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瞭望非洲① | 从保驾护航到一站式服务!非洲产业转移势能全球瞩目
文章来源: 2023-06-08


  云娟娟/文
  编者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兴业。作为世界领先的非洲工业生态系统开发商和运营商,昇非一体化产业园旨在为中国企业与非洲市场、非洲各国政府搭建桥梁,发掘非洲市场资源与政策价值。本刊特别开辟“走进昇非一体化产业园”系列报道,邀请专家、企业家等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非洲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其中的优势、机遇与挑战,为中国企业寻求更广阔的市场机会和实现全球化布局提供参考。
  据联合国贸发会《202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流入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从2020年的390亿美元达到了2022年创纪录的830亿美元,占全球FDI的5.2%。世界银行近日预测,未来在投资、贸易和内部消费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非洲经济增长将是世界最快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寻求更低的生产成本和更广阔的市场机会。商务部消息称,截至2020年底,中国对非投资存量已超过434亿美元,3500多家中国企业扎根非洲投资兴业。那么非洲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有何投资吸引力?本刊采访了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奎勇和昇非纺织服装业务副总裁Vikas Budhiraja,为大家解读非洲产业转移的趋势与优势、机遇与挑战。
  国际关系 
  中非互信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日益拓展
  今年是中非建交67周年,多年以来,中非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日益拓展。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非经贸合作加速发展,到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十大合作计划”,再到2018年北京峰会“八大行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非洲第4大投资国。2021年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达喀尔会议提出的“九项工程”和《中非合作2035愿景》中明确提出,双方将结合非洲国家自然禀赋和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因地制宜开展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合作。这些对赴非投资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无疑都是推动中非合作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力量。
  董奎勇强调,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致力于服务中国纺织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配合国家做好非洲产业转移有关的投资考察、政策引导、招商引资等工作,组织开展已经在非洲投资或有意愿赴非洲投资的棉纺织企业之间的经验交流工作。
  承接条件 
  五大优势集聚,抓机遇迎挑战稳发展
  董奎勇表示,中国纺织企业投资非洲的发展机会,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原料方面,非洲拥有多个优质棉产区,以非洲“棉花四国”贝宁、马里、乍得、布基纳法索为代表的西非地区棉花产量约占整个非洲的70%,这将为棉纺织发展提供重要的原料保障。劳动力方面,非洲人口超过12亿,平均年龄约20岁,人口结构最为年轻,且人力成本低。而人口结构年轻化也造就了非洲自身的消费市场潜力,非洲目前人均纤维消费量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具有较大增长空间。发达国家对非贸易政策方面,非洲大部分国家享受美国和欧洲的特惠贸易政策,美国和欧盟允许这些国家无配额免关税地出口纺织服装产品至该国或地区。优惠政策方面,非洲各国近年出台了多项优惠激励政策为外商投资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
  董奎勇也提示到,除了上述优势,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中非双方在纺织产业合作方面也面临着较大挑战,如政局稳定性、社会环境安全性风险;部分非洲国家基础设施配套薄弱;非洲工人技能及管理人才不足等问题。因此,中国棉纺企业需要做好准备,一是充分进行赴非洲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控制;二是投资节奏的把握控制;三是团队建设与管理体系的建立;四是建立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如此方能抓住非洲发展的机遇与优势,最大程度实现共赢。
  配套服务 
  一体化产业园,一站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为满足企业非洲产业转移的需求,规避风险与不确定性,一站式配套服务应运而生。作为世界领先的非洲工业生态系统开发商和运营商,昇非一体化产业园(ARISE IIP)旨在为企业海外发展设计、构建、运营一体化产业园配套服务。
  Vikas Budhiraja表示,昇非目前有三个运营中的产业园(加蓬经济特区GSEZ-Gabon、多哥阿迪科贝产业园PIA-Togo和贝宁格鲁吉贝产业园GDIZ-Benin),此外,在科特迪瓦、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等七国产业园项目正在开发中。GDIZ-Benin和PIA-Togo中设有专注于纺织价值链的园区,除上述优势外,目前还拥有AGOA / EBA制度下的着陆税收优惠,可通过棉花产品供应链进行一体化运营,近岸欧美有助于缩短交货时间节省物流成本,一系列园区专享的免税激励政策,稳定且极具价格竞争力的电力供应,投产后18个月内员工基本薪资半额补贴,可持续性和合规性为导向的平台等优势。
  目前已有斯里兰卡服装集团(STAR)、西非服装集团(DTRT)、印度KVS集团等多个公司于PIA或GDIZ这两个纺织园区建厂。此外,纺织品管理公司ATMS正在GDIZ和PIA为包括贝宁纺织公司(BTC)在内的多个非洲和亚洲企业执行多个纺织品项目。
  董奎勇表示,非洲优势将为中国棉纺织企业通过“走出去”加强全球布局,整合全球资源提供较好平台和契机。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229892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