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断臂求生,绫致宣布将关闭思莱德所有线下门店 |
本刊记者-徐长杰 疫情三年来,线下门店的倒闭潮此起彼伏,线下实体店布局似乎也成了服装品牌们爱恨交织的战略痛点。
01
疫情下行业销售整体疲软
近日就有消息称,绫致时装旗下男装品牌思莱德(SELECTED)将关闭线下所有门店。网上流传的一份有关绫致集团旗下的男装品牌思莱德(SELECTED)终止中国零售业务的告知函,文件内容中提及“2020年以来的后疫情时代带来了消费习惯的巨大改变,思莱德品牌所坚守的男士商务剪裁和商务休闲品牌调性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
![]() 品牌在告知函中表示,经过两年多的各种尝试,包括转型、联名等等,但最终因为成效不足,绫致股东会决定将于今年7月31日前关闭思莱德在中国的1300多家零售店铺。
![]() 在前述告知函中,绫致集团透露了关店的部分原因:2020年以来的后疫情时代带来了消费者习惯的巨大改变,和许多其他品牌一样,线下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的客流量大幅减少给品牌销售复苏带来了挑战,同时存在的高额的店铺成本亦让经营变得不可持续。疫情的持续高发、线下消费市场的疲软和难以下调的租金等成本费用,使得思莱德应对消费市场转型成功的目标变得遥不可及。
该文件还表示,绫致时装旗下在中国的另外三个品牌ONLY、Vero Moda和Jack&Jones仍运营良好,股东们将继续投入对这些品牌的升级和促进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关注新品牌的培育。
![]() 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程伟雄认为,疫情反复加剧让一些品牌对于线下实体业务投入更加谨慎。在市场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类似绫致这样的多品牌集团正在调整策略,保留有盈利、有发展空间的品牌,同时剥离那些亏损、需继续投入无发展的品牌。
思莱德的关店也折射出了目前国内服饰行业销售的整体疲软。
东方证券分析师施红梅称,今年三四月后,疫情对服装行业的影响进一步加剧。首先,线下零售受到直接冲击,考虑到疫情发生的地点,预计高线城市受到的影响大于低线城市,国际品牌受到的冲击比国内品牌将更大;其次,在2020年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电商,受制于当下物流时效性,线上电商的销售成交与购物体验均有一定的折扣。不过,需要看到的是,尽管有疫情不确定性等因素,但国内头部品牌对2022年的销售预期仍偏谨慎乐观,预计仍强于其他品类。
![]() 绫致时装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服装市场的老牌外资服饰集团。绫致时装的母公司BESTSELLER绫致时尚集团于1975年始建于丹麦,是欧洲大型时装集团之一,旗下拥有JACK & JONES、Vero Moda、ONLY、Vila、JunnaRose等近20个品牌。
![]() 自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的绫致时装共引入了四个品牌,其中,ONLY、Vero Moda和Jack&Jones均在中国设有近2000家的门店数量。较晚于2008年进入中国的SELECTED是绫致时装引进的第四个品牌,目前在国内有1300家店铺。
按品牌来看,ONLY和Vero Moda均为大众女装品牌,主要价格带在500元以下,定位上也均聚焦于年轻女性群体。Jack&Jones和SELECTED则均为大众男装品牌。除了少部分冬季外套价格上千元,两个品牌的主要价格带也基本在500元以下。
目前Jack&Jones天猫官方旗舰店有近860万粉丝,而SELECTED旗舰店为406万。
![]() 绫致时尚集团在总部官网上介绍称,尽管绫致中国与欧洲总部有合作关系,但大部分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设计仍是在中国完成的,且90%以上的产品生产也放在了中国。与此同时,中国公司的销售数据并不公开,也不计入总部的财报。
02
快时尚市场格局重构速度加快
实际上,经营状况不佳的不止思莱德,近两年由于疫情影响,很多服装品牌都因线下门店运营成本问题而谋求断臂求生。
2020年1月,ZARA旗下品牌Pull&Bear、Bershka以及Stradivarius全部关闭了中国市场门店。
今年3月份,美特斯邦威关闭了上海南京东路的圣德娜旗舰店。据悉,美邦服饰公司是因为受疫情影响,出于对经营成本以及物业租金等问题的诸多考量,选择闭店。其实,不止今年,美邦服饰自2020年底就对外透露了门店大面积调整的计划。
另外,曾被称为“中国版ZARA”的女装品牌拉夏贝尔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也已走下神坛。今年4月份,*ST拉夏发布公告称,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A股股票上市,自2022年4月22日起,公司A股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消费水平日渐提高,Z世代的消费意识觉醒,消费观念逐渐改变。对于很多外国牌子的品牌溢价,国内消费者并不买单,而国内男装品牌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伴随着线上电商、国潮品牌越来越多,上一批消失的快时尚品牌市场份额正在被瓜分。
从传统用户覆盖率而言,80后、90后的男性消费者也通过手机的普及越来越成为线上品牌的拥护者,他们认为更加方便的互联网体验才是购买服装的便利入口,无论是价格、支付方式还是运输方式,电商购买已经成为中坚阶段男性的第一选择。
时尚是瞬息万变的,有时候“高不成低不就”也成了从前这些男装品牌尴尬的定位。30+的男性要么追求便利,要么也会追求质量、品牌知名度,甚至尝试定制,购买一件千元、万元的衣服,比百元更能彰显地位与体面。
尤其是后疫情时代,各种电商平台、直播平台更是让他们越来越“抛弃”线下购买的方式,而选择了更为个性、便捷的多种线上购买渠道。值得一提的是,“潮牌”在当下已成为年轻人选择服装、服饰的重要考量。特别是国潮崛起,更是重塑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
信息来源:第一财经、都市快报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