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纺织之光·爱益行”项目成为行业公益慈善平台
文章来源: 2022-06-30


  本刊记者-郝杰
  随着我国《慈善法》的实施,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在坚持以促进纺织科技进步和培养人才为工作重点的同时,开始涉足慈善领域。2017年,基金会启动了“纺织之光·爱益行”项目,并以此作为行业公益慈善平台,动员广大纺织企事业单位积极参加和支持慈善事业,向全社会展现新时代纺织人形象。近年来,基金会在中国纺联的支持下,积极贯彻民政部有关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要求,联合中国纺联各专业协会及各成员单位共同发起倡议,组织开展了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抗击新冠疫情等社会公益慈善活动。
  6 月 28 日,“纺织之光·爱益行” 2021—2022年度行业交流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向参与发起“纺织之光·爱益行”的公益战略合作伙伴报告了2021年度和2022年上半年慈善捐赠情况,对“纺织之光·爱益行”活动做出贡献的合作伙伴代表进行表彰,并交流了活动体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夏令敏,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叶志民,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执行会长、基金会副理事长倪阳生,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刘家强,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朱晓红,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伟良,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华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张传雄,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瞿静,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杨晓东,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祝秀森,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秘书长丛政,中国丝绸协会秘书长刘文全,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行政部主任王寅书等领导参加会议。会议由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翠竹主持。

 

  叶志民首先向参与“纺织之光·爱益行”项目单位表示了感谢,并阐述了基金会开展“纺织之光·爱益行”活动的意义。他说,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支持志愿服务、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民政部也多次强调,社会组织作为慈善力量要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助残优抚、科教文卫、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社会组织要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抗灾救灾、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作用。
  其次,“纺织之光·爱益行”活动也是基金会提高自身能力的需要。纺织之光基金会的突出优势是背靠中国纺联,具有纺织行业优势。通过与其他基金会开展项目合作,相互交流和学习各自专业领域特长,促进基金会自身运作能力的提升。同时,通过开展“纺织之光·爱益行”活动,可以向社会宣传纺织,增强行业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因此,“纺织之光·爱益行”活动有利于彰显纺织行业的责任与担当。

 

  张翠竹介绍了2021年度和2022年上半年“纺织之光·爱益行”项目情况。
  2021年,基金会与中国纺联及8家专业协会共同发起倡议,组织行业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在河南、山西、四川大凉山、江西等地乡村帮扶活动,并开展驰援北京、江苏、河南等地疫情防控工作。
  2022年上半年,9家专业协会及中国纺联爱心职工积极响应基金会号召,驰援陕西、上海、北京等地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会员企业参与 “纺织之光·爱益行”温暖行动,为江西、四川、贵州、河南、云南、陕西、山西等地捐赠急需的各类服装、床品物资。

 

  夏令敏表示,“纺织之光·爱益行”活动的顺利进行,是中国纺联及各单位集体行动的结果,充分体现了中国纺联联合舰队的团结合作精神。

 

  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中,与会代表们对参与“纺织之光·爱益行”项目过程中,基金会展现出的工作规范性和专业性高度认可,表示未来会加强同基金会合作,继续联合开展各类公益慈善活动,践行纺织行业社会责任。同时,代表们还就今后开展“纺织之光·爱益行”项目提出了建议。

 

  会议表彰
“纺织之光·爱益行”2021年度捐赠单位
(行业协会)

 

“纺织之光·爱益行”2021年度公益战略合作伙伴
(行业协会)

 

“纺织之光·爱益行”2022年度捐赠单位
(行业协会)

 

“纺织之光·爱益行”2022年度公益战略合作伙伴
(行业协会)

 

  2021年度中国纺联“纺织之光·爱益行”参与单位
  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
  中国丝绸协会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
  中国服装协会
  佛山中纺联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022年度中国纺联“纺织之光·爱益行”参与单位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中国服装协会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中国纺织 向成 / 摄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