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文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提出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纺织非遗大有可为 |
本刊记者-郝杰
1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其中提到,积极发展民族、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打造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品牌。
《意见》提出要把贵州建设成为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到2025年,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数字经济增速保持领先;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富,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千年苗绣,是苗族传统手工艺的代表,是多彩贵州的一张闪亮的名片,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组成部分,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苗族史诗”“中国服装史上的活标本”。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在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扶贫车间点赞苗绣“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随后,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把苗绣发扬光大,传统的也是时尚的。它既是文化又是产业,它既能够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用产业来扶贫,用产业来振兴乡村,可以做出贡献”。
贵州省2021年制定了《关于加快推动贵州苗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提出推动苗绣产业化、时尚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目标,实施保护传承、市场主体提升、产业园区建设、品牌培育、科技创新、市场推广等“六大工程”。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去年7月赴贵州苗绣产业考察,并于去年12月举行了以“发展苗绣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多彩贵州苗绣系列活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表示,力争到2025年,逐步建立健全传承、创新与发展链条体系,发挥纺织非遗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积极作用。活动旨在全面展示纺织非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国家战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促进以苗绣为代表的贵州纺织类非遗的跨区域交流。
对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保障措施,《意见》提出强化政策支持,研究以清单式批量申请授权方式,依法依规赋予贵州更大改革自主权。在完善实施机制方面,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根据本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强指导协调,出台配套政策,对贵州改革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据了解,中国纺联将聚集行业资源和优势,在编制行业规划、整合各类资源、推进产业化进程、发展行业非遗教育、拓展销售渠道、加强跨界合作与国际交流等方面大力支持贵州纺织非遗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