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绣郎 绣主播 绣奶奶 镇湖镇的“双小康”生活 |
提到刺绣,很多人想到的是绣娘, 绣郎,你可曾听过? 在苏州镇湖,这个享誉中外的刺绣小镇,不仅有靠苏绣脱贫致富的绣一代,有手艺传承的绣二代、三代,有直播带货的新生代时尚绣娘,还有一道风景,男性绣郎。 我爱它,轰轰烈烈最疯狂!看嘻哈绣郎表白苏绣 傅健 ,绣郎 从业20余年 非遗传承人 嘻哈范儿 靠着设计 在一群阿姨绣娘参加的比赛中, 冲进前五。 32岁的年纪,从业已20余年,傅健的刺绣功底是世家祖传。他从小就开始刺绣,大学时代创业。嘻哈范儿的装扮,跟传统刺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他俨然已是苏绣艺术家。 谈及什么要当一名绣郎,这个嘻哈绣郎开始表白苏绣,“我很喜欢,就是喜欢,从小就开始做,感觉是那种刻在骨子里的热爱,觉得太美太震撼了,上大学的时候,同学都在玩游戏,我还在刺绣,那会绣了甲壳虫乐队四个人的肖像作品呢”。 靠着设计,他第一次参加江苏刺绣大赛就冲进前五,着实开心了好几天。毕竟年轻,在绣工上,远不及几十年功夫的阿姨绣娘们好,他更擅长乱针绣和素描,在设计上更有优势。 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尝试各种创新形式,让更多人喜欢苏绣,作为一名传承人有义务把苏绣传承好、发展好。 绣郎不仅自己事业做的风生水起,也带动了镇湖刺绣产业的发展。他常年招纳、组织和培训当地热爱刺绣事业的人,传授技艺,解决当地200多位农村妇女就业的问题,每年创造500万的刺绣产值。 △傅健绣品(左为照片,右为绣品) 传统苏绣遇上带货直播,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一场王一博肖像刺绣教学让“小娘鱼”杨雪走红,创造了近千万的创纪录超高人气。 疫情期间,苏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为刺绣是艺术品而不是生活必需品。90后绣娘杨雪把教学场地从网下搬到网上,每周两次免费直播教学。 网友们会从刺绣聊到美食,又会从美食聊到用刺绣小产品如何做成高级美食包装等,不仅推广了苏绣技艺,制作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绣品,对刺绣产业也是个推动。 直播中的绣品销售量同比增长一倍,还带动了数件非遗大师收藏级作品销售。 如今,绣品街上的新生代秀娘们纷纷走起了网红直播带货的路子,穿起汉服,梳起汉式发髻,走进直播间开启苏绣带货专场,团扇、旗袍、丝巾、画作、荷包应有尽有。直播经济让美丽苏绣在传承中更加灵动。 85后绣一代靠着苏绣脱贫致富奔小康 周丽琴,85后绣庄创始人,父亲残疾患病,几年前自己又突遇车祸、欠债十多万元,生活不堪重负,家乡的苏绣改变了她的人生。经过简单上岗培训,她走上了刺绣之路,先是在绣庄做绣娘,后凭借自己大学时的设计功底和不断的尝试,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经过几年的努力,她的工作室生意越来越好,年收入达到几百万,后通过镇湖妇联和刺绣协会的帮助下,工作室发展成了小型绣庄。周丽琴不仅让自家过上了小康生活,还解决了当地30多位绣娘的劳动就业和收入问题,平均月收入能达到5000多元。 在疫情期间,她不眠不休,用19天先后绣出了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的肖像,她说,“生活好起来了,奔小康了,感谢国家,身为一个平凡绣娘,想表达我崇高的敬意。” △手工绣出的钟南山院士肖像 活到老,绣到老!看奶奶绣娘团的小康生活 在镇湖,还有一群奶奶绣娘,她们把刺绣当成毕生的事业。70岁的陈奶奶是镇湖本地人,儿子是医生,衣食无忧,生活富足。但她说:“我就是要活到老,绣到老,不绣我都不知道干嘛,年轻时在家里绣,现在开了好多店,我来这里上班,像你们年轻人一样,我也是一名正式员工,每个月还可以赚到2000多块,开心得嘞!” 活到老,绣到老,吃饱穿暖,有绣可做,有人聊天,这就是她们的小康心愿。 戴着老花镜,俯首案前,一针一线,像陈奶奶这样的奶奶团绣娘有很多。她们儿孙满堂、生活富足,唯一割舍不了的就是对苏绣的热爱和执着。刺绣是她们生活的一部分。绣庄对她们来说,更是一个情感交流的场所,在这里谈天说地,排解孤独,精神富足,就是最美好的生活。 走向小康生活,每个人定义不同。脱贫是最基础的,致富是所有人向往的;而通过生活小康走向精神小康,这是更幸福的人生。 在这个苏绣小镇,绣郎、绣主播、绣奶奶可以说是镇湖刺绣人的代表。每个人都在努力走向更美好的生活,老一代绣娘们身体力行,新生代们也紧跟时代潮流将苏绣继续 镇湖人对刺绣无比热爱,正是因为这份热爱、这份责任才使得苏绣这项非遗技艺得到创新和传承。 走向全面小康生活,是物质的小康,也是精神的全面小康。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赵新宇 武慧锋 记者丨张冰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