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主导韩国PIS纺织展 |
本刊记者_ 郝杰 文/ 摄 韩国总理等政府官员出席了9月3日的开幕式,并参观展会。新任韩国纤维产业联合会会长Kihak Sung在展会开幕当天指出:“面对世界纺织经济的新调整,韩国纺织业也面临着很多困难。面对这样的形势,韩国纺织业将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发挥韩国纺织技术领先的优势,开发功能性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国际间自由贸易协定开拓新的市场。” 今年共有来自16个国家的307家企业参加了展会,展会主题为“切实的幻想”,意在现实世界中寻求新的增长点。从参展企业的产品来看,功能性产品占据很高比重,功能性与舒适性相结合成为高附加值面料的开发趋势,这也为近年来不断增长的运动、户外,休闲、女士服装等提供了丰富的面料选择。来自中国的63家企业作为海外最大的展团受到了展会的关注,他们带来了高质量的纱线和面料产品,企业纷纷表示,在市场需求不旺的整体形势下,韩国市场仍然大有可为,特别是即将在今年底签署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为企业开拓韩国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
韩国企业以功能性见长 在韩国参展企业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韩国化纤巨头HYOSUNG,KOLONFM,Huvis等。这些企业都是时隔8年再次参加PIS展会,展示了多种功能性和环保性新产品。 KOLON公司展位面积颇大,展位上树立的巨大广告牌上写的是Innovator,凸显作为韩国最知名户外品牌的领导地位。展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KOLON从做尼龙原丝起家,逐渐发展成为锦纶、涤纶的生产者,后来又向户外运动转型,产品70%用于出口,内销占30%。受到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以及韩国岁月号沉船事故的影响,今年公司纱线、面料销售有所下降,但户外服装的销售还是保持增长。该负责人还坦言,“要面对中国产品的强烈竞争。”此次展会公司推出了凉爽面料系列,该负责人手拿一块面料贴近记者的手臂,让记者感到明显的凉爽感觉,此外,公司还推出了轻薄的透明面料、排汗抗菌面料等都是最新产品。据介绍,这些功能性的实现都是在纱线层面完成的,具有永久性。令人称奇的是公司还推出了一种号称比水还要轻的面料,主要用于水上运动。Cella系列具有吸汗速干、不易变形的优质特性,并且拥有棉一般的自然外观。MIMOFIL是另一款新型面料,其利用双色效应最大限度地提高面料的视觉冲击。KOLON公司非常注重中国市场的开拓,他们已在京畿道地区建成新的面料厂,主要生产针织面料,作为进军中国市场的重要生产基地。 晓星(HYOSUNG)是国际化纤巨头,主要从事锦纶、涤纶、氨纶的生产。其氨纶产量世界第一,锦纶在韩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公司注重国际化战略,在中国、越南、印尼、土耳其建有生产基地,产品大部分出口。公司市场部经理金先生介绍,虽然经济不好,但氨纶市场一枝独秀,今年公司氨纶销售继续增长,“这源于消费者喜欢”。在他看来,氨纶在纤维市场所占比重还较低,未来增长潜力很大。在公司展位上,记者看到了creora系列功能性产品。针对锦纶染色难题,公司推出了Color+面料产品,现场展示的面料色彩丰富、色泽艳丽纯正,据介绍新型染色工艺使得面料色牢度极高。Power fit是一款高弹性的氨纶面料,特别是在高温下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弹性。游泳池中的水含氯较高,氯对氨纶有较强的侵蚀性,降低了氨纶的弹性,highclo则是公司推出的一款耐氯新品,用这种纱线制成的面料具有很高的耐氯性,使得泳衣能长久保持塑身性。此外,一款面料具有良好的手感,还具有涤纶的功能性, 据说是采用eco-soft新型纱线制成,其生产过程降低了温度,减少了气压,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环保性。晓星还携手下游成衣厂家共同参展,增强了上下游的互动效应。 涤纶短纤韩国排名第一的汇维仕(Huvis)则推出了细旦丝和纺棉类产品。其中Seaone不仅具有吸汗速干、触感冰凉的特性,还可以防紫外线;XN 作为一种染色pp面料,轻量性与保暖性非常突出;MOKA结合纺纱技术和纱加工技术,表现出棉一般的触感。 其他一些韩国企业还展示了超轻型保温面料、蓄热保温面料、记忆面料、超轻型薄质织物、高耐水压防水透湿面料、高强度防护面料等功能性产品。
中国企业以差异化取胜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参加韩国展会是开拓韩国市场的最好平台。相比去年40家企业参展,本届展会增加到63家,他们针对韩国市场的特点纷纷推出差异化、功能性产品,在韩国市场上独树一帜。 山东如意棉纺集团的首次参展令韩国业内齐声叫好,如意也不负众望,展位面积居中国企业之冠,气派非凡。对韩国出口已经有5年的历史,此次如意带来了高质量的紧密纺纱线、色纺纱,以及混纺纱产品。在接待客户的间歇,公司营销中心销售总监陈罡告诉记者,如意在韩国市场销售越来越好,此次参展意在深挖市场,继续扩大影响。一直以来,如意都在坚持国际化方针,“如意的发展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国内市场,二是海外市场”。他认为如意虽然销售形势不错,今年韩国市场销售增长了20%,但品牌知名度还有待提高。对于韩国市场的特点,陈罡分析说,韩国时装业很发达,因此对于棉纱、混纺纱需求很大。韩国市场40 支以下较多,高支纱相对少,如意实行差异化竞争,主要做高支纱市场。特别针对市场需求,量身定做,主要推毛羽少,强力高的紧密纺纱线。虽然紧密纺纱线价格相对较高,但由于质量好,受到韩国市场欢迎。针对未来的市场发展,陈罡表示,韩国棉纺纱锭已有100万,主要是中低支纱为主,今年有可能会扩大到200万锭。 在宁波汉麻工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展位上悬挂着一幅大照片,1800米高的群山上,一片绿色葱葱,销售经理冯震介绍说,这是位于云南西双版纳的汉麻种植基地。中国的汉麻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如今,汉麻服装已经应用到民用家纺、服装,以及军队服装领域。汉麻的优势是天然抗菌、吸湿排汗,“汉麻服装穿一个星期不用换,没有味道。”军队战士穿的袜子、训练服,以及使用的毛巾已经采用汉麻织造。然而国内市场一直不温不火,韩国市场却对汉麻情有独钟。在沙发面料、墙布市场很有需求。冯震认为,参加展会可以把公司的韩国客户聚在一起,这是最节省成本的服务方式。对于未来市场的展望,冯震分析说,以前质量不稳定主要是汉麻种植问题,如今种植面积和质量都有了保障。未来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作为中国最早打入韩国市场的化纤企业,恒力化纤参展已经有多年了,公司的涤纶长丝、DTY等产品很受韩国市场认可,其20d~300d的产品规格令客户选择余地很大。虽然今年上半年整体销售增长,但公司外贸部经理肖明坦言,8月份以来,市场需求下滑,价格上不去。但公司靠在韩国市场积累的知名度与产品的高质量,还是获得了不少订单。在肖明看来,韩国市场对原料的要求很高,没有高质量的产品是无法打入韩国市场的,至今,恒力依然保持着中国企业中韩国化纤市场的高占有率。 在无锡四棉的展位上,来访的客人不断,公司的宣传说明多以韩文介绍,方便了韩国买家的采购。总经理王宁宁说,除了亚麻混纺纱、莫代尔高支纱等品种,公司针对此次展会新推出了双抗吸湿保暖纱线,这是一种功能性纱线,采用纳米技术,经过精密紧密纺特殊工艺,使得纱线具有极佳的保暖性,且吸湿排汗,抗静电,受到韩国客户关注。对于韩国市场的情况,王宁宁说,今年市场销售比较困难,但公司每年都有大量新产品问世,韩国市场对新产品很关注。 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相比去年扩大了一倍,此次主要展出了复合类、消光类的化纤产品,以及吸湿排汗、高弹性能的纱线和面料。公司外贸部主管李振介绍说,“韩国市场占公司出口的1/4,今年增长明显,但韩国市场变化很快,普通产品没有市场,必须要有创新型产品,才能不断保持竞争力。”如今,盛虹的长丝DTY产品在韩国市场占有40% 的份额,其中很多都是差别化产品。 相比那些大企业,宝鸡大地纺织有限公司只做普通产品,但依靠高质量赢得了韩国客户的信赖。耕耘韩国市场10多年,公司今年首次参展,主要展出了纯棉、涤棉等面料,用于里料和衬布领域。公司总经理刘红兵有自己的生意经,“产品分高中低档,但质量标准是同样的,我们把普通产品做到了极致,这就是高档。”正是依靠高品质,大地纺织在韩国市场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韩国企业注重科技创新 像中国的产业集群一样,韩国也有不少产业聚集地,他们在过去50 年时间里为韩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据韩国产业集聚地负责人Kang Nam Hoon 介绍,集聚地的经济总量占整个韩国经济总量的69%,占出口额的81%,就业占47%。此次展会期间,韩方特意组织参观了Welcron 公司、智能服装技术中心等集群地纺织企业的活动,让来自各国的参观者实地了解韩国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研发与生产经营状况,加强各国纺织业的交流。
Welcron 公司 从COEX 展馆向西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即可抵达位于KICOX 产业集聚地的Welcron 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从事超细纤维材料生产研发的企业,主要产品有卫生材料、家纺产品、以及半导体、防弹衣等产业用纺织品。公司负责人李先生介绍说,其超细纤维制品世界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公司年销售收入近700 亿韩元,10% 的资金用于研发。图为用超细纤维开发的具有抗螨虫的家纺产品,亲肤感极佳,这样一床被罩售价高达24 万韩元,公司目前60% 的收入来自家纺产品的销售。
智能服装技术中心 位于首尔东大门的智能服装技术中心是一家由政府资助的研发机构,专门从事纺织服装的综合技术研发,是韩国唯一一家纺织服装综合技术研究所。技术项目研发周期一般为1-3年,研发成功后再转让给需要的企业。在该研究所内,记者看到了无缝冲锋衣、防刺防割面料,阻燃防护服、防爆桶等功能性产品。有些产品直接供给军方使用。图为研究所负责人展示面料防割功能。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