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广告.jpg
互联网时代如何发挥行业公共平台的独特作用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2016-01-22


  本刊记者-徐长杰/文 张彦山/摄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主任伏广伟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国家纺织面料馆和中国流行面料吊牌的最终目的都是提升中国面料的国际竞争力,如果说吊牌是中国面料亮丽的标签,那么国家纺织面料馆就是中国优质面料制造企业联盟的大本营,检测中心是它的护卫舰。用更形象的比喻来说,就是中国流行面料吊牌扬起了一面国产精品的旗帜,面料馆开出了一艘承载着几百家中国优秀纺织面料企业的航母编队,在检测中心的护卫下,向全球广阔的高端市场进发。

  中纺联检:“十二五”期间业务量实现高速增长

  TAweekly:中国纺织产业的强国梦,最根本是要走质量为本、创新引领之路,而检测是质量和创新的基础手段,您如何评价过去一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以下简称中纺联检)的工作?

  伏广伟:2015年,中纺联检在行业形势并不太乐观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确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

  去年,中纺联检基于对行业的认识和把握,把2015确定为“质量健康年”,从检测中心质量和健康透视整个行业的质量和健康状况。作为检测服务机构,在新的产业形势下有责任提升产业的质量和健康,帮助产业渡过难关,引导行业走向健康可持续。

  当然,我们这里所关注的质量并不仅仅局限于服务产品的质量,还包括公司上下协作、创新和业务发展的质量,以及服务对象感受到的质量。将生活和工作质量相结合无疑是提升业务质量的根本手段,因此,在“质量健康年”期间,中纺联检还组织了“幸福笑脸”接力活动、“健步行”接力活动,用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促进检测业务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在过去一年中,中纺联检服务投诉率同比2014年下降了50%,中纺联检对外形象和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质量健康年”成效明显。

  TAweekly:中纺联检以遍布全国的网络著称,短短十几年成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最大检测机构之一,一定有许多发展经验。在“十二五”期间,中纺联检是如何发挥行业监管作用的?重点做了哪些工作?

  伏广伟:在过去五年,中纺联检累计向行业出具检测报告近70万份,并初步形成了中纺联检的核心竞争力——立足产业,代表产业,以提升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质量为己任,面向两个市场,向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公正和先进技术赢得客户的尊重和认可。

  “十二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了中纺联检为“国家功能及生态纺织品服装监督检测中心”,2014年获得淘宝网“金牌淘拍档”称号等荣誉。

  谈到中纺联检的具体工作,我认为“十二五”期间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扎根于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在纺织产业集群建立网络化的公共服务平台是提升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和协同创新的有效手段。“十二五”期间,我们在11个纺织产业集群地建立了公共服务平台,其中佛山和苏州两家2009年获得工信部颁发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称号;有6家是省级五星级服务平台;2家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牌的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平台在“十二五”期间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为推动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充分发挥行业优势,解决行业共性质量与标准问题。在“十二五”期间,中纺联检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多项,涵盖了纺织服装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协助国家工商部门对全国主要市场和流通领域的纺织服装质量进行跟踪分析、研究、质量抽查等,为行业和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质量分析报告和基础数据。

  同时,中纺联检还为100多家服装品牌建立了企业的内部实验室,在“十二五”期间,有近1300多人参加了中纺联检举办的各种培训,1600人参加了中纺联检举办的全国纺织标准与质量论坛。

  第三,参与国家纺织面料馆建设。推广面料产品信息化,构建质量溯源系统,参与国家纺织面料馆编码的编制,与国家纺织面料馆联合举办对接活动,为供应链融合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国家纺织面料馆2016定位“精准对接”

  TAweekly:国家纺织面料馆萌芽于“十一五”,成长在“十二五”,如今又有了哪些新的变化,未来之路又将如何走?

  伏广伟:国家纺织面料馆在2015经历了快速发展的一年,为中国纺织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仅去年一年,国家纺织面料馆就新吸纳了近200家会员企业。

  为了让会员企业享受到国家纺织面料馆的优质资源和服务给他们带来的福利,2015年,我们先后带领会员走访了温州、大连、深圳、虎门、常熟、广州等代表性产业集群和服装品牌聚集地,与近300家服装企业进行了面对面对接,开启了会员企业与品牌设计师协同创新的新篇章。为建立高效联盟式供应链打下重要基础,为创建新型供应链模式创造良好条件。

  一直以来,纺织服装供应链都是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摸索前行,国家纺织面料馆就是将上下游供应商集中在一个公共平台上,缩短了供应链。在过去,没有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这样的理念是很难实现的。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国家纺织面料馆已成为上下游精准合作的有效载体和平台。

  去年,国家纺织面料馆推出了中纺通和面料速配系统,局部贯通了从面料到服装模拟和虚拟设计功能,为推动中国纺织面料新产品更快、更直接进入时尚端发挥作用。

  去年9月份,国家纺织面料馆还组织国内20家面料企业到时尚之都巴黎、米兰与当地时尚界对接、探讨、交流与合作,为我国面料企业更好地进行产品研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今年,国家纺织面料馆定位为“精确对接年”,在开展对接活动时将更加细分产品,与更细分领域的服装品牌联姻,成功率更高,对面料产品开发的影响更加深远。而且在互联网时代,国家纺织面料馆要搭建的是一个面料质量、诚信、原创设计平台,代表中国纺织最高水平,为高端服装品牌增色添彩。


  中国流行面料吊牌,专注价值传导

  TAweekly:中国流行面料吊牌在过去10年的发展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又呈现出哪些特点?今后又将如何打造这一面料“贵族”标识?

  伏广伟:越来越多具有代表性的服装品牌开始采用中国流行面料吊牌,吊牌已成为整个供应链环节中体现面料价值的靓丽的“身份证”。2015年,我们发行了上百万枚吊牌,如今,中国流行面料吊牌的累积发行量已达1200余万枚,我想这才刚刚开始。

  众所周知,过去面料到服装一直是一种B2B模式,对于面料企业来说,创造出的面料产品价值多半未能被消费者真正了解和认知,这是产业发展之殇,这是与国际先锋时尚存在较大差距的根本所在。比如在意大利,顶级羊绒大衣一定要采用LORO PIANA 公司生产的羊绒面料。由此看出,面料本身的价值对于服装价值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和贡献。

  中国流行面料吊牌就是将面料这一端看不见的技术和价值以及对时尚的理解传递给服装的消费者,获得认同,显然,这样做有利于纺织产业链上游企业,更加认同上游对质量和创新的贡献。

  中国流行面料吊牌工作今后将结合新时期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市场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全面提速:积极推动各类功能性纺织服装吊牌的申请,扩大吊牌示范单位数量,加大对吊牌示范单位的推广和宣传力度,联合上下游推进联合吊牌的市场认同,增强终端消费者对吊牌价值的认知和选择。

 
《纺织服装周刊》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服装周刊”。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5872143
 
相关文章
更多资讯
组织架构 | 版权声明 | 订阅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京ICP备11016217号-19 京ICP备11016217号-23 京ICP备11016217号-2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