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jpg
抗疫故事|张静雯:90后纺织女工,抗疫中尽显巾帼风采!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20-03-30


  春节以来,抗击疫情与恢复社会经济发展是国家首要大事。纺织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作为与全球产业链深度互动融合发展的产业,在本次疫情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冠疫情期间,纺织人肩负起行业使命,涌现出众多动人事迹,为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弘扬纺织人勇担当、敢作为的精神和树立行业榜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与《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共同发起“讲述纺织人‘抗疫复产稳发展’故事作品征集”活动,抒写纺织人的生动事迹和感人故事。

  张静雯大朗广东春夏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防疫物资定点生产企业之一,以下简称“春夏公司”)一线操作工人,妥妥的“90”后。在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期间,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市唯一获此荣誉。

  据了解,本次评选重点选树了医护(疾控)、交通运输、环卫、防控物资生产等奋斗在抗疫一线,成绩突出、政治表现好及社会认受度高的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静雯一直工作在口罩生产一线上,舍小家顾大家,为抗击疫情贡献了积极力量。

  主动请战,放弃休假迅速复工

  疫情发生后,在市、镇有关部门的号召下,春夏公司立即电话召集员工复工进行口罩生产。考虑到疫情紧急、公司人手缺乏以及肩上的社会责任,张静雯接到公司电话后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放弃休假主动请战,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口罩生产一线工作中。她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公司的业务是生产保护生命的物资,作为公司员工,我也是有社会责任的。春节不止有一个,放弃一个春节,却能为疫区同胞带来保障,我感到非常自豪,这点牺牲不算什么。”

  她的主动请战起到了有效的带动作用,其他当地员工得知后也陆续赶回公司,投入生产,加入这场战“疫”。张静雯的举动也得到家人的支持,纷纷为她竖起大拇指。

  吃苦耐劳,努力提升口罩产量

  张静雯从复工开始,连续一个月未休假,一直坚守在口罩生产岗位。每天8点钟开始生产,中午只有10几分钟吃饭时间,通宵上班是常事,最长工作30多个小时,中途只休4个小时,连做梦都在生产口罩。一天下来,她经常脚都站肿了,也还是坚持着口罩生产工作。由于连日不间断工作,她经常有头重脚轻的感觉,疫情发生以来,整个人瘦了8斤。张静雯是过敏性体质,有段时间身体过敏了,吃颗过敏药后,咬咬牙继续工作。

  把所有注意力都转移到工作上,也就熬过了这段过敏日子。

  虽然每天都回家,但是与家人基本见不到面。有时其他同事会对夜以继日的工作产生懈怠情绪,张静雯会转变为“心理疏导员”在休息时与这些同事交流谈心,引导他们释放负面情绪和压力,全心投入到生产一线中。在张静雯的带动下,大家团结一致,争分夺秒提高口罩产量,形成了积极向上、务实肯干的企业文化。辛苦劳动付出换来了口罩产量提升和公司的不断进步,工人由刚复工的不足10人增长到现在的37人;口罩由刚复工的日产量不足2万只,增长到目前的14万只;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断学习,从仓管员到“技术工”

  张静雯2014年进入春夏公司工作,原来的岗位是仓库管理员,对于物料储存,物料分发以及异常状况的处理等工作都非常熟练。疫情发生后,口罩需求量激增,且春节期间大部分外地员工无法及时返岗,张静雯便主动承担起口罩生产的工作。 

  她干一行爱一行,在工作过程中,她默默地观察并学习专业维修人员修理机器,掌握简单的维修技术,现在的她对机器的每个零部件甚至每颗螺丝钉都了如指掌,就算机器出现故障,她也能轻易解决。为避免机器出故障,她每次上班前都会对机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为口罩生产线保驾护航。眼见生产线将要超负荷,张静雯建议春夏公司增加口罩生产线,公司积极采纳了她的建议,生产线由原来的1条增长到目前的4条,生产效率和产能不断提高。

  好评如潮,优秀品质值得学习

  在家人眼中,她是“顶梁柱”,张静雯家中有一个小她4岁的弟弟,从小就是大姐姐,带着弟弟不断成长,为父母分忧解难,也善于关心照顾家人。在同事眼中,她是“全能手”,身体瘦弱却是男孩子性格,无论是口罩生产操作,还是修理机器,甚至扛100多斤的原材料都不在话下,只要是有需要的地方她都能上。

  掌握相关技术后,她还热心于“传帮带”,把掌握的技术和方法传授给其他刚投入到生产一线的同事,共享技术信息,大家对她的细心和耐心都赞不绝口。她曾经是篮球队队员,体能毅力较好,性格开朗大方。

  公司对她的评价公司对她的评价主要有“四强”:学习能力强,操作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应变能力强;同事对她的评价是幽默、乐于助人、冲锋在前,优秀的品质值得大家学习。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