coloro等主流色彩体系进行打通,可在Style3D相关软件中一键调用,进行精准研发生产。此外,Style3D还与阿里国际站、广交会等平台进行合作,进行数字化展销,打通从设计到生产到展销全链路数字化。  

Style3D数字模特Lucy

  打破服装信息孤岛 

  实现数字经济双循环 

  对于服装品牌来说数字化的某个点或许很有意义,但是它的意义是有限的。只有全链路数字化,突破每一个信息孤岛和每个点以后,才真正对服装企业和行业数字化产生更大的意义,才可能会有更多的化学反应。对于服装行业来说单点的数字化不是最终的走向,从某一点切入,快速向上下游延伸。例如从服装设计研发领域数字化切入,迅速的往下游的展示数字化,再往上游的制造数字化延伸,最终形成全链数字化,通过数字化和数字孪生把整个链条打通,能够让数据流从销售端到制造端没有障碍,没有断点地快速流通和协同,才是服装产业最终追求的终点。 

  Style3D所要做的,是通过服装研发数字化,助力服企快速应对时尚趋势,实时满足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从产业转型角度来说,是在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的研发体系,更高水平地将研发、供采、协同及营销端打通,实现数字经济时代的双循环。

  “我们期望Style3D能够像PS、Office一样,成为时尚行业简单易用的基础设施和标配。希望中国国产的工业软件能够做到弯道超车,希望中国服装企业以数字服装及我们强大的工业基础、庞大的市场实现弯道超车。”刘郴说道。 

  所有的企业未来都将是数字化的企业,随着数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正在从单一消费端渗透到产业各个环节中,时尚行业数字化进程也正在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涌来,中国服装行业下一个5年、10年,Style3D将以创新技术和服务,与中国服装企业一起,共创数字化的未来!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