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小广告.jpg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纺织产经 > 产经新闻

资 讯
 
 
资 讯
PX博弈期待多赢结局
文章来源: | 2013-05-23
厦门、大连、宁波、彭州、昆明,在PX项目几欲落地的地方,都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群体性事件,使得PX项目频频陷入被迫叫停的困局和怪圈。而PX项目本身作为化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纺织服装行业的上游项目,其对于制造业的发展又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和地位。怎样平衡多方关系,又怎样抚慰公众情绪,赢得公众的信任?这场博弈,被期待有一个多赢结局。

本刊记者 邵蔚

  

  

    新闻背景 

 

    昆明PX项目又激千层浪 

  

    5月4日,昆明一些市民聚集在昆明市中心的南屏广场,抗议即将在昆明安宁新建的年规模千万吨的中石油炼化项目。此前,昆明市相关负责人称,中石油位于昆明安宁的炼化基地项目已经审批,PX项目是炼化基地的下游配套项目,目前尚在规划研究当中,并未确定建设。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该炼油项目及“PX项目传闻”,短时间内在全国引发了极高的舆论关注。

  

   5月7日,新华社官方微博发布微评,提出此次事件不仅折射我国大型重化工项目的选址难题,也凸显公众对增加信息透明度的渴求。而在5月8日,党报《人民日报》撰写专文,评论民众抵制昆明PX项目一事,称群众“散步”并非最佳解决途径。

  

   在成为舆论焦点之后,5月10日,昆明市政府、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以及云南云天化石化有限公司三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舆论热议的中石油云南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及“昆明PX项目传闻”做出回应。昆明市市长李文荣甚至在现场做出承诺,关于中石油炼油项目副产品配套项目问题,待项目可研报告7月中下旬完成后,昆明市政府将走民主决策程序,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大多数群众说不上,市人民政府就决定不上。”

  

   5月13日,昆明市政府主持召开恳谈会,邀请来自化工、环保等领域的11名专家与40名民意代表恳谈,面对面回应公众关切。在这场恳谈会上,关于炼油项目耗水量是否会加剧昆明缺水、炼厂离昆明的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距离要求、炼油项目为何选在昆明上风向等多个问题被展开讨论。

  

   截至5月16日,在一系列的信息公开、民主对话环节之后,该项目所引发的群众信任危机开始有所缓和,呈现出与之前多次类似事件所不同的走向。这一PX项目最终能否被“安放”,让人试目以待。

 

  视点一 

  

    PX本身并非问题所在 

    

    缺乏对PX相关信息的充分了解,缺乏对企业和地方环保承诺的信任,才使得公众猝然接触PX时,引发轩然大波

    

    “其实,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都有不少PX项目,国内公众现在对于PX的反应,有点谈虎色变的感觉,被过于夸大了。”对于PX在国内舆论圈中引发的轩然大波,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纺丝二部副总工赵会锦这样对《纺织服装周刊》的记者说。

  

   实际上,各地PX项目之所以陷入一种“上马一个,市民抵制一个,被迫关停一个”的怪圈,真正原因还是对PX项目的不了解以及PX项目审批信息的不透明。虽然PX属于低毒类化学物质已是世界常识,其生产、运输、贮存的技术也相当成熟,但对于我国大多数公众来说,PX还是一个陌生概念。缺乏对PX相关信息的充分了解,缺乏对企业和地方环保承诺的信任,才导致公众猝然接触PX,引发各种“风波”。

  

   回头再看昆明PX项目,昆明对化工项目的及时公开和认真沟通值得称道。正是这种真诚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公众的情绪,为政府赢得了信任,也让PX项目的落地出现峰回路转。

  

   “几年之内连续不断的群众反对PX项目情况的发生,已经不再是偶然事件。怎样消除公众对于PX的误读成为现在的当务之急。这其中,离不开对于公众知情权的尊重,以及建设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以我们华峰集团为例,我们的化工纺织项目在全国12个省市都有项目基地,而且每次投入都得到了周边群众的支持。化工产业本身有污染,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把污水、废气等环保预处理工作做好,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华峰在重庆的一个项目,专门投资了2亿多元,用于在安全、环保、健康的保证工作上,这样的项目,在对群众进行宣传之后,想得到群众的支持还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华峰集团文化宣传部部长邹宗钧介绍道。

  

  视点二 

 

    别国经验值得借鉴 

    

    如果环境保护、项目立案等相关制度还是不公开、不透明、不完善,那么,靠宣传“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PX项目”、“ PX的毒性和食盐差不多”无济于事。  

    

    世界石化产业的重心在亚洲,尤其是在东亚,其竞争形势正日益白热化。而PX项目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都处在大力发展态势中。

  

   据了解,韩国三星道达尔公司年产260万吨PX,其中100万吨出口中国,70万吨出口印度;日本JX能源公司在日本国内有11家炼化厂,其中4家炼化厂生产PX,PX年产量260万吨,亚洲总生产能力最大,其甚至与韩国SK公司强强合作,在韩国蔚山投资4.4亿美元新建大规模PX生产工厂;在新加坡,传统的化工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占到新加坡制造业总产值的36%,并且全部集中在裕廊岛工业区。

  

