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两会记者见面会上,首次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概念。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中国经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纺织行业作为中国经济的一部分,其升级路线同样关乎“中国梦”的实现。从本期开始,本刊特开设“打造纺织产业升级版”栏目,邀请业内外专家,围绕行业热点探讨我国纺织行业的升级思路。本期,重点探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升级关键所在。
■李燕立
原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系主任,中国老教授协会理事,目前在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技术与国际交流部工作。
纺织工业是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行业,而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产品更是大多应用于工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土工及建筑、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新能源、农林渔业等领域,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进步,不仅仅是纺织行业的进步,同时,也会为相关行业提供性能优越的材料,为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材料的支持。因此,它与我国工业的整体水平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如何顺应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历史潮流,促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健康快速发展与合理布局,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从今年4月份在美国迈阿密举行的国际产业用纺织品论坛和展览会上,我们看到,今天中国的产业用纺织品在原料供应、生产能力、设备水平、后整理技术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国际上的差距并不十分突出,某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就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而言,还需要在稳增长中提高质量和效益,提高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升级,推动行业和经济转型,形成新动力。国家相关部门在政策上也十分支持行业的创新能力建设,通过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的高水平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科研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利润率。
资料显示,2009~2012年,国家相关部门共支持了产业用纺织品行业130多项项目的建设,主要涉及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六大重点领域,项目的总投资超过140亿元。在这些项目中,既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技术和产品,也包括吸收引进技术后的再创新,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和产品创新,提升了纺织工业的总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由于我们与国外企业发展的历程不同,在产业集中度、产品创新与研发等方面,与欧美等地区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从整体来看,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科技研发力量大部分集中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面对市场,有强烈的创新要求,但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而产学研战略层次的合作较少,组织形式较为松散,缺乏产业技术成果转化的持续保障机制。而且随着科技发展的日益交叉和融合,技术创新更加复杂和艰巨,单个企业创新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和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产业技术的创新和一家企业、一门技术的创新并不一样,需要产业链内一系列技术的配套和集成,通过“资源、信息、知识共享”为企业提供缺失的创新资源,降低企业的创新风险和创新成本。
因此,要实现创新的升级,必须在企业内部研发的基础上,有效吸收和利用外部技术源,达到低成本和高收益的创新效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新型产学研结合模式,经过各方面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创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产学研合作、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链协作共赢、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家层面也发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政策,进一步推动和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合理构建和良性运转,为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助力。
比如,去年以来我国大范围特别是京津冀地区持续遭遇的雾霾天气,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人体健康,也对我国现行生产和消费方式敲响了警钟。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环境保护的目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会大有作为。
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需要高水平的袋式除尘技术。而该技术中,除尘袋是核心。它需要上游提供性能优良的纤维,需要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面对下游的要求,设计、制作功能性很强的过滤袋,同时还要下游企业在除尘器设计、运行等方面的创新与完善。在袋式除尘技术的起步、推广阶段,由于我国煤质较为复杂,并且环保标准、工艺技术、滤料水平、使用经验等方面仍有不足,该项技术并没有发展壮大。相信随着大气排放物标准的提高、配套纤维和加工技术的进步,再加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不断完善,袋式除尘技术在环境治理方面必将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来源: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李昱昊、黄景莹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