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蒋士成:挖掘出“中国纤维”品牌影响力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5-03-17


蒋士成: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前,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化纤大国,化纤行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化纤产业链终端产品越来越注重品牌建设,产生了不少极具影响力的自主品牌。然而,同国际知名品牌相比,我们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的举办不仅引领整个纺织化纤行业更为关注品牌、重视品牌、建设品牌,还将国内外领先的化纤新产品源源不断地传递给下游制造企业,让下游企业感受到纤维品牌的力量。    

  

  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开展四年来,每年都有创新与升级。每一届纤维流行趋势从产品收集开始,都比前一年更为完善,入围企业和产品的实力也越来越强,主动申报的纤维企业逐步增加,相关上下游企业的推荐产品数量不断增多,参与展览及主题时尚秀的企业主动性也在一步步提高,这都体现了活动带给行业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化纤行业,更是涉及到与普通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  

 

  作为评审,在评审过程中对这样的发展变化也是感受颇深。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不仅为下游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等环节提供更全面的决策依据,还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塑造品牌。   

  

    本届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的主题是“创新与融合”。我认为创新体现在观念与理念的创新,技术与产品的创新、生产运作模式的创新;融合则是指化纤产品与自然的融合、人体的融合、技术的融合及产业的融合,这也符合中国化纤行业的生态、时尚、功能、环保和科技五大方面的开发和发展的方向。化纤行业只有把创新和融合的理念完全消化吸收,落实到企业具体发展中,才能真正实现这个主题的意义。  

 

 

  

    众所周知,现在越来越多的化纤企业参与到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中,这也说明活动确实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好处,给企业带来了实惠,而源源不断的企业的加入,也让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企业的品牌和活动的品牌实现双赢,有利于推动纺织产业链向新产品开发、创新拉动需求的方向转变,促进价值链的整体提升,进一步打造中国纤维品牌,提高中国制造的整体品牌实力。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