   在韩国,PX项目离城市的距离为2~4公里;在日本为2~5公里,横滨的一个PX生产装置,甚至只与居民区一路之隔;在美国休斯敦,PX工厂距城区仅1.2公里。而在国内,PX项目为了避免对群众生活造成影响,一般还都建在远离城市的工业区。

  

   日韩等国家PX项目的发展现状,已经向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表明了一种态度,PX并没有那么大的危害,也没有公众想象中的那么恐怖。

  

   那么,日韩企业又是如何推进类似PX项目的呢?在日本,石化企业通过与附近居民良性沟通来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凡是涉及附近居民利益,公司都会及时地通过网络、书面信函、电话等各种方式告知居民。如果附近居民想参观工厂,厂方基本上会欣然接受,厂方也会不定期地自主举办一些工厂参观活动,呼吁附近居民参加,以便了解企业的安全措施,并提出要求和建议。

  

   此外,日本的化工企业会倍加重视对环保的投资,在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组织社会公益、植树造林等方面,会不惜重金投入,以确保最大可能地消除负面影响,让附近居民在内心予以接纳。

  

    产业呼声

  

    PX不能一直夭折 

  

    PX项目要不要上?对于这个问题,公众出于对自身身体健康、城市环境安全考虑,发出强烈的反对声音,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PX到底要不要,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重化工项目在国内终究是要有立足之地的,而且需要被给予科学评判。

  

   “我国现在化纤总量占世界第一,其中涤纶的生产又占到化纤总量的50%,而涤纶的原料又是PX,但是我国国内目前PX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化纤生产的需要,国内现在每年从国外进口的PX占到40%的比例。从这几个数据不难看出,虽然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如此发达,涤纶产量如此巨大,而且解决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穿衣问题,但是在原料方面,我们在被国外牵着鼻子走,首尾都在受制于人。‘首’——原料,‘尾’——市场,我们的行业,过于依赖欧美市场,这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是比较危险的。”赵会锦对《纺织服装周刊》记者介绍道。

  

   由于国内PX的产量不能满足国内PTA等下游行业的消费需求,所以每年都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的情况一直得不到缓解。从这个层面上来看,PX项目在国内的上马,是有着其自身意义和现实需求的。毕竟,近几年来,PX下游产业PTA和聚酯涤纶产业的快速发展所形成的PX产能缺口会一直存在,并有放大之趋势。

  

   再看PTA,其产能以年均15%的速度在增长,未来今年这种势头还仍将延续。但是与之不匹配的,是PX装置新建、扩建速度的缓慢。2008年,PX产能增长缓慢,2009年PX项目集中投产形成小高潮,但是2010至2012年的这段时间里,PX产能的平均增长速度已经下降到8%左右,这其中2011年甚至没有新增产能。只是在2012年,才又有厦门腾龙化工、中石油四川石化以及恒力石化的几个新装置投产。其远远不及PTA消费增速,已经影响到了下游产业的发展。

  

   而在邹宗钧的眼里,虽然华峰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副会长单位,但是PX项目也确实应该被给予公正的看待。“PX项目在发达国家一直都存在,并且之前都是在本国进行生产。现在PX的产能在向印度、中国、韩国、日本进行转移。对于PX项目要不要进行,其实我的看法是,只要它能够控制住生产环节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它的建设和生产是需要的,不仅可以推动我国重化工行业的整体发展,还可以拉动当地的GDP水平。”邹宗钧说。

  

   对清洁流程进行控制,得到了赵会锦的认同。他表示,核有污染,但是法国80%都在使用核电,日本的核电站也运行的比较好,这就是个控制的问题。“就像给小孩子洗澡,小孩子和水都脏,但是你不能把小孩子同水一起倒掉是一个道理。”他说,“作为普通人,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我也不例外。作为行业人,我也是要公正的说一句,PX产业不能放弃。在当前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出面,发挥对于公众的引导作用,毕竟PX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化工,还有纺织工业,这需要从整个产业链上从长计议。”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也强调,PX事件是教训也是经验。无论对于化工行业还是下游的化纤行业来说,PX项目都是需要的,但是要注意的是不可以盲目进行项目的建设与生产,而是要在科学论证下进行。与此同时,政府、行业、专家学者、龙头企业也需要宣传PX的专业知识,并在增加项目透明度的情况下对公众进行引导。只有这样,PX的发展,PTA的发展,化工的发展乃至整个大纺织行业的发展,才能够健康、稳步的进行,才能出现多赢结局。

    

    扩展阅读 

 

    PX到底是什么? 

  

    PX,又称对二甲苯,属于化工原料,是聚酯工业的主要原料,用于衣着、装饰和纺织品的生产。同时,它也是汽油的成分之一,在国际通用的安全数据卡中,PX仅为危险标记7的易燃液体,与汽油属于同一等级,其危险甚至小于家用液化气。而且,在对于人体的健康危害方面,它也属于国家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的第IV级轻度危害指标,与汽油同级,缺乏对人体致癌的证据。

  

   在世界卫生组织旗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可能致癌因素分类中,PX仅被归为第三类致癌物,与咖啡、咸菜属于同一个类别。不过也应该坦诚面对的是,PX易挥发、易燃,具有一定毒性,属于低毒类。在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片(ICSC)中,长期或反复接触PX,会使皮肤脱脂,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或听力造成损害,甚至影响到人类的生殖或发育。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