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强诞生 大赛强势升级 |
本刊记者-董笑妍/文 关云鹤/摄 传承匠心·首届中国华服设计大赛24强新鲜出炉,本届大赛选手所体现出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发掘与创新,让评委团成员们也大为惊叹,并纷纷表示期待成衣的最终呈现。在随后的两个月时间里,24名选手将分为三组战队,与各自的导师走进最终总决赛。这不仅是一个比赛的过程,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8月13日,“传承匠心·首届中国华服设计大赛”24强评审在北京举行。经过评审团现场评审打分,结合前期网络票选结果,最终评选出本次大赛24强入围选手及其作品。《敦煌·觉》、《纸鸢赋》、《逍遥行》、《汉方》、《斑驳》等优秀作品入选大赛24强。 本次评审会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李当岐、副主席张肇达,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以及中国时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获得者武学凯、李小燕、王玉涛组成实力雄厚的现场专家评审团。香港时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杨棋彬虽然未能亲临现场,但是他通过邮件选出了他心目中的24强,大赛组委会将他的评审结果与现场评审专家的评审进行汇总,最终评选出了24强作品。 接下来大赛将进入最令人期待的“导师PK赛”环节——三位导师现场对24强选手进行分组,参赛选手们最盼望的与导师零距离交流学习环节即将精彩呈现。 据了解,本次入围作品从文化传承、设计创意、面料创新、男女装比例来看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大赛评审团专家表示,参赛设计师纯熟地运用了传统面料的特性,并赋予其独特的设计感,看似传统的苏绣、云锦、宋锦等面料,通过现代的工艺处理与裁剪设计,展现出不一样时尚态度。设计师们“脑洞大开”的创意令人折服。 华服绝不是“山寨文物” 在24强评审现场,许多优秀作品令评委爱不释手但又纠结万分,面临取舍真是左右为难。相对于画作的美感,评委们坦言更加看重设计的文化内涵、面料的运用以及成衣制作的可行性等。透过画作联想成衣效果、审视细节处理,是评委们统一的评判方法。 大赛评审团主席李当岐表示,本次华服设计大赛的目的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怎么去挖掘,怎么去表现,怎么让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却又不做成“山寨文物”,正是考验选手功力和导师眼力的关键。因此,在评审开始前,他就提醒几位带队导师,在PK赛阶段要尊重选手的原创性,以引导为主,不强行改变选手的设计理念。这样才能博采众家之长,通过大赛挖掘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让文化瑰宝活在现实生活中。 张肇达特别强调了在服装设计中要突出情调和品味。他说,本次大赛的入选作品都充满时尚感,提炼出的中国元素也颇有品味。他强调,华服应该具备中华民族的精华,应该让现代人穿得更有幸福感。 在现场记者了解到,张肇达对参赛作品《绝句-AGENDER》情有独钟,他说,这套设计运用了中国传统服装形态,纯白的面料运用虽然没有明显的东方符号,但是感觉却“很中国”。此外,《纸鸢赋》作品结构简单,但民族符号很强烈,色彩够东方。尽管有的作品没能入围24强,但是依然特点鲜明令人难忘——有的作品体现了淡雅的江南设计特色;有的加入了童趣元素;有的设计理念独特,找到了东西方文化的结合点。 姚建萍作为非遗项目传承人,对参赛作品使用的工艺格外感兴趣,她说:“将中国传统服饰工艺融入到现代生活,才是优秀的传统技艺传承的途径,才能让匠心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绽放勃勃生机。” 比赛第二,成长第一 24强诞生并分组进入导师团队后,本次大赛即将进入万众瞩目的导师PK赛环节。在这个环节,选手们不仅可以得到这些早已成名的设计师的细心指导,更能从交流中获取导师对当代设计的真知灼见,乃至对于未来市场变化和发展方向的指引,相信本次导师制度将对选手们的设计职业生涯产生深远影响。 这既是众多参赛选手最为期待的一刻,也让三名导师激动不已。 王玉涛说:“华服大赛的‘华’代表了中国的传统东方文化;‘服’则代表了服饰,因此,本次大赛的设计作品展现了东方文化的汇聚,我能感受到选手们为了创意,在设计和面料选择上绞尽脑汁。”他希望能在比赛中看到不一样的作品出现,不循规蹈矩,优秀的作品要对服装设计行业具有引导作用。 李小燕说,入围作品基本上都紧扣了“华服”主题,但又没有脱离现实。“服装设计从来都是要从纸面落到现实的,而不是天马行空,设计回归生活才具有生命力。” 武学凯则表示,很多参选作品令他惊艳不已,整体风格现代时尚,但传统文化元素也得到充分体现,他和大家一样特别期待总决赛时成衣展现为大家带来的视觉盛宴。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三位导师将与各自组别的选手们密切沟通,在方案修改、面料选择以及最后的制作环节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设计经验无私地传授给选手,这将不只是一个比赛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 大赛海选回顾 短短半月,网络投票总数超33万 61份初评入围作品在大赛官网和官微展示后,引起了参赛者和网友的广泛关注与支持。截至8月1日网络投票结束,总投票数超过33万。 其中得票最高的作品是《敦煌·觉》,票数高达44696票。这位来自深圳的设计师表示,这次大赛对年轻人来说既是一次深入认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过程,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升华的过程,他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对即将到来的PK赛环节感到既紧张又期待。 苏州大学在本次大赛中表现得十分抢眼。8幅参赛作品中4幅入围初评。该校负责老师表示,虽然国内服装设计比赛不计其数,但是像本次大赛这样立意高远、拥有超强评委阵容、导师PK赛制和广泛影响力的大赛还非常少见。 他说:“这样的大赛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还能使其对时尚和未来服装设计的发展趋势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判断。尤其是导师PK赛制,能与中国服装设计行业优秀的设计师共聚一堂并接受他们的指导,更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参赛热情。” 24强入围名单及分组 导师李小燕团队入围作品: 任国宝《绝句-Agender》 栗宇鹏《逍遥行》 阮程展《汉方》 裴义《华梦美衣裳》 任祥放《流白》 许火平《轻松自在茶色生活》 顾乃盟《礼仪之邦》 邓婕婧《》 导师王玉涛团队入围作品: 谢小霞《字源》 陈丁丁《忆-空》 谭期《玺缘》 袁天卉《还影》 魏怜怜《童年的记忆》 谢芊芊《京腔》 叶海滨《守-望》 谢宏玘《君子如玉》 导师武学凯团队入围作品: 陈科霖《敦煌·觉》 郭芝霖《纸鸢赋》 王晓勇《墨》 郑博文《斑驳》 马亮《融》 赵立《山河印象》 赵文瀚《鹿水河畔》 刘静《力》